艦?zāi)镂镎Z——普利茅斯《同攜》
宛如月光下撕碎扭曲的琉璃,在一時無序的寂靜和一份渾濁的澄澈中輕舞一曲,每一縷透明的色彩中,都摻雜了光的一個角度,透過月的折射,在夜晚中熠熠生輝,散作一地的繽紛,靜靜期盼著誰的發(fā)現(xiàn)。 可惜,這只是個平平無奇的夜,平平無奇到?jīng)]人會去格外在意,對于三維生命來說,時間,終究也不過是一個度量著存續(xù)過程的刻度。除了奔向不知名終點線的人們,時間,對于你,我,以及萬萬千千還在沉睡的人們來說,依舊沒有實質(zhì)上的意義。 也許會有浪漫的家伙在某一時刻沉思,是否會有美麗的女孩在夜晚哭泣——為了她心愛或不可或缺之人,盡管時鐘在不停的提醒著刻度,她卻只是失魂般的立著,望著,望向曾經(jīng)的某個角落,回憶著已經(jīng)既成事實的年輪,哪怕它暫時無法篆刻在這具依舊鮮活且澎湃的軀體上。 有可能有,有可能無,我們終究與數(shù)十億的同胞并肩生活著,被我們呼吸過的氣會在接下來的三個月內(nèi)被稀釋成天文數(shù)字的分母,散步環(huán)繞在整個星球的大氣中,無論身份高低貴賤,都會被軀干驅(qū)使著不由自主的吸著那一口“天涯共此時”的空氣,古往今來,沒有一個人是被自己不借助外力的情況下活活憋死的,我們的同胞無時無刻不接納著“我們”的一部分,構(gòu)成于一個集體,相同架構(gòu)的基因自私且無私的跳躍著,舞動著,構(gòu)成一張彌天大網(wǎng),籠罩在這顆星球厚達20公里的生物圈上。 當(dāng)然,這也是月光下的暫舞,仿佛舞臺后的片刻手舞足蹈,片刻迷失方向,這些都是理智無法抵達的角落,維持著最基本的“心”。 就像是,一段智慧凝結(jié),無法透析生物的一晌歡喜悲鳴,都是電信號的連結(jié),卻因為來路的不同而大相徑庭,一根搓細(xì)的麻繩哪怕和光纜纏繞,盤桓,糾纏到遠(yuǎn)方,也終究無法理解彼此終究發(fā)生了什么。 …… 就在一個短暫的夜,夜剛剛落下帷幕,晝尚未接過接力棒,很黑暗的晝夜之交間,總會在純粹中掀起一股潮汐,席卷著大地,然后退去,給時光刻下了豐饒,也未經(jīng)協(xié)議地索取了一部分代價。 人偶精致的妝容下,是模板化的臉,是不變的程序,她僅僅只是前往了自誕生后需要固定前往的地方,輔佐著自誕生后應(yīng)當(dāng)必須輔佐的人,宛如日升月落,日落月升,月也只是機械的重復(fù)著將太陽的光輝承接繼散到整個夜晚,不存在更多的含義,甚至還會被不時地遮住明華,只有短暫的周期里保證著完整和皎潔。 但是,如果真的有一天,我是說,假如,蓋亞在某一刻消失了,月還會在這里嗎? 當(dāng)然,天文數(shù)字的蓋亞不會在片刻中就此消失,留下月孤苦伶仃,但是,如果蓋亞,不只是蓋亞呢? 天體機械且精準(zhǔn)的運動,任何外部因素都會干擾到最終進程,但是換而言之,只要沒有外部因素,天體便會在一個恒久的刻度中均勻永恒的流淌,直到迎來徹底的光輝結(jié)束。 但是,他并不是天體,他是活生生的人,他就僅僅只是持有著她的他。擺在人偶面前的,是一個空曠的工作間,空曠的工作臺,空曠的儲物柜,空曠的洗面臺,空曠的書架,以及空曠的椅子。 直到昨天,這里還不曾空曠,他就站在窗邊,坐在椅子上,撫摸著工作臺,翻找著儲物柜,使用著洗面臺,翻閱著書架,他,就在這工作間里,哪里也沒去。 但是,他現(xiàn)在并不在此,他曾經(jīng)哪里也沒去,現(xiàn)在也許哪里都去了。 所以,他去哪兒了? 人偶不明白,也想不通,她精致的面孔上嵌著精致的眼眸,完美到無可挑剔,刻意得讓人下意識去忽略掉刻意,她不懂,他在哪里?他本應(yīng)該在這里,他就應(yīng)該在這里,可是現(xiàn)在的問題卻是,他不在這里。 那他能去哪里?他應(yīng)該去哪里? 