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幾套HIFI搭配(三)----凱音Cayin N3Pro + UM Mini Mest
HIFI CP第三篇,聊聊珠海雙雄 ------ 凱音N3Pro和UM MINI MEST。不得不承認,N3Pro和Mini Mest都不是凱音Cayin和UM各自的旗艦產品,但卻有著各自的意義,N3Pro是凱音Cayin首次在入門產品上嘗試“雙音色”,而Mini Mest是圈鐵靜電骨傳導耳機UM Mest的技術下放,兩者多多少少都有些照顧入門發(fā)燒友的意思。之所以將這兩款產品放在一起聊,是因為凱音和UM兩個品牌有著很強的地緣關系和行業(yè)經驗,更主要是這兩者搭配還蠻好聽的。

隸屬于世界500強企業(yè)中國航空工業(yè)集團的凱音Cayin可能是(為了不違反廣告法)目前世界上最大的Hi-Fi電子管放大器制造商,也是國內歷史最悠久的民族音響企業(yè)之一。依靠強大的軍工企業(yè)技術支持和研發(fā)能力,在音源、電子管、晶體管、桌面音響到HI-END線材、耳放、音箱、便攜播放器、耳機等領域推出過不少經典產品。比如采用兩顆旗艦級AK4497DAC單端模式支持電子管和晶體管兩種音色輸出的參考級無損音樂播放器N8,在目前國產便攜HIFI播放器中擁有較高的專業(yè)水準。
UM耳機則是UNIQUE MELODY的簡稱,是珠海聲浪有限公司旗下品。從2006年發(fā)展到今天,14年的摸爬滾打在耳機行業(yè)積累了不少技術沉淀,也收獲了眾多用戶好評。Maven鈦、Mirage鈦、3DD鈦、Mentor V3+、Mason V3+、Mest、Mini Mest、3DT、TWS-30X都是熱銷產品。但UM耳機剛開始在國外的知名度較高,后來慢慢才開始關注國內市場。
凱音 N3Pro
其實凱音Cayin從第一臺播放器N6開始,就沒有放下傳統(tǒng)HIFI的堅持和固執(zhí)。而N8和N3Pro,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凱音多年來專精于電子管模擬功放的研發(fā)。N8是凱音首次將在臺機CD機、解碼器上的雙音色導進便攜播放器里,而便攜播放器能選用的電子管其實非常有限,Krog Nutube 6P1在當時來看,算是唯一一款符合N8定位的電子管,但它是一款新工藝下的平面電子管。


而在入門播放器N3Pro上加入電子管普及雙音色,至少是很出乎我個人意料的。而更令人出乎意料的是,N3Pro不僅僅是雙音色。與N8不同,N3Pro選用的是產自于上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直熱式微型無極管----軍用級別的美國雷神(Raytheon)JAN6418。(JAN就是Joint Army-Navy的意思。該型號電子管初期主要被用于軍方對講的手持式無線信號放大。)真空五極管根據其簾柵極的不同連接方式,可采用標準、超線性和三極管接法來獲得不同的電路性能和音色表現。而凱音N3Pro通過電子管簾柵極引入局部負反饋來實現超線性揭發(fā)和三極管接法,獲得了2種差異比較明顯的聽感。也就是說,Cayin N3Pro身上實現了3音色,普通的晶體管模式和電子管的超線性和三極管模式。




而電子管的缺點就是無法避免的麥克風效應,盡管凱音Cayin N3Pro已經做了電子管的避震設計,但該播放器在遇到磕碰或劇烈震動會“?!币幌?,并持續(xù)幾秒。電子管的麥克風效應是指電子管燈絲產生晃動而帶來的異響(一般是連續(xù)的叮聲,隨著燈絲晃動的幅度由大減小,約5~10秒消失)。這時只要將N3Pro靜置十幾秒,麥克風效應就會消失。當然,如果是帶著外出或運動時,也可以選擇非電子管模式。

至于其他的配置,這里引述一下官方的宣傳資料:N3Pro的整機電路架構如下所示,DAC部份采用AKM的AK4493EQ*2工作在MONO模式(單聲道模式),模擬放大電路架構中,無論是最終是單端還是平衡輸出,均采用四路LPF輸出,其中單端電路后接Buffer,同時與JAN6418并行組成音色選擇電路(膽緩沖)。平衡放大電路信號則不進入音色選擇電路,經LPF后直接進入后級功率放大完成全平衡輸出。

