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周列國志四十七——弄玉吹簫雙跨鳳 趙盾背秦立靈公
上次說到,秦將孟明視多次用兵,皆敗于晉國,因此發(fā)憤圖強,勵精圖治,最終帶兵收復(fù)失地。周襄王鑒于秦國國力,封秦穆公為伯主,主管西方小國的事務(wù)。但秦穆公年紀大了,不能親自去洛邑向周襄王謝恩,只好派公孫枝替自己前去。也就是這年,繇余病卒,秦穆公十分悲痛。命孟明視為右庶長,接替繇余。公孫枝也是個識趣的人,知道秦穆公器重孟明視,主動辭職,讓位于孟明視。
? ? ? ?秦穆公有個女兒,出生那天有人在山中發(fā)現(xiàn)了一塊玉石獻給了秦穆公,經(jīng)過雕琢加工后,色彩分明,真可謂曠世珍寶。一歲時,舉行抓周儀式,女兒在在盤中抓到那塊美玉,怎么也不舍得。秦穆公見此情形,給女兒取名弄玉。隨著弄玉一天天長大,她音樂的天賦逐漸展現(xiàn)出來,尤其擅長于吹笙。不需要樂師的指點。自己便可以看懂音調(diào),而且還能吹奏出來。秦穆公召集能工巧匠,將玉石重新雕刻為玉笙,弄玉十分喜歡,吹起來猶如鳳鳴繞皇宮,聽者無不贊賞。由于太喜歡這個女兒,秦穆公為弄玉筑起高樓,想到弄玉吹笙如同鳳鳴,因而取名為鳳樓,樓前的高臺也被命名為鳳臺。
? 轉(zhuǎn)眼間弄玉十五歲了,到了該嫁人的年齡。秦穆公要為弄玉選夫君,便問弄玉有什么要求。弄玉想找一個善于吹笙的人。秦穆公便開始走訪天下,可惜沒有找到符合要求的人。
這天晚上,弄玉在鳳樓上看著這皓月當空,不由得想起自己也是如此,雖然冰清玉潔,卻孤身一人。弄玉拿出玉笙,輕口吹奏,那樂聲傳遍城中,臣民伴隨著美妙的樂聲入睡,獨留弄玉一人在高樓獨倚。也不知是太過相思,還是卻有其人,忽然聽到有人能夠隨著弄玉的節(jié)奏。那聲音忽遠忽近,撥亂了弄玉的心弦。弄玉在鳳臺眺望,仔細聽這聲音從何處傳來。只聽得裊裊余音,又戛然而止。弄玉悵然若失,再看月亮?xí)r,還是一輪皎潔散播宮臺。無奈,只好將玉笙放在床頭,勉強入睡。
? ? ? ?弄玉剛進入夢鄉(xiāng),忽然西南太華山方向天空異象,只見天門緩緩打開,五彩霞光從大門泄出,流向人間。伴隨著霞光,有一位俊郎頭戴羽冠,身披鶴氅,騎著彩鳳從天門到鳳臺。解下腰間玉簫吹奏起來,那彩鳳應(yīng)著曲聲,翩翩起舞。弄玉聽得神魂顛倒,一頭栽下床,原來是一場夢,可夢境卻真的如現(xiàn)實一樣。
? ? ? ?第二天一大早,弄玉就到秦穆公處請安,向秦穆公描述了夢中的情形,請父王派人去尋找一下。秦穆公見弄玉執(zhí)拗,命孟明視去太華山找找。孟明視到了太華山,問起當?shù)厝擞袥]有認識會吹簫的人。有個樵夫向山頂上指了指,說道:“前些日子山頂來了個人,自己搭個茅草屋住在那兒。那人每天都下山來打壺酒,每天晚上都要吹一首。不知道是不是你要找的人?!?/p>
? ? ? ?孟明視按照提示,來到山頂。果然看見一個人,頭戴羽冠,身披鶴氅,玉貌丹唇,超凡脫俗。孟明知來到跟前作揖,問其姓名
? ? ? ?“免貴,姓簫名史。不知足下何人,到此處何事?”
