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彬宇先生《詩說中國》之班昭
按:《詩說中國》是以古詩及注論形式總結(jié)和致敬中華民族眾多圣賢豪杰的著作,用古詩概括、歌詠中華民族歷代圣賢的生平事跡及其精神風(fēng)貌,融文史哲于一體,顯精氣神于一言,愿廣大青少年通過誦讀后烙印于心,得圣賢精神滋養(yǎng)、貫通中華文脈、鼓舞華夏兒女大步前行,慎終追遠(yuǎn)以繼往開來,與古今賢哲一道,為推動(dòng)實(shí)現(xiàn)中華民族的偉大復(fù)興貢獻(xiàn)力量。
此詩由國畫家杜海峰繪制《班昭秀外慧中》詩意圖。本文選自廖彬宇先生《詩說中國——中國精神之禮義三百圖》,由著名文化學(xué)者張紅星教授注解。全書365篇內(nèi)容,每幅圖之命名均為相關(guān)成語。
戊子歲詠班昭七律
誰云女子不如郎,至厚坤元載萬方。
垂范成書存七誡,寄言后嗣奉三綱。
續(xù)編漢史彰才賦,施教中宮化鳳皇。
冒死為兄求帝命,信知柔德克剛強(qiáng)。
張紅星教授注:
女子:泛指女性?!对?鄘風(fēng)?載馳》:“女子善懷,亦各有行?!薄逗鬂h書?五行志五》:“武陵 充縣女子李娥,年六十余,物故。”唐韓愈《秋懷詩》之三:“丈夫意有在,女子乃多怨?!?/p>
郎:對(duì)男子的敬稱。唐李白《橫江詞》之五: “橫江館前津吏迎,向余東指海云生。‘郎今欲渡緣何事?如此風(fēng)波不可行!’”
坤元:與“乾元”對(duì)稱。 指大地資生萬物之德?!兑?坤》:“至哉坤元,萬物資生,乃順承天?!笨追f達(dá)疏:“至哉坤元者,嘆美坤德?!薄度龂?蜀志?后主傳》:“故孕育群生者,君人之道也;乃順承天者,坤元之義也?!薄蛾悤?高祖紀(jì)上》:“大哉乾元,資日月以貞觀;至哉坤元,憑山川以載物。”
載:承受?!兑?坤》:“坤厚載物,德合無疆。”《三國志?魏志?王基傳》:“臣聞古人以水喻民,曰‘水所以載舟,亦所以覆舟’。”
萬方:萬邦;各方諸侯?!稌?湯誥》:“王歸自克夏,至于亳,誕告萬方?!币曛柑煜赂鞯?全國各地?!稘h書?張安世傳》:“圣王褒有德以懷萬方,顯有功以勸百寮,是以朝廷尊榮,天下鄉(xiāng)風(fēng)?!碧贫鸥?《登樓》詩:“花近高樓傷客心,萬方多難此登臨?!庇忠隇槎鄻?、各種各樣,《文選?宋玉<高唐賦>》:“思萬方,憂國害, 開賢圣,輔不逮?!崩钪芎沧ⅲ骸八既f方之事,憂國之利害?!薄稘h書?藝文志》:“若能修六藝之術(shù),而觀此九家之言,舍短取長,則可以通萬方之略矣?!?/p>
垂范:垂示范例。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詔策》:“(漢武帝)《策封三王》,文同訓(xùn)典;勸戒淵雅,垂范后代;及制誥嚴(yán)助,即云厭承明廬,蓋寵才之恩也。”唐韓愈《奇盧仝》詩:“假如不在陳力列,立言垂范亦足恃?!?/p>
七誡:即《女誡》,漢班昭所著。由七部分組成,即《卑弱》《夫婦》《敬順》《婦行》《專心》《曲從》與《和叔妹》七篇。該書論述了女子的德行修養(yǎng)及在“夫家”需要處理好的三大“關(guān)系”,即對(duì)丈夫的敬順,對(duì)公婆叔姑姐妹的和順。
寄言:本指寄語、帶信?!冻o?九章?思美人》:“愿寄言于浮云兮,遇豐隆而不將?!焙笠隇榘涯撤N思想感情寄托在詩文之中。三國魏嵇康《琴賦》序:“是故復(fù)之不足,則吟詠以肆志,吟詠之不足,則寄言以廣意。”《宋書?謝靈運(yùn)傳論》:“自建武暨乎義熙 ,歷載將百,雖綴響聯(lián)辭,波屬云委,莫不寄言上德,託意玄珠,遒麗之辭,無聞焉耳?!?/p>
后嗣:后代;子孫?!稌?伊訓(xùn)》:“敷求哲人,俾輔于爾后嗣?!碧圃?《告贈(zèng)皇祖祖妣文》:“公實(shí)能德,延于后嗣?!?/p>
三綱:古代謂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yàn)槠蘧V,合稱三綱。漢班固《白虎通?三綱六紀(jì)》: “三綱者,何謂也?君臣、父子、夫婦也?!薄抖Y記?樂記》“然后圣人作,為父子君臣,以為紀(jì)綱” 唐孔穎達(dá)疏: “《禮緯?含文嘉》云: 三綱謂君為臣綱, 父為子綱, 夫?yàn)槠蘧V?!碧祈n愈 《與孟尚書書》:“楊墨交亂,而圣賢之道不明,則三綱淪而九法斁,禮樂崩而夷狄橫,幾何其不為禽獸也!”宋文天祥 《正氣歌》:“三綱實(shí)系命,道義為之根。”
才賦:才能稟賦。清陳田 《明詩紀(jì)事丁籤?鄭善夫》:“《國雅》:‘繼之才賦英邁,往往有新語。 ’”
施教:進(jìn)行教育。《管子?弟子職》:“先生施教,弟子是則。” 《漢書?禮樂志》: “敕身齊戒,施教申申?!?/p>
中宮:本指北極星所在的區(qū)域。 古代劃分星空的區(qū)域稱為宮。《史記?天官書》:“中宮天極星,其一明者,太一常居也。”司馬貞索隱引《文耀鉤》:“中宮大帝,其精北極星。”《后漢書?楊震傳》:“去年十二月四日,京師地動(dòng)……其日戊辰,三者皆土,位在中宮,此中臣近官盛于持權(quán)用事之象也?!焙蠼柚富屎缶幼≈?,又因以借指皇后?!稘h書?外戚傳下?孝成趙皇后》:“常紿我言從中宮來,即從中宮來,許美人兒何從生中?”顏師古注:“中宮,皇后所居。”《周禮?天官?內(nèi)宰》“以陰禮教六宮” 漢鄭玄注:“六宮謂后也。若今稱皇后為中宮矣?!惫拭耖g又稱皇后為中宮娘娘?!缎绿茣?馮元常傳》:“嘗密諫帝,中宮權(quán)重,宜少抑。由是為 武后所惡?!薄缎瓦z事》前集:“中宮乃嘆曰: ‘宰相如此,怎能治天下?’”