人偶靜止在原地,望著空曠的工作臺,她下意識站在她本應(yīng)該站在的位置,卻沒看到她本應(yīng)該看到的人,本應(yīng)該正常進行的“本應(yīng)該”卻在此刻出了差池,變成了不應(yīng)該。他本應(yīng)該在這里,他不應(yīng)該離開這里;他本應(yīng)該繼續(xù)在這里工作,他不應(yīng)該在此時消失;他本應(yīng)該繼續(xù)被自己望見,他不應(yīng)該離開自己的視線。 人偶緩緩伸出手,撫摸著由于一直運作而無暇積塵的工作臺,他就應(yīng)當(dāng)在此時端坐在這里,宛如日升月落一般理所應(yīng)當(dāng),他招呼著,也許來不及抬頭,自己就站在他的身邊,成為手的延長,直到月升日落,人偶退場,等待著太陽再次升起,然后一直成為他手臂的延伸,直到太陽再一次落下。 那……他在哪里? 人偶思索著,理解著,整理著,卻又不解著,她精致的臉上看不到波動,可是身體卻一如木偶一般令人撥弄才能運動,不然就一直佇立在這里,仿佛持續(xù)到時間的盡頭。 她就伸著手,指尖觸碰著工作臺,然后靜止在這一瞬間,也許時間會和她一同在此凝滯,可惜并不會,太陽依舊在徐徐推進著光與熱,從她的指尖,延長到發(fā)梢,爬上脊梁,抵達脖頸,最終灌入她精致的眼眸。 她眨了眨眼,環(huán)伺著空曠的房間,最終將視線停留在時鐘上。 已經(jīng)過去了很久,已經(jīng)要到了月升日落的環(huán)節(jié)。 他本應(yīng)該來這里的,他不應(yīng)該不來這里的。 但是事實是,他沒來,或者說,他離開了。 沒有什么本應(yīng)該或是不應(yīng)該,他就是離開了,離開了這個兩千個日升月落,月升日落的工作間,他就這么離開了,沒有什么緊急通知,也沒有什么后續(xù)準(zhǔn)備,對,就這么離開了。 離開了…… 人偶終于是退后了一步,高跟鞋落在地面上,打破了整日的寂靜,回蕩在整個工作間。 她突然意識到,今天一整天并沒有接收到往日里絡(luò)繹不絕的信息,也沒有同僚們不時的傳遞文件,有的只有一片寂靜,細(xì)細(xì)聆聽,可以聽到灰塵落在平面上的回響,在整個房間擴散,融合,夾雜著時鐘的嘈雜,振聾發(fā)聵。 他走了,離開了,同僚們也知道了。 于是,自己也理應(yīng)離開了。 人偶是手臂的延伸,是碟片的播放器,是大腦的護衛(wèi)者,宛如那些能工巧匠一般有著形形色色的怪癖一般,可能并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怪,僅僅只是將名字藏匿在某個常人無法察覺的角落,銘在了器物的靈魂上,自完成之前就已經(jīng)融為一體,直到器物在生命度量的某一刻度粉碎,肢解,分散的故事中可能有一個幸運兒,記載承運著工匠的名姓,掩埋在歷史的某個角落,帶著人性或是文明的吉光片羽,留待后人發(fā)掘,感嘆。 所幸,自己仍是完整的,仍是可用的,仍是無缺的,自己哪怕在截然不同的地方也能為他獻上自己的一切,所以,自己應(yīng)當(dāng)動身前往,找到自己的“工匠”,找到他想要承載給自己的東西。 人偶的指端再次摩擦工作臺,宛如曾經(jīng)在他無暇空閑時,自己偷偷撫摸著他的指尖手掌剛剛觸碰過的表面,哪怕接觸到汗跡,對于人偶來說也是一次接觸,哪怕僅僅只是這樣,只是片刻的依存便足以滿足人偶,可以繼續(xù)充當(dāng)他延長的臂膀,可以充當(dāng)為他頌唱的歌姬,可以繼續(xù)為他獻上人偶所持有的一切。 她此時此刻無法接收到那份滿足,無法體會到那股動力,她就像是被拋在路邊的破舊玩偶,胸口藏匿著香料和驚喜的腔室被拆開,里面空無一物,而玩偶的雙眼虛無且渙散的望著天空,仿佛在乞求著,把“它”還回來。 