? ? ? “實不相瞞,吾乃秦國右庶長百里視。我家主公為公主婚事發(fā)愁,足下精于樂理,我家主公請足下到秦宮殿一敘?!?/p>
? ? ? “鄙人對比略懂皮毛而已,別無他長。既然國君下令,當然是不敢違抗的?!?/p>
? ? ? ?“那我為先生駕車?!?/p>
? ? ? ?孟明視帶著簫史回到王宮。
? ? ? 孟明視回去后,趕快向秦穆公匯報了這件事,秦穆公宣簫史鳳臺覲見。簫史微步上殿。三拜過后,“草民山野村夫,不知天高地厚,若有作奸犯科,還請大王寬恕,愿大王千歲?!鼻啬鹿粗钕碌暮嵤?,眉清目秀,離塵絕俗,心中便有了好印象,“愛卿平身,賜座?!焙嵤纷隆!皭矍渖朴诖岛?,不知能吹笙否?”
? ? ?“草民只會吹簫,不會其他?!?/p>
? ? ?“可惜!可惜!”
? ? ?秦穆公就要命孟明視把簫史送回去。正巧此時,屏后的弄玉偷看到簫史的英姿,和夢中的仙人一模一樣,平靜的心開始沸騰。弄玉傳話給秦穆公,請簫史演奏一曲,秦穆公照做。簫史取出一枝赤玉簫,緩緩吹起來,不覺清風習(xí)習(xí)而來,彩云四分四合。白鶴翱翔于風樓,孔雀棲息于苗圃。百鳥隨簫聲起舞,萬獸聽佳樂靜謐。一曲過后,秦穆公聽的心曠神怡,弄玉聽得如癡如醉。秦穆公向簫史坦白,想招簫史為婿。簫史受寵若驚,慌忙向秦穆公辭卻。弄玉怕簫史真的離去,急忙從屏后出來,簫史看見公主臉色緋紅,兩人四目對視,一見鐘情……
? ? ? ? 八月十五中秋佳節(jié),月獨圓于天空,人雙圓于閣。簫史穿新衣,執(zhí)弄玉之手走入鳳樓……第二天,秦穆公拜蕭史為中大夫。簫史雖然位列公卿,但并不參與朝政。整日都和弄玉在鳳樓中。玩弄樂器。半年過后,一天晚上。簫史夫妻二人在月下吹簫,引得紫鳳、赤龍前來。簫史向弄玉袒露心聲。原來簫史是周宣王十七年五月五日出生,原名為簫三郎,曾為周宣王整理經(jīng)史典籍,有功于周王室,因此也被稱為簫史。至娶弄玉為妻時,已經(jīng)一百一十歲了。天帝命簫史為太華山山神,因為和弄玉前緣未了,所以和弄玉成婚。如今龍鳳來接簫史回山,弄玉哪有不一起的道理。于是簫史乘龍,弄玉騎鳳,一起向太華山共享天倫之樂。這也就是成語“乘龍快婿”的由來。
? ? ? 第二天,秦穆公得知弄玉離去,心中空虛。回想自己征戰(zhàn)半生,雖有建樹,卻對世俗厭惡。也有了尋山訪仙的意思,于是把國家大事全權(quán)托付給孟明視,整日清修,不問世事。不久,公孫枝病逝。孟明視提拔子車氏的三位人才——奄息、仲行、鍼虎,由于三人品行端正,為國為民,秦國百姓稱三人為秦國“三良”。
? ? ? ?三年后,周襄王三十一年春。秦穆公由于太想念自己的小女兒弄玉,時不時地坐在鳳樓上向太華山眺望。有一天晚上,秦穆公望著這經(jīng)營幾百年的大好河山,心中卻沒有絲毫的成就感。寒風凜冽,吹散秦穆公的這把老骨頭。一代梟雄在對女兒的思念中離世,享年六十九歲。秦穆公死后,秦康公繼位。秦康公按照秦國的習(xí)俗,用一百七十七人,加上秦國“三良”一共一百八十人為秦穆公陪葬。
話分兩頭,晉襄公六年,晉襄公立兒子夷皋為世子,命庶弟公子樂去往陳國做官。也就是這一年,趙衰、欒枝、先且居、胥臣先后病逝。一年之中,損失四位國家棟梁,晉國上下官員中沒有合適的人才補位,導(dǎo)致各級管理部門出現(xiàn)人手不夠的現(xiàn)象。
? ? ? ?第二年,晉襄公橫征暴斂,想要重振晉文公時期的輝煌。晉襄公想命士谷、梁益耳管理中軍、箕鄭父、先都帶領(lǐng)上軍。先且居之子先克向晉襄公進言: “狐偃叔叔和趙衰叔叔都是有大功于國家,他們的兒子想必也不會差到哪里。況且士谷和梁益耳都沒有戰(zhàn)功,平白無故的讓他們做一軍之長,恐怕眾人不服。”晉襄公采納了先克的建議,命狐射姑為中軍元帥,趙盾為輔。命箕鄭父為上軍元帥,荀林父為輔。以先蔑為下軍元帥,先都為輔。?
