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富貴千家怨,半世功名百世愆。
一家富貴千家怨,半世功名百世愆。 這兩句詩出自元.密蘭沙《求仙》: “刀筆相從四十年,是是非非萬千千。一家富貴千家怨,半世功名百世愆(qian,罪過)。牙笏紫袍今已矣,芒鞋竹杖任悠然。有人問我蓬萊事,云在青山月在天。 一家富貴千家怨,這句話好理解,是普遍存在的現(xiàn)象,也是多數(shù)人的心態(tài)。就像大家熟知的這段話一樣:“眼看他起朱樓,眼看他宴賓客,眼看他樓塌了?!边@段話有兩種解讀:一種是所有的榮華和富貴、功名利祿不過都是過眼的云煙,不必執(zhí)著。另外一種是負面的心態(tài):就是羨慕嫉妒并有幸災樂禍思想。 半世功名百世愆,這個稍微難理解一點。我們先引用南懷瑾老師的一段話,作為注解。《南懷瑾講演錄》中南老師是這樣說的:“所以我們從家里出來讀書,不想做官,“半世功名百世愆”。讀書出來做官,做了幾十年的官,也同時造了不少惡業(yè),所以我的老祖母吩咐我:“孩子啊,讀書可以,千萬不要去做官,一代做官九代牛?。 币淮隽斯?,自己犯的錯誤,要九代子孫做牛來還人家的債,這就是“一家飽暖千家怨,半世功名百世愆”的道理!”? 這里要說明一下:半世功名百世愆和一代做官九代牛這兩句話,是在特定的歷史時期說出來的,我認為不能說是普遍真理。因為密蘭沙是元朝人,元朝是一個相當黑暗的時代,大屠殺、種族歧視、等級森嚴,漢人的地位極其低下。統(tǒng)治集團和官員們確實犯下了累累罪行。按照因果輪回觀來講,這些官員確實要用一百世來懺悔當年半世積下的罪過。一代做官九代牛,是南老師祖母告訴他的話,南師祖母生在晚清,這時期官場也是非常黑暗的,所有說出這句話也不不奇怪了。 當然了,在政治清明的時期,這種現(xiàn)象會好很多。 實際上,這兩句話可以作為警世通言,給后人以警醒。發(fā)財了,當官了,不能過于囂張,膨脹,要多考慮他人的感受。如能兼濟天下,扶危助困就再好不過了。普通人呢,能獨善其身,給國家減少點壓力也是功德一件。在個人修為上,不管是達者還是窮者都應該做到:“靜坐常思己過,閑談莫論人非?!?,為和諧社會貢獻自己的一點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