UM MINI MEST?
忘記去年什么時候了,UM推出了(可能是)世界首款圈鐵靜電骨傳導耳機----UM MEST。UM MEST成為了可能是世界上耳機單元組合最復雜的耳塞產品,而高達8999元的售價,比起市面上其他旗艦級產品雖然良心了很多,但對不少發(fā)燒友來說依舊是個很高的門檻。今年年中,UM在此基礎上推出了售價攔腰斬的MINI MEST。晶瑩立體的雙色碳纖維手工面板與MEST如出一轍,內側采用了深藍色高精度DLP樹脂打印腔體(UM MEST通體為碳纖維腔體)。另外,線材,Dignis耳機包這些比起旗艦并沒有什么縮水。




而3999是否還有圈鐵靜電骨傳導?在此價位想要實現這樣的組合顯然有些困難,何況不少品牌一直將靜電或壓電陶瓷單元作為旗艦的標配和噱頭,只要跟這類單元沾邊的產品目前都得奔著萬元以上而去。UM在MINI MEST身上實現了開放式動鐵單元和骨傳導的組合。
Mini Mest因為共有單邊四個單元,其采用低、中、高頻獨立動鐵單元+骨傳導的組合方式,中頻采用了婁氏開放式單元,單元前腔完全敞開,聲波不用經過導聲管直接引出,營造出寬松的聲音風格。另外,該耳機沿用了MEST的骨傳導技術,MINI MEST利用骨傳導傳播方式,將部分頻段的聲音直接通過頭顱接觸傳遞至內耳,提高中頻人聲表現。



聲音
關于N3Pro,其實我個人更傾向于這臺播放器的4.4平衡輸出,作為一臺準進階級的播放器,N3Pro 4.4平衡模式下聲音非常干凈,各方面做的非常規(guī)整,聲場也相對大一些,素質方面也要比電子管輸出硬朗一些。拿巴赫的巴赫六首無伴奏大提琴組曲第一樂章的前奏曲BWV1007來說,4.4平衡輸出更能沉穩(wěn)、理性地表達出這首曲子的古典氣質。在聲音結像上也更為扎實,音色的處理上相對來說略中性化。由于UM MINI MEST骨傳導單元的加入,對于中頻和人聲表現有所加成,因此這類大提琴曲目聽起來也更為飽滿圓潤一些。
而在三極管模式下,聲音細節(jié)上有所弱化,對于大提琴的表現則明顯溫潤許多。而我倒是蠻喜歡用三極管模式來聽古爾德彈奏的《法國組曲》,這套搭配在三極管模式下讓琴聲在輕靈與熱烈之間顯得溫存可親,清澈、細密,又多了一絲韻味兒。

三極管模式下的聲場表現,搭配MINI MEST更適合用來聽一些流行,爵士,搖滾等小場景的調調。人聲厚度稍微提高了一下,瞬態(tài)表現和電子管獨有的魅力也讓人聲格外有味道。尤其是一些老爵士,比如阿姆斯特朗的《WHAT A WONDERFUL WORLD》,粗糙厚實的嗓音被表現的熠熠生輝,相比4.4和超線性輸出,三極管模式和MINI MEST骨傳導的人聲加持下帶給人更多的是穿越時光的音樂情感。其實我在搭配KANN CUBE來聽MINI MEST時,人聲也有很科學的厚度和瞬態(tài)體現,且具備豐富的細節(jié)展現,但搭配KANN CUBE確實少了電子管所獨有的魅力。但不得不說,MINI MEST在N3Pro電子管模式下,實力并未得到充分的發(fā)揮。

這套搭配的低頻帶給人強勁的能量感和沖擊力,但又在量感上控制地很好。用來聽森海塞爾HD800試音碟里那首《NO SANCTUARY HERE》,聲音具有很強的立體感,伴奏中循環(huán)出現的HUUMMMA聲低沉渾厚,體現出很強的氣勢。其實,如果用略素凈的前段來搭配MINI MEST,其低頻并沒有這么多量感,這條耳機在某些方面確實比UM MEST差一些,但對于聲音的質素和還原上做的算是非常貼切和準確。
《I LOVE PARIS》里的鋼琴明亮溫潤,控制力極好,MINI MEST比較善于樂器高頻細節(jié)和層次的表達,而N3PRO三極管模式下高頻雖不及4.4平衡輸出通透,但亮度和清晰度在這個價位的播放器中還是不失水準的。我倒挺推薦大家嘗試下用這套搭配聽聽這些高素質的錄音,森海塞爾委托老虎魚打造的這張試音碟,低頻飽滿,聲場還原立體準確,對于人聲和樂器都有相當的素質呈現,個中樂器高頻清澈纖細。如果說器材不好,怕是很難出來這樣的效果。

如果使用來聽一些編制略大的音樂,建議大家用4.4平衡輸出,如果喜歡聽人聲或有些年代的音樂,強烈建議大家試試三極管模式。而UM MINI MEST本身也是這個價位里比較通吃的一條塞子,聲場和聲音的立體感表現出色,中頻和人聲又有一定的特色,這套珠海雙雄還是很值得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