? ?狐射姑受封,登壇號令,就要演練??墒敲钜呀?jīng)下達,卻沒人執(zhí)行,尷尬的場面讓狐射姑的臉有些掛不住。這是有小將臾駢上前說: “我聽說,現(xiàn)在的三軍統(tǒng)帥不是那些老臣,就是依靠先輩的臉面上來的。元帥您應(yīng)該虛心求賢,保持謙遜。倘若剛愎自用,那和楚國的成得臣有什么區(qū)別?!焙涔迷趺床恢莱傻贸际鞘裁慈?,當初成得臣一意孤行,兵敗于晉國。這時自己的部下卻用成得臣比喻自己,狐射姑惱羞成怒,大罵臾駢不聽軍令,命軍士拖出去杖責一百。眾人都不服狐射姑的做法,但也是敢怒不敢言。另一邊,士谷、梁益耳、先都得知是先克影響了他們不能升官,三人對先克懷恨在心。
? ? ? 當時太傅陽處父出使衛(wèi)國回來。得知狐射姑被任命為中軍元帥,急忙上奏晉襄公,“狐射姑為人過于剛正,不得民心,這種人不是大將之材。臣曾經(jīng)在趙衰手下做過事,知道趙衰的兒子趙盾賢德,能力也不錯,可以將趙盾扶上去。晉襄公替換掉狐射姑,命趙盾為中軍元帥。狐射姑也不敢違抗圣旨,只好交出兵權(quán)。
? ? ? ?趙盾有了權(quán)力之后,果然不負眾望,改善選拔制度,取消不合時宜的規(guī)章。消息一傳出,晉國上下都在夸贊趙盾。這時有人對陽處父說:“你果然沒看錯人,可是你這樣就不怕遭人報復(fù)?”陽處父高傲的說道:“倘若是為了國家,犧牲我自己都可以!還怕落什么埋怨!”
? ? ? ?第二天,狐射姑去見晉襄公。狐射姑上來就問:“先前主公不嫌棄我能力不行提拔我為元帥,但是怎么就突然改了主意了呢?莫非主公覺得家父的功勞不如趙衰?難道是因為其他什么的?”晉襄公哈哈哈大笑:“沒什么原因,是陽處父對寡人說你不得民心,做不了大將,所以我才命趙盾的?!焙涔寐牭绞顷柼幐傅南敕?,也不好說什么,只好告退。
? ? ? 也就是這一年秋天,晉襄公病重。晉襄公知道自己大限將至,召太傅陽處父,上卿趙盾和其他一些大臣到床前,臨終囑咐道:“寡人繼承先父霸業(yè),擊敗戎狄,三勝秦國,沒有丟先君的臉??上Ч讶藭r日無多,太子年幼,希望諸位能夠盡心輔佐,不要丟了盟主之位?!辈痪?,晉襄公駕崩。
? ? ? ? 第二天,百官就要奉太子夷皋繼位,可是趙盾卻認為夷皋年幼,不能掌權(quán),適合立已經(jīng)成人的公子雍。狐射姑不想趙盾好過,對百官說道: “我看不如立公子樂,公子樂的娘親可是先君最寵愛的人。而且公子樂就在陳國,如果能夠立公子樂為君,還能加深與陳國的關(guān)系。也不必和秦國這個對頭有什么牽扯。”
? ? ? 趙盾: “我不這么認為,陳國是個小國還距離我們遠,秦國是個大國還距離我們近。如果能立公子雍為君,還可以緩和秦晉兩國的關(guān)系。想要冰釋前嫌,非公子雍不可。”
? ? ? ?百官覺得趙盾說的有理,紛紛支持趙盾。于是百官托先蔑和士會去秦國,迎接公子雍回國繼位。先蔑就要出發(fā)時,老朋友荀林父找到先蔑,勸道: “如今夫人、太子都活的好好的,卻要去立遠在秦國的公子,這不是舍近求遠嘛。我怕事情辦不成,就會有其他動向,你最好別趟這渾水?!毕让? “你多慮了,趙大夫把國家管理的好好的,怎么能說有事呢?”荀林父: “咱倆這么多年的交情,我能騙你?我怕你啊,有去無回?!?/p>