人偶一邊挪動著雙腳,高跟鞋不斷激蕩著工作間中凝滯的寂靜,每次聲波的無序回彈都在沖擊著人偶的軀干,并不存在的球狀關(guān)節(jié)仿佛被溢出來的膠狀物質(zhì)粘連凝固在一起,依舊運作的內(nèi)臟器官卻宛如被誰從腹部切開了一道可怖的刀口,自己無數(shù)的“寶貴”與“珍惜”流淌了一地,并在原地瞬間消失,來不及讓關(guān)節(jié)凝滯的她俯身伸手,狼狽的將“它們”填回去。 自己胸腔的門不知何時也被賊人打開了本以為嚴(yán)防死守的鎖,竊走了自己最珍貴的“香料”和“驚喜”,不知何時起被塞進去的最重要的事物一夜之間被賊人全部偷走,人偶只剩下了不知所措和無盡的驚慌,她不確定自己究竟還算不算活著。或者說,自己本就未曾擁有過生命,自己僅僅只是人偶,在擁有者的持有下開始活動,宛如商店櫥窗中被包裹著多色絲帶的禮品,擰上發(fā)條之后便能簡單運動的奢侈品,一旦藏匿在人偶胸口的鑰匙丟失,便無法繼續(xù)驅(qū)使著奢華的身軀,整個人偶難以為繼,最終失去動力,成為無缺的殘破,損毀在某個夜里。 人偶用力捂著自己的胸口,本不覺得有何不妥的裝束在此時被她瘋狂的扯開,在黃昏下映照出了一片驚心動魄的潔白,她渾身無力,手腳并用地爬向不遠(yuǎn)處的會客茶幾,借助著昏暗的陽光,透過反射著天花板花紋的茶幾玻璃板,一只手撐在茶幾上,另一只手死死的蹂躪著自己的胸膛,紅色的印記在一片潔白上層層疊加,她感受到了痛苦,感受到了寒冷,感受到了瘋狂,感受到了麻木,偏偏沒有感受到“心”的所在。不知是自己從一開始便沒有“心”,只有一件仿效生物生理而跳動的機械構(gòu)件,還是自己已經(jīng)在某個時刻“長”出了心,卻在今天早上踏入工作間的前一刻,被賊人竊走。
當(dāng)詩人推開被敲響的大門,映入眼簾的卻是衣衫不整,殘破不堪的人偶。宛如失去了最重要的運轉(zhuǎn)結(jié)構(gòu)一般,皎潔的人偶被抽去了連締四肢的線,僅靠著加固構(gòu)件的支撐,撐在門框上,差一點隨著門扉一同移動。 詩人抿著唇瓣,漆黑的衣擺融進了夜里,與在月色下皎潔異常的人偶形成鮮明對比,她清楚人偶變成這樣的原因,但是詩人在此之前并沒有意識到,她與那些圍繞著他的女仆有何不同。據(jù)詩人所知,那些女仆依舊在有條不紊的工作,侍奉著她們的女王,以及維持著整個工作場所的秩序和整潔,反觀面前的人偶,宛如趴伏在破舊的舞臺上的廢棄演出道具,她失去了她的線,她失去了她的神,她失去了她的一切,只剩下了與舞臺相映成趣的腐朽和衰敗。 如此的不堪和破敗,撕開的衣襟和染灰的裙擺向詩人展示著人偶的波動和無助,盡管詩人對于人偶并無惡感,并且也對人偶的出現(xiàn)和定型十分感興趣,但是事已至此,沒人可以改變修篡既定的事實,人偶眼中的“工匠”就是在昨日與今日之交消失在這個世界,沒有任何消息,也沒人得知他的去向。 不過,縱使詩人如何憐惜人偶的現(xiàn)狀,她也無法為她做出什么實質(zhì)性的幫助。 “普……”詩人沉吟片刻,見面前的人偶對于自己伸出的手絲毫沒有反應(yīng)的意思,剛想張口,卻什么也說不出來,只是替代著那個人挾持著人偶的身軀,緩慢地挪動步伐直到座椅旁,將破敗的人偶安置在座位上。 略微偏垂的頭顱,破爛的裝束,無力的四肢,這一切呈現(xiàn)在詩人眼中像極了敘事中破舊的房屋中端坐著的蓋滿灰塵的遺棄玩偶,承載著不可言說的故事和感官靈覺上的可怖。她淺丁香色的眼眸像是精美打磨的寶石,在夜與月的交織下?lián)诫s了詭異和凄涼。 詩人在人偶的對面坐下,她直視著人偶,緊閉的房門沁著夜的黑,圍繞糾纏著人偶的四肢與身體,不斷腐蝕著那份出塵的淺丁香色,與此同時,溫潤的月光順著窗口滲入另一半的房間,潔白和皎色縈繞在詩人漆黑的身姿上,染色的皮質(zhì)縱情折射著那份承遞于日光的明亮,盡管發(fā)散進夜,但是也未能沏開纏繞著人偶的黑,反而平添了一絲空洞和無力。 “抱歉,除了言語上的體諒,我無法給予你任何幫助,他失蹤的原因,我們也在盡力調(diào)查著,如果有了進展,我會告知你的?!?