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生產的近300架J20,會不會全部換裝WS15?


WS15研發(fā)成功批量下線并且裝機,這是一個重大的突破。但是由此也帶來第一個全新的問題:那就是在WS15研發(fā)成功之前生產的大約300架J20,是否也需要全部更換成WS15大推力發(fā)動機?可能有人會首先糾結關于300架這個數量;會說在WS15研發(fā)成功之前最多只有200架而沒有300架。但是遠在去年初,超級大國方面關于J20的服役數量就給出了最低150架的大致估值??隙ㄓ刑厥獾男畔碓炊皇请S便說說。而當前J20的生產能力已經全開,一年就可以新下線65架以上甚至會超過70架。那么即使按照超級大國的說法,去年初有150架;到現(xiàn)在已經是3月底,也應該有230架以上處于服役之中??紤]到年底還有大半年的時間,而且當年的新下線機,也未必會立即全部都用WS15裝機。畢竟任何生產線都有自身的慣性。

而且WS15本身的產能加大也需要一個過程。因此最終用非WS15裝機的J20達到270到280架甚至更多,是基本符合情理的。那么恐怕從下半年開始下線的,才是全部用WS15裝機的新批次。相對于全新批次,前面的接近300架J20需要最終換發(fā)也是毋庸置疑的。畢竟WS15天生就是為J20準備的“原配”發(fā)動機;其他的早期裝機型號只能算是臨時過渡?,F(xiàn)在原配已經正式到位。那么前面的較大批量,自然也應該享受與新批次同等的技術待遇。更主要的是,WS15的成功裝機會極大提高J20機群的戰(zhàn)斗力。WS15是專門為高空高速超巡配套的小涵道比第4代大推力發(fā)動機;其高空加力推力都在15噸級以上;即使不用開加力也能讓J20實現(xiàn)1.5馬赫以上的超巡狀態(tài)超過1小時。這是過去配套的所有3代大推的升級版完全無法做到的。

三代大推的特別升級版可能也能實現(xiàn)接近15噸級的加力推力,但是那是在3000米以下低空才能達到的數據。一旦到了萬米以上高空的推力參數必然會明顯變化。即使能實現(xiàn)一定的超巡也很難接近1.5馬赫,更不用說維持1個小時以上。超巡畢竟是非常專業(yè)的事情;不是半路出家的發(fā)動機可以輕易實現(xiàn)的。而1.5馬赫以上的超巡能力可以讓J20到達1000公里之外的戰(zhàn)區(qū),只需要不到40分鐘,過去可能至少需要1個多小時。這里面的戰(zhàn)術差距就有戰(zhàn)略意義;況且強大的超巡能力還可以快速空戰(zhàn)占位,鎖定發(fā)射評估導彈戰(zhàn)果一氣呵成;然后再快速脫離尋找下一個要打擊的目標。可見全程高舉高打是所有5代機的最高理想。這里面一定離不開類似WS15這種4代大渦扇。在明確這點之后,就知道前面非,

WS15裝機的大約300架,也需要最終換裝WS15。當然早期生產的大約300架,也有不同的情況。最早裝備的大約幾十架,應該采用了進口發(fā)動機。而后來生產的200架以上,才是3代大渦扇的升級版,也就是傳說中的WS10C。這兩大類的升級難度其實也不一樣。畢竟J20是飛火推一體的超級戰(zhàn)機;如果更換發(fā)動機之后推力變化巨大,那么不但要改飛控軟件,硬件方面恐怕也要調整配重。這樣WS10C升級到WS15;算跨了1大步。原來推力更弱的進口發(fā)動機升級到WS15;等于是跨了2大步。需要補充調整的地方可能更多。好在所有已服役的J20的機齡都在7年之內,因此完全可以把絕大部分升級為WS15的標準版本。快速裝備600架WS15版的J20,是下一步的小目標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