? ? ? ? 先蔑覺得荀林父說話太過犀利,白了他一眼就下令車隊向秦國出發(fā)。狐射姑見趙盾一意孤行,指著趙盾放出狠話:“趙盾!狐、趙兩家如此深厚的關(guān)系,為何你今天如此欺辱我狐家,我非要和你斗到底!”說罷,便退出朝堂,命人去陳國迎接公子樂。趙盾得知狐射姑的這一動作,立馬派出門客——公孫杵臼率領(lǐng)家丁百余人去刺殺公子樂。
? ? ? ? 趙盾派人去刺殺公子樂的消息不知被誰泄露給狐射姑。狐射姑找到弟弟狐鞫居,命其去把陽處父殺了。狐鞫居帶人半夜翻墻來到陽處父家里,陽處父正在秉燭夜讀,狐鞫居趁陽處父不注意,將其殘忍殺害后逃逸。陽處父的家仆中有人認出狐鞫居,等狐鞫居走后慌忙向趙盾稟告。趙盾聽到陽處父死訊,心中悲痛萬分,腦海中回想起陽處父生前的一舉一動,雖然為官后很少聯(lián)系,但陽處父沒少為自己操心。可惜恩人被仇人所殺,但現(xiàn)在必須得忍。趙盾強忍著淚水,擺出一副不信的樣子,“大膽家奴,膽敢誣陷朝中重臣,要不是看在太傅與我有著多年的交情,饒不了你們幾個,快滾!”那幾個奴仆不明所以,唯唯諾諾的退出趙盾府邸。等那幾個人走后,趙盾派人為陽處父收尸。
? ? ? ? 半個月后,到了晉襄公下葬的日子。朝中百官,后宮嬪妃,紛紛披麻戴孝為晉襄公送行。其中晉襄公的夫人穆嬴拉著太子夷皋質(zhì)問趙盾:“趙大夫,不知道是夷皋哪里做得不對,讓你不遠千里去秦國接公子雍。”趙盾:“請夫人不要責怪,這也是我們?nèi)w一致的想法,可不是臣專橫獨權(quán)私自決定的。”
? ? ? ?把晉襄公安葬后,就要在晉國宗廟中立晉襄公的靈位,趙盾做主持。趙盾面對著文武百官,大聲喊道: “先君賞罰分明,所以主天下大事。而狐鞫居,亂臣賊子,在先君尸骨未寒之時,殘殺太傅,今日他敢殺陽處父,改日就不說不準要殺誰了,如此無法無天,此人絕不能留?!碧孟聦⑹繉⒑毒幽孟?,推到街市斬首示眾。這一舉動打草驚蛇,狐射姑怕趙盾已經(jīng)知道自己的陰謀,半夜駕車出逃翟國,投奔白暾去了。
? ? ? ? 翟國這邊,翟國君主白暾自從被晉國教訓(xùn)后,不敢打晉國的主意,但翟國本身土地貧瘠,如果不從其他國家那里掠奪,將無法生存。這時白暾盯上了魯國,派出大將僑如向魯國進軍。話說這僑如身長一丈五尺,能力拔千斤。魯文公命叔孫得臣帶兵抵御來敵。
? ? ? ?當時正值寒冬臘月,凍霧漫天。叔孫得臣帶兵來到邊境,副手富父終甥夜觀天象,知道第二會天降大雪。于是在翟軍的路上挖出深坑,并用干草泥土覆蓋,第二天大雪紛飛,魯軍挖的陷阱被大雪覆蓋,根本無法區(qū)分陷阱在哪里。翟軍想突襲魯國,沒有注意腳下,主將僑如跌入深坑之中。叔孫得臣發(fā)起沖鋒號,魯軍奮勇殺敵,一舉擊退翟軍。富父終甥手持一槍向僑如刺去,正中僑如咽喉,當場身亡,翟軍大敗而歸。叔孫得臣鉤出僑如尸體,奏凱而還。更讓叔孫得臣高興的是,自己的長子出生,為了紀念這次勝利,給自己兒子取名僑如。沒過幾年,魯國、齊國、衛(wèi)國忍不了翟國的侵略,聯(lián)合起來消滅了翟國,國君白暾自殺身亡。