詩人凝視著人偶眸子折射的一絲月色,但是很遺憾,這縷來之不易的光芒的發(fā)散者并非是她想望見的太陽,僅僅只是被照得通亮的伴星,對著自己的行星獻上億萬年間不變的純潔。 人偶干癟的軀體輕輕顫動著,似乎對抗著枯竭與破敗,她直起頭,空洞的水晶依舊遵循著最基本的定則折射著各處遣來的光華,詩人在人偶的眼中看到了月光,看到了玻璃折來的一絲燈光,看到了自己的裙擺布料映襯的皎潔,看到了黑夜中匍匐的紅色凝視,甚至看到了自己眸中折向人偶眼眸又被折回的色彩,唯獨沒見到人偶自身的色彩。 一地的干涸,并非期遇一場瓢潑亦或是自遠(yuǎn)方搬運的片刻甘涼就能沁潤的,這件事,詩人幫不到她一點的忙。 人偶依舊是規(guī)整的行了一禮,隨即帶著枯竭與破敗離開了詩人的身邊。 詩人倚著門框,撫摸著黑夜中的匍匐,她心中不斷地計較著,卻想不出來一個主意。 或許該去問問作曲家,她可能會有什么方法也說不定。 …… 第二個見到破敗的人偶的,是那位端坐在教堂里的吟游詩人。教堂里沒有一絲燈光,可是吟游詩人潔白的身軀和金黃的長發(fā)隱約間滲出光華,宛如夏日夜晚的螢火蟲,并不明亮,并不熾烈,但是依舊是光,指引著迷失的視線。 她看著人偶緩緩?fù)崎_教堂的大門,皎潔的人偶沐浴著皎潔的月光,一片璀璨中摻雜著一份淺紫,潑灑進昏暗的教堂。 吟游詩人望著自己的“老朋友”,指尖在里拉琴的弦上拂過,晶瑩的弦折射著朋友帶來的皎潔,使得教堂隱隱之間亮了一毫。 吟游詩人知曉著這位朋友的缺失,也清楚著,這枚璀璨的寶石被不可抗力丟入了大海,被迫卷入顛覆的波濤中,無法自行脫身。 不過,她無法給出一個可以確切幫助到人偶的方案,或者說,饒是吟游詩人見多識廣,她也不知道如何去尋覓隱入霧靄的工匠,他的消失毫無預(yù)兆,甚至在離開后無法顯示出一絲一毫的端倪,與必然的“出現(xiàn)”交相輝映的是必然的“消失”,它們就像是縈繞在工匠面容上的紗,阻擋著人們好奇的視線,卻又引誘著人們前去揭開,可是卻在一個本不應(yīng)當(dāng)出現(xiàn)的瞬間卷走了工匠,仿佛余下面紗的絲縷,盤桓在他本應(yīng)存在的位置,徹底融在人們的嘆息里。 于是,工匠消失了,就在上一個晨昏割曉之際,沒人知道他去了哪里,他留下了兩千個日日夜夜的汗水,留下了他在這里得到了的一切,甚至留下了被他牽著線的人偶,人偶的四肢失去了動力,垂落在這片平凡卻又不安定的夜里,宛如文明的吉光片羽,在這個世界上凄零且完美的呈現(xiàn)。 吟游詩人停下了拂動著里拉琴的手指,將視線在從人偶身上移開,她無數(shù)次從詩歌中見證過滿是破敗的離別,但是當(dāng)一切發(fā)生在她的面前之時,她卻無法用一顆旁觀者的心去透析整個故事,拋去自己也糾纏在整個故事的那部分原因,更大的因素顯然是現(xiàn)實對于詩歌無情的諷刺與貶低。無論多么精妙的詞語排列,都無法攀附凄慘的腳趾;無論多么徹骨的比喻化用,都不能牽扯悲傷的下擺;無論多么貼切的舉例說明,都無力描述離別的凋零。它并非什么實質(zhì)性的罪惡亦或是黑暗,它就在那里,如同跗骨之蛆,無法剔除,甚至無法割舍,當(dāng)你自以為將它遺忘之時,它縈繞在你的指尖發(fā)端,微微作癢,不經(jīng)意間去撓,卻撕開了尚未愈合的傷口,露出猙獰與猩紅。 思念和離別就像是抱成一團的地衣一般,明明二者本質(zhì)不同,卻率先開墾大地,碾碎巖石,作為大海沖向干燥的第一抹浪花,在歲月中不斷拍碎、輪回、重組,不知何時才能凝結(jié)成綠色,綻開花朵。 若塵埃砂土一去不返,誰又能承載破碎的浪花,破碎的心? 吟游詩人把里拉琴放到身側(cè),站起身,緩緩走向人偶,隨著視線的拉進,人偶的細(xì)節(jié)在吟游詩人眼中愈發(fā)清晰,她那破敗的衣著、破敗的妝容、破敗的眸子和破敗的心。 見證過輝煌,辭別片刻再次觀望卻變成了一片破敗,就像是站立在千年古都破碎的廣場邊,端望周遭的古舊與熄滅,從指間拍拂風(fēng)的軌跡,殘存在手上的只剩下悲哀與嘆息,曾經(jīng)存在的榮光與璀璨如今已經(jīng)消逝殆盡,只剩下一片破敗在此緩緩毀滅,給后人留下發(fā)掘的契機。 