高燃催淚,這盛世正如您所愿,致敬李大釗同志——《革命者》
喜迎黨的一百周年華誕,有幾個獻禮電影已經來襲。
比起《1921》個人更偏愛于電影《革命者》,這是由管虎監(jiān)制,張頌文、李易峰、佟麗婭、彭昱暢等人主演的電影。
不好意思,這又一次我被張頌文圈粉了。他塑造的李大釗形象入木三分讓人印象深刻,有實力的演員讓人不得不愛。
年輕人不喜歡看主旋律電影,我懂!你們怕電影空而無聊,只喊口號。演員演技浮夸,矯揉造作,根本拍不出革命先烈的卓然風骨,這是絕大多數人擔心的問題。
不過《革命者》這部電影請放心觀看,相信我它不會讓你失望的。
我們所認識到的革命者都是從書本中而來,而《革命者》給我們帶來的是鮮活的革命者。他們有血有肉,有風骨,有氣節(jié)。有鐵血柔情的一面,也有視死如歸的一面。
李大釗字守常,河北樂亭人,中國共產黨運動的先驅,中國共產黨主要的創(chuàng)始人之一。電影《革命者》將更像是李大釗先生的傳記影片,以一個人的經歷引領出一個時代。一個戰(zhàn)火紛飛、軍閥割據的時代,一個國家和民族瀕亡的時代。
故事分成了兩條線,第一條線主要放大了李大釗在行刑前38個小時的記錄。同時采用了倒敘和穿插的手法引出了另一條主線,一段中國革命歷史的艱辛歷史。
電影以全新的視角展開了一段故事,比起平鋪直敘,這種敘事方法讓人眼前一亮,而且絲毫不覺得混亂。
1912年李大釗在日本早稻田大學留學,1916年回國抱著改變國民思想的與陳獨秀共同創(chuàng)辦了《新青年》。1921年中國共產黨成立,1927年李大釗被張作霖軍閥反動派迫害犧牲,時年38歲。
看電影時請備好紙巾,因為真的會眼淚決堤。
吾愿吾之青年,生于青春,死于青春,代代青年應為理想永不止步,而守常先生選擇追求真理和自由,在苦難中不忘對民族救亡圖存。
在電影中,他不僅僅是停留在我們記憶課本中的偉人。他還是幾個子女的慈愛父親、是妻子的恩愛丈夫、是學生們的敬業(yè)老師、更是敢于犧牲自我的革命先驅。
當無辜報童被強殺時,他內心觸動,他想辦法讓俄國人迫于壓力交出兇手。
當面對被無情壓榨的煤礦勞動者時,他勇敢的為工人們發(fā)聲,為他們爭取應有的權利。
當面對八國通牒時,他勇敢的帶領愛國群眾們集會抗議,這就是著名的三一八慘案。
南陳北李相約建黨,建立起新中國百年偉業(yè)的根基。
守常先生與毛潤之暢談未來,是思想之間碰撞的火花?!霸嚳磳淼沫h(huán)球,必是赤旗的世界?!?/p>
最讓人淚目在監(jiān)獄中守常先生面對酷刑之下寧死不屈的節(jié)氣,保守黨的秘密,堅守黨的信念。他知道革命是必須有人要犧牲的,對于別人的營救他放棄了。
他說“幫我看一看,革命勝利的那一天,是什么樣子。”
行刑之前看到的依然是對民族,祖國的希望。即使赴死也要談笑風生,他的血沒有白流,因為接下來千千萬萬的中國人覺醒了……
革命的火把會永遠傳遞下去,而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守常先生三次絞刑讓很多觀眾收不住眼淚,最后守常先生漏出一個微笑,讓所有觀眾眼淚防線徹底崩壞……
電影有很多打動人的瞬間,比如守常先生在監(jiān)獄中的眼神、哼唱歌曲、和剃頭匠聊天、抱著嬰兒時的吶喊著實打動人。
《革命者》一個讓人熱血澎湃的電影,我們看到了一個有血有熱有擔當的偉人。他也是一個普通人,但他注定不普通。因為血淚之上開出了絢麗的花朵,沒有先烈革命者的犧牲就沒有如今我們的幸福生活。
今日守常先生喚醒的不再是舊中國的勞苦大眾,而是新一代年輕人的心,因為我們距離那段歲月太遙遠了,根本不了解革命先烈到底付出了多少血與淚。我們如今的幸福生活是無數革命先烈的骨血上生成的。現在我們需要被喚醒,不在躺平、不再不求上進,浪費好年華。因為我們不能忘記曾經的至暗時刻,更不能浪費眼前的大好光明。
雖然李大釗同志已經離我們而去了,但是現在我們中華民族站起來了,再也不是曾經那個任人欺辱的民族了。
這一切,您看到了么?如今這盛世應該是您最想看到的吧?相信您老看到現在中國的發(fā)展一定會很欣慰。
《革命者》們永遠不會被遺忘,革命先烈的犧牲奉獻也會永遠被銘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