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酸奶(與其他益生菌食品)菌種
首先,先給出國家標準對“4類酸奶”的規(guī)定:
酸乳
以生牛(羊)乳或乳粉為原料,經(jīng)殺菌、接種嗜熱鏈球菌和保加利亞乳桿菌(德氏乳桿菌保加利亞亞種)發(fā)酵制成的產(chǎn)品。
發(fā)酵乳
以生牛(羊)乳或乳粉為原料,經(jīng)殺菌、發(fā)酵后制成的pH值降低的產(chǎn)品,沒有菌的限定。
風味酸乳
酸奶里除了奶/奶粉,還添加了其他成分,如食品添加劑、果蔬或谷物雜糧等。只要滿足奶/奶粉含量超過80%、蛋白質(zhì)含量≥2.3%即可。
風味發(fā)酵乳
除了奶/奶粉,接種發(fā)酵后,還添加其他成分,且沒有菌的限定。
PS:我真替德氏乳桿菌保加利亞亞種感到尷尬,因為事實上,大部分市面上的配料表里,都是保加利亞乳桿菌,畢竟。。。省字數(shù)。
然后,就是包括4類酸奶與其他益生菌食品里那些“五花八門”的菌種了。這里主要進行列舉,至于“功效”,只能說是見仁見智。。。
德氏乳桿菌保加利亞亞種(Lactobacillus delbrueckii subspecies bulgaricus)——很顯然,各種酸奶都有。主要產(chǎn)乳酸。
嗜熱鏈球菌(Streptococcus thermophilus)——不光是酸奶原料之一,奶酪里也有“它的身影”(酸奶里與前者“搭檔”,奶酪里與凝乳酶搭檔)。主要分解乳糖。
干酪乳桿菌(Lactobacillus casei)——沒錯,就是X樂多(X力多、Xakult)里那個。做出來的酸奶或乳酸菌飲品都明顯。。。發(fā)黃。
嗜酸乳桿菌(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與雙歧桿菌屬的成員基本上就是“發(fā)酵乳”中的常客。
雙歧桿菌屬:
兩歧雙歧桿菌(Bifidobacterium bifidum)
青春雙歧桿菌(Bifido. adolescentis)
嬰兒雙歧桿菌(Bifido.infantis)
短雙歧桿菌(Bifido.breve)
長雙歧桿菌(Bifido.longum)
乳酸乳球菌(Lactococcus lactis)的三個亞種(X諾 與 X明如實):
乳酸亞種(L.lactis subsp.lactis)
乳脂亞種(L.lactis subsp.cremoris)
雙乙酰亞種
以下為不常見酸奶與益生菌食品部分菌種:
副干酪乳桿菌、植物乳桿菌(一說來源于。。。四川泡菜)、鼠李糖乳桿菌(鼠李糖C6H12O5,分子內(nèi)氫氧比不是2比1)、腸膜明串珠菌腸膜亞種(見于開菲爾中——開爾菲的配方里是有酵母菌的,理論上,開菲爾不是“酸奶”,是“奶酒”)
。。。。。。
希望能給大家?guī)韼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