不過,如此描述,反倒是有些詞不達意了,人偶就是人偶,被埋在古都的斷壁殘垣下,蒙塵、損毀、破舊,昔日精美的文明造物慘遭廢棄,難以再現(xiàn)光輝。 除非,找回制造她的工匠,找回她唯一的人偶師。 不過,會有什么方式嗎? 吟游詩人將人偶安置在后排長椅上,一邊幫她整理裝束,余光卻望著教堂深處的神像。 神像垂著頭,閉著眼,也許聽到了,卻無能為力,以至于一言不發(fā)。
流竄的終局,依舊是回到工作間,站在工作臺前。 人偶盡可能的觸碰著工作臺,回憶著曾經(jīng)的“日?!?,她想追尋那時一絲一毫的熟悉感,試圖在這方平平無奇的工作臺上挖掘出什么足以視若珍寶的事物,然后將它狠狠塞進胸口的腔室,企圖將那片空虛再度充滿,即使為她帶來的是徹骨的疼痛與無歇的折磨,她也甘之如飴。 他去做了什么?他為什么沒能如同“日常”一般回到這里,回到工作臺邊,回到她身邊? 工匠,我的工匠,如果沒了你,沒了我的人偶師,我該如何去行動,如何脈動,如何驅(qū)使肢體,如何思考? 人偶繞過工作臺,甚至沒有脫下鞋子就蜷縮在工匠的椅子上,兩千個日日夜夜致使椅子疲憊不堪,它發(fā)出“吱呀”的聲響,不知是對于人偶無禮的抗議,還是對于工匠的眷戀。皮質(zhì)的坐墊和椅背邊緣已經(jīng)被歲月磨損,漆黑的皮革蒙上了一層灰,無論人偶平日如何擦拭也無法祛除的污漬在此刻卻像是在寒冬中依舊掛在枝頭的葉片一般,狠狠拉扯著季節(jié)的變遷,依舊未能屈服。 在那不變的“日?!崩?,他就坐在這里,陽光繞過他的脊背,滲入他的身影,纂刻在地面上,有時人偶會突發(fā)奇想地把足尖搭在影子邊緣,仿佛影子邊緣的那一縷溫暖帶上了他的體溫,灼熱得讓她皮膚發(fā)燙。 如今,冰冷的月光撒在了身上,盡管工作間里的溫度依舊不低,但是人偶莫名的感受到一股徹骨的寒冷,像是走投無路之時泡進了冰冷的河水,又像是感同身受時耳邊傳來一曲悲歌。她用力蜷縮著,徹底縮成了一團,但是卻絲毫無法改善那份冰冷,她迫切的想要在椅子上尋求他留下的一絲一毫溫暖,得到的卻是徹底的虛無縹緲,甚至存余下來的感覺也在他消失的那個早上,被自己親手用心擦去,不留半點余跡。 他走了,是的,他走了,沒有帶走自己,就這么悄無聲息地走了。 他把自己的誓言和約定當(dāng)做了笑談和無稽,他走了,甚至沒有和自己說一聲,就只是自顧自地消失了,忘記了自己還被他留在原地。 人偶只是人偶,并不是活生生的生命,也并非是一個完整的無暇的少女。 “我,只是你的人偶?!?她蜷縮著,仿佛真的想變成它,又或者在空蕩蕩的心底殘存著一絲僥幸,自己并不是它,自己還能驅(qū)使四肢行進,還能去尋找自己的他。 如果說,真的只是如果,如果自己真的是一個人偶,他會記得隨手把自己帶走嗎? …… 于是,人偶也消失了。 就在一個寂靜的夜里,和那個工匠消失的夜一樣寂靜的夜里。 只有月亮的陰晴圓缺見證著,人偶和她的工匠并非在同一個夜晚離開的。 工匠離開時是滿月,而人偶離去時,一輪弦月正在盡力地對自己的行星獻上皎潔。
這是童話的結(jié)束,可能也是童話的開始。 在一個滿月的夜,漆黑的騎兵在一個無光的角落奪去了男子全部的意識,他滾落在塵土里,碾壓過枝條枯葉,止于一片狼藉中。 仿佛夜的大潮在此刻卷起,拋升,砸落,湮于寂靜。 男子在無邊的夜里迷茫地前行,他也忘記了自己是如何爬起站立的,他只是機械地挪動著軀干連結(jié)的肢體,仿佛沁入了夜的黑,也淡忘了光的模樣。 腳下的路像是流動的液體一般經(jīng)由步伐不斷蔓延,直到徹底沒入黑暗。 延伸,分叉,交錯,彌漫。 可能是樹葉脈絡(luò)的模仿,可能是血液管路的重現(xiàn),明明視野一片平坦,腳下的路卻一直磕磕絆絆,一步一坎。 