化:改變?nèi)诵娘L(fēng)俗、教化、教育?!兑?乾》: “善世而不伐,德博而化?!薄稏|觀漢記?茨充傳》:“建武 中,桂陽太守茨充,教人種桑蠶, 人得其利。至今江南頗知蠶??椔?,皆充之化也?!比龂喝罴稑氛摗罚骸胺蚪鹗z竹、鐘鼓管絃之音,干戚羽旄進(jìn)退俯仰之容,有之,何益于政?無之,何損于化?” 明康海 《大復(fù)集序》:“弘治時(shí),上興化重文,士大夫翕然從之?!?/p>
鳳皇:亦作鳳凰。古代傳說中的百鳥之王。通稱為鳳或鳳凰。羽毛五色,聲如簫樂。常用來象徵瑞應(yīng)?!对?大雅?卷阿》:“鳳皇鳴矣,于彼高岡?!碧祈n愈 《與崔群書》:“鳳皇、芝草,賢愚皆以為美瑞;青天、白日,奴隸亦知其清明?!北扔鞯匚桓哔F或德才高尚的人。漢劉楨《贈(zèng)從弟》詩之三:“鳳凰集南岳,徘徊孤竹根?!薄赌鲜?范云傳》:“昔與將軍俱為黃鵠,今將軍化為鳳皇?!惫糯钟谬埍扔骰实?,用鳳凰比喻皇后?;实鄣姆椊旋埮郏屎蟮姆椊续P冠和鳳袍。
冒死:不顧生命危險(xiǎn)?!逗鬂h書?寇榮傳》:“臣誠恐卒為豺狼橫見噬食,故冒死欲詣闕,披肝膽,布腹心?!彼侮懹巍独蠈W(xué)庵筆記》卷二: “有振武都頭卒,不堪一行人須索,忽操白刃入斫圣美 ,其子冒死直前護(hù)救?!?/p>
帝命:本指天命。天帝的意志。《詩?大雅?文王》:“有周不顯,帝命不時(shí)?!焙笠隇樘熳拥拿?。《漢書?百官公卿表上》:“夔典樂,和神人;龍作納言,出入帝命。”南朝宋顏延之《祭屈原文》:“惟有宋五年月日,湘州刺史吳郡張邵恭承帝命,建旟舊楚,訪懷沙之淵,得捐珮之浦?!泵鲃⒒豆袤鹕稀罚骸按确擞钀?,帝命溥時(shí);威匪予憎,國有恒規(guī)?!?/p>
信知:深知,確知。唐杜甫《兵車行》:“信知生男惡,反是生女好?!薄短綇V記》卷九九引唐唐臨《冥報(bào)記?李大安》:“于是嘆異,信知圣教不虛,遂加崇信焉。”
柔德:仁柔、溫柔之德。唐賀知章《郊廟歌辭·禪社首樂章其一·順和》:“至哉含柔德,萬物資以生?!彼螐埛狡健稖爻苫屎笸煸~》:“一惠彰柔德,深衷憶善言?!?/p>
克:戰(zhàn)勝;攻取。《易?既濟(jì)》: “ 高宗伐鬼方, 三年克之?!薄秴问洗呵?愛士》: “(繆公)遂大克晉,反獲惠公以歸。”高誘注:“克, 勝也?!币仓钢品?克制。《書?洪范》: “沈潛剛克,高明柔克?!薄蹲髠?昭公十二年》:“王揖而入,饋不食,寢不寐。數(shù)日。不能自克,以及于難。”漢揚(yáng)雄《法言?問神》:“勝己之私謂克。”
剛強(qiáng):此處指強(qiáng)暴的人?!痘茨献?時(shí)則訓(xùn)》: “行柔惠,止剛強(qiáng)。”高誘 注:“剛強(qiáng),侵陵人不循軌度者,禁止之也?!?/p>
來源:光明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