? ? ? ?狐射姑見翟國待不下去,轉(zhuǎn)而逃向潞國。趙盾見狐射姑狼狽的樣子,看在父輩們的顏面上,命臾駢把狐射姑的妻兒送去。臾駢得令,安排事務(wù)。這時臾駢的家丁說:“大人難道忘了,那狐射姑當初是怎么對你的。現(xiàn)在趙帥讓我們互送狐射姑的妻兒,我們可以趁此機會,把他們?nèi)珰⒘?,報仇雪恨?!濒я?“胡說什么呢,趙帥把這事讓我辦,那是信得過我,我怎么能趁人之危。況且狐射姑已經(jīng)出逃,現(xiàn)在什么也不是,我又何必跟他一般計較。”臾駢也說到做到,將狐射姑的妻兒和財物一同送過去。狐射姑見到家人,又得知是臾駢護送的,真后悔當初沒有挖掘這個人才。趙盾也通過這件事看出來了臾駢的人品,心里有重用他的意思。
? 另一邊先蔑和士會的車隊到了秦國,向秦康公說明了來意。秦康公知道這是晉國方面要秦國再度交好的信號。秦康公命白乙丙帶車四百乘,護送公子雍回國。
? ? ? ?晉襄公夫人穆贏自從從晉襄公的葬禮上回來后,精神恍恍惚惚。每天清晨,都要到朝堂之上,抱著太子夷皋大哭。一邊哭一邊說著“這才是太子,這才是先君唯一繼承人?!比諒?fù)一日,同情穆贏的人越來越多,慢慢的,指責趙盾的聲音多了起來,就連市井小民都在說趙盾的不是。
? ? ? ?趙盾不想惹了眾怒,于是和郤缺商榷后,派人去阻止士伯迎接公子雍回國,轉(zhuǎn)而立七歲的太子夷皋即位,史稱晉靈公。登基剛辦完,邊境傳來消息,說秦伯派兵護送公子雍已到達黃河西岸。這時趙盾已經(jīng)明白,和秦國的關(guān)系已經(jīng)到了不可挽回的地步了。趙盾傳令,命上軍元帥箕鄭父在國保護晉靈公,自己帶領(lǐng)中軍和下軍向秦軍出發(fā)。
? ? ?趙盾帶兵到達廑陰時,秦軍已經(jīng)渡過黃河駐扎在令狐。秦軍以為晉軍是來迎接公子雍回國,所以沒有防備。先蔑駕車到晉軍大營來見趙盾,趙盾告訴先蔑,太子夷皋已經(jīng)繼位。先蔑怒了:“當初是誰讓我去接公子雍的?現(xiàn)在又立太子,這不是把我當猴耍。”趙盾:“你聽我解釋?!毕让镆膊宦牐苯幼叱鰻I帳,迎面碰見荀林父。荀林父還想阻攔,先蔑卻說:“我受命去秦國接公子回國,那么公子雍就是我的主公,主公在哪里,我就在哪里,安能貪圖富貴?”說完,先蔑離開晉營。
? ? ? ? ?趙盾也沒想到造成這種局面,可是事已至此,別無他法。趙盾傳令,三更襲擊秦軍。秦軍防備不及,被殺得丟盔棄甲,白乙丙拼盡全力得以逃脫,公子雍死于亂軍之中,先蔑、士會二人只好投奔秦國而去。荀林父見二人已經(jīng)投秦國而去,向趙盾建議應(yīng)該對待他們?nèi)缤涔靡粯?,將其妻兒老少送還給他們。趙盾自知是自己的不對,才導(dǎo)致二人如今的下場,同意了請求。就請荀林父派人將其家人送到秦國與先蔑、士會團聚。此次一戰(zhàn),先克部下蒯得貪功冒進,丟失五乘兵車。先克按照軍令就要處斬蒯得,不過在眾人的求情下,留蒯得一命,但剝奪其所有的田地。蒯得對此處罰很不滿意,對先克恨恨不已。?
? ? ? 此時晉國都城內(nèi),箕鄭父和士谷、梁益耳向來關(guān)系比較好。自從趙盾升為中軍元帥,執(zhí)掌大權(quán)后,士谷、梁益耳都丟掉兵權(quán),就連箕鄭父都看不下去。這時趙盾出征,命箕鄭父鎮(zhèn)守都城。箕鄭父便和士谷、梁益耳聚在一起,三人都不約而同的認為趙盾目中無人,擅政專權(quán)。于是三人決定趁趙盾出征,廢掉夷皋迎接公子雍為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