就像是盲目的朝圣者,絕望的苦修士,只知道道路可能通往意志的終點,卻不知終點究竟在何方,他只能跟著道路走著,一步一步,無法回頭。 來時的路早已崩碎,化為黑色的塵埃。 他前進著,甚至已經(jīng)不清楚是否還在前進,只知道跟著某條延伸的道路不斷行走,下意識的擇選岔路,無所謂它延伸的方向。 沒有疲憊,沒有痛苦,沒有枯燥,什么都沒有,但是就像這無邊的黑暗一般,孤寂,冰冷,無法讓人適應(yīng)。 哦,他想起來了,他還是一個人。 人應(yīng)當(dāng)有四肢,人應(yīng)當(dāng)有五臟六腑,人應(yīng)當(dāng)有頭顱五官。 人應(yīng)當(dāng)有喜怒哀樂。 人,應(yīng)當(dāng)有悲歡離合。 他模糊的構(gòu)建著自己的四肢,因為他現(xiàn)在只能看到自己的四肢。 就像是一束只有五根竹條的掃帚一般隨意束起,直直挺挺,可能還需要關(guān)節(jié)。 至于腿,像是兩根粗壯的柱子一般,只要可以支撐所謂“前進的腳步”就可以了。 自己的腹腔里空空蕩蕩,他構(gòu)想著各色的布袋子,掛在宛如魚骨的構(gòu)想之上,彼此被線繩抻拉、連結(jié),把它們當(dāng)做內(nèi)臟。 超越常識地將肺臟上方的事物摘下,捧在一堆布袋子錢,也不知自己在用什么去觀察一切,但是還是對著天空伸出了掃帚般的手,幻想著天空的日月星辰,宛如夢囈一般把最亮的星辰摘下,化為了兩枚晶瑩的淺丁香色水晶,安在了“頭顱”上。 將殘存在記憶碎片中的不知名山峰抽出,截了一段置于兩顆星星中間,然后從山邊的晚霞里挽出兩捧夕光,鋪在臉龐上,化為一抹緋紅。 把天上的太陽圓盤摘來,掰成兩半,放到頭顱左右兩端,當(dāng)做耳朵聆聽著寂靜,辨別著周遭的不同。再伸出竹枝一般的手指淺淺一勾,嘴角便微微翹起,露出了一絲微笑。 最后,從無盡的黑里抽來一縷又一縷的夜色化為毛發(fā),黏在了頭顱上。 盡管奇形怪狀,但是它仍然勉強可以讓人稱作一顆看得出“頭樣”的頭。 把它放在脊骨的最頂端,擺正位置,他又邁開了柱子一般的腿,該繼續(xù)往前走了,也許耽擱太長時間了。 嗯……耽擱,時間。 依舊不知喜怒哀樂,也不知悲歡離合,他本能的意識到缺少了什么,但是思前想后還是只能抓住“時間”這個端點。 我是誰,我為什么要趕時間,趕時間是為了什么? 他沒有停下腳步,但是卻在一直思索這個問題。 這里,這片漫無邊際的黑暗,有時間這個概念嗎? 自己在成長嗎?還是說自己在衰老嗎?歲月有在自己身上留下痕跡嗎? 他伸出掃帚般的手,依舊干枯纖瘦,只起到了一個象征意義。 忽然,他有了一個沖動,來得很突然,卻毫無意外感。 他想看看自己長什么樣子。 沖動一發(fā)不可收拾,宛如欲望一般不斷蔓延,覆蓋在腳下那無盡分叉延伸的路上,把整片寂靜的黑染上了一絲欲望的紫紅色。 看到自己需要什么?需要把眼睛挖出來? 可是竹枝般的手指無法撬動星辰化作的眼睛,很顯然,計劃失敗了。 那就,找一面能倒映出自己的東西來,用那雙星辰化作的眼睛好好去看。 什么東西能倒映出自己呢? 就比如說……星辰般的眼睛。 再次摘下了一顆星辰,隨著自己的意愿鋪開抹平,放置在自己身前。 他觀看著鏡子,鏡子也在觀看著他。 亂草一般的毛發(fā)隨意粘貼,巨大的眼眸,高得有些離譜的鼻梁,還在熾熱的雙耳,以及無法張開卻在彎彎笑著的嘴。 什么??! 他從某個鮮紅色的布袋處感受到了一股悸動,順著線繩不斷傳遞、變質(zhì),然后從脊柱中間的洞向著頭顱蔓延,最后那彎彎的嘴猙獰地裂開,卻不斷傳出“哈哈哈”的氣息。 這宛如小孩子隨手涂鴉一般的東西到底是什么玩意啊,毫無邏輯的拼湊,居然是自己嗎? 他大笑著,也唐突感受到了一種之前無法找到的東西。 就從那個鮮紅色的布袋里誕生的東西。 這也就是他無法抓住卻意識到缺少的東西。 “心……” 他用竹枝般的手指掂量著鮮紅色的布袋,似乎是在衡量它的質(zhì)量,亦或是在思考它的地位。 心……心就是這樣的嗎? 喜怒哀樂,悲歡離合都是從這里誕生的嗎? 他收回了手指,隨著手指上下掂動的布袋也停止了上下躍動,他猛得感受到一股孤寂感,無論他再看幾次鏡子,都無法填補那份名為“孤寂”的空缺感。 心,或者說,心臟,應(yīng)該是會跳動的吧? 也就是說…… 他再次把手指插進胸膛,撥弄著紅色布袋。 只能說,這個布袋明明是和其他布袋一同誕生的,卻在此時如此與眾不同,它的里面仿佛裝了什么獨特且唯一的東西,正在隨著躍動不斷的勃發(fā)、噴涌,通過線繩灌注向整個軀體,鏡子里的他宛如蒙上了一片鮮紅色的霧氣,正在隨著布袋的鼓動不斷噴吐蘇醒。 他在鏡子中看到了一股聚而不散的紅色正在包裹著他的“身軀”,它們宛如自己曾經(jīng)邁過的無限延伸卻又不斷分叉的路徑,蜿蜒、曲折,卻又堅定的伸向某個未知的地方。 應(yīng)該,打開這個稱之為“心”的布袋看看里面有什么了。 現(xiàn)在,立刻,馬上,必須要打開它了。 如果現(xiàn)在不打開,就沒有機會了! 是的,“心”在大聲的告訴著他,就是它自己說的,要他來打開它。 這是他這么長時間來第一次有別的事物在與他說話,心一邊在手指間不斷地躍動,一邊大聲的陳述著,讓他來打開它,看看它里面到底裝了什么。 好吧,那就打開吧! 在念頭升起的一剎那,“心”自己就飛出了胸膛,離開了指尖,飄到他面前,讓他不得不停下了腳步。 同時,他的星辰化作的眼睛也看到了——腳下的路,走到了盡頭。 布袋飄飛著,線繩層層剝離,解開了塵封的布袋口。 里面是無盡的紅光,刺激著他的星辰眼球。 他山脈化作的鼻子發(fā)酸發(fā)緊,噴吐的氣息變得灼熱;他星辰化作的眼球變得干澀,一縷清泉緩緩滲出,甚至逸散;他晚霞化作的臉龐變得滾燙緊繃且不斷顫動;他太陽化作的耳朵開始無法明辨聲音,開始發(fā)出噪音;他那從夜色抽出的毛發(fā)開始豎立,感知著周圍的一切。 他柱子般的雙腿不斷顫抖,他竹枝般的手指開始向內(nèi)卷曲,竹枝甚至開始劈折。 所有的布袋都在微微戰(zhàn)栗,所有的線繩都在加速來回抽動,所有的紅霧都在加速噴薄! 他,看到了! 看到了倒在黑夜騎士鐵蹄下的身影,看到了數(shù)人圍站哀嚎痛哭的身影,看到了不斷穿行揮灑汗水的身影,看到了…… 他看到了! 他還看到了,無盡的紅光里隱現(xiàn)的熟悉卻又陌生的身影,祂在跌跌撞撞奔向自己,卻碰撞到了一層玻璃一般的屏障,祂在嘶吼,祂在瘋狂,祂拍擊著,祂不顧一切,祂歇斯底里! 星辰化作的眼眸在紅光下風(fēng)化,腐朽,破碎,開裂。令人不適的龜裂聲此起彼伏,仿佛這副丑陋且可笑的身體也在化為風(fēng)沙,融入黑暗。 他,又看到了—— 無盡的紅光的來源! 從自己蓬勃躍動的心臟里泵出,也從遠(yuǎn)方的那個祂的身影里泵出! 祂還在拍擊,在星辰眼眸粉碎的最后一刻;祂還在嘶吼,在太陽耳廓風(fēng)化的最后一瞬。 他看不見,他聽不見,他在此刻感受到了有什么最為重要的組成在隨著這副臨時拼湊的軀體一同化為埃塵,融進無邊無際的黑暗。 竹枝構(gòu)成的骨架呻吟顫抖傳遞著最后的哀鳴,似是破碎,似是愁怨,似是不甘,似是不舍。 不知為何,那片紅光依舊充斥著,它還在那里,還裝在一個平平無奇的鮮紅色布袋里,不停的閃耀。 那是什么,那是什么,我還沒看到它的盡頭嗎?它的盡頭它的終點到底是什么? 那……到底……是什么? 丑陋的軀殼在這一剎那徹底湮滅,消失在了無邊的寂夜里。 沒有生息,沒有響動,沒有了延伸的道路,沒有了歇斯底里的呼喊。 連那片紅光,也不存在了。
我,曾在一個短暫的夢里,夢到過你。 一個不擅表達的少女,笨拙地表達著自己最熱烈最真切的好意。 她的面孔已經(jīng)模糊,她的聲音也已迷幻。 在我最需要的時候,她總會靜靜站在我身后。 她真的不知道如何會讓我更好受一些,可是她依然在盡力的表示著“我能為你做些什么”。 做些什么? “做一切你想做的”。 她身處夢幻,自身也像是一個夢幻。 一個喜歡童話和唱歌的女孩子,全心全意的為你付出,哪怕過程與結(jié)果脫離常識。 她就如夢一般,那個依舊讓人懷念的夢。 夢醒時分,我?guī)С隽宋ㄒ晃夷軒С鰤艟车臇|西——她的名字。 她叫…… …… 如果記憶有色彩,肯定不是現(xiàn)實中光譜沁染的赤橙黃綠藍(lán)靛紫。 大腦與我們一體同心,卻又在某個歲月的角落,給我們一如出生的逆熵日程帶來一絲驚喜。 記憶啊,就像一條討好主人的狗,只要你做出扔的動作,它總會給你叼回來點什么。 在一片死寂里嘗試著擲出一段名為夢中少女的情景,大腦像是得到了什么稀罕的褒獎一般,為我不遺余力地翻找著人生的點點滴滴。 也許確實是看到了,也許只是得到了那個布袋深處應(yīng)當(dāng)有什么的答案,這個結(jié)果差強人意,卻是我大腦瘋狂運作的結(jié)果。 從一道道路徑分叉的盡頭傳遞來無數(shù)的戰(zhàn)栗和哀嚎,這份不可謂不折磨的困苦卻讓大腦感到分外驚喜,甚至甘之如飴。 男子的身體劇烈的起伏了一下,隨即歸于沉寂,仿佛剛才的動作從未發(fā)生。 但是,具體的結(jié)果已經(jīng)給出了大腦滿意的答案。 他睜開了雙眼,望著雪白的天花板。 他順手偷走了什么東西,他需償還。 …… 只要有工匠設(shè)計的手稿,那么機關(guān)零件無論如何破壞,能工巧匠依舊能修好這一切,甚至更勝當(dāng)初。 哪怕重要的鑰被賊人偷走,工匠依舊可以再造一把,更何況,“順手”帶走鑰的人,就是工匠。
戰(zhàn)斗所造成的大量破損都已經(jīng)完全修復(fù),商人長吁一口氣,擦了擦額角流下的汗水。 她望著一塊破碎的殘片,巨大的肌肉組織曾在幾天前猛烈的拍擊其上,把它徹底粉碎。 “真是命大喵~” …… 據(jù)吟游詩人看到的一角光景,人偶瘋狂地沖進了一處尚未探明的鏡面海域,歇斯底里地攻擊著防護結(jié)界,她的攻擊幾乎把鏡面海域擊穿了一點。 代價是巨大的,但是對于她們的援救,人偶卻并沒有拒絕,她順從地答應(yīng)了,在脫離危險之后昏了過去。 沒有不甘心,沒有不情愿,仿佛一切都注定了,她也認(rèn)命了。 哪怕她只覺得自己是一個人偶。 如今,躺在床上的她真的宛如一個巧奪天工的人偶,一切精致到了極致,刻意到了讓人感覺不到刻意,仿佛美和精致就本應(yīng)如此。她像是童話被撕開了一角,墜落進了人間,可能也需要童話一般的情節(jié),將她從一個夢里喚醒。 無論這個夢是好是壞。 吟游詩人幫她掖了掖被角,望著床頭擱置的里拉琴,伸出手指猶豫著,最終還是將它取來,放在身前。 她也試過為昏睡的人偶彈琴頌歌,但是無論是哪一首歌,哪怕是她最喜歡的那幾首也無濟于事,她依舊像是一個真的人偶一般沉寂地躺在那里,無聲無息。 詩人靠在窗前,蹙著眉望著躺在床上的人偶,她沒辦法阻止吟游詩人,雖然她明白這是無用功,但是萬一呢?心存僥幸之人更容易見到第二日的曙光。 她垂下眼簾,默默轉(zhuǎn)過身,盡管吟游詩人的歌聲與琴聲如此悅耳,但是詩人現(xiàn)在沒有心思去聽。 而就在她轉(zhuǎn)身望向窗外的一剎那,眼前的光景讓她睜大了眼睛,少有的失態(tài)了—— 一道背影步入大門,步伐矯健。 房間的門在不久之后被人推開,吟游詩人轉(zhuǎn)過頭望向門口,映入她視野中的身影,是一個本已消失的人。 …… “后來呢后來呢?人偶和工匠怎么樣了?” 公園里,幾個女孩子圍著吟游詩人,手里還拿著甜點師剛剛出爐的甜點。 “后來呀……” 吟游詩人笑著拉長了尾音,望向公園外的辦公樓。 日光微斜,打進辦公樓二樓的一面窗戶,透過玻璃能看到,一道魁梧的身影端坐在略顯陳舊的黑色皮椅上,而在他右側(cè)身旁,一道纖細(xì)的身影正扶著椅背與他交談著什么,而在她扶著椅背的左手無名指上,一枚戒指正在折射著日光,閃閃發(fā)亮。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