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標(biāo)準(zhǔn)場景由三個要素組成:一是動力;二是價值;三是阻力
2023-04-09 12:56 作者:海底撈影-剪輯工作室 | 我要投稿
一是動力。這個場景到底是由誰來發(fā)起的,他/她想干什么?目的是什么?這一定要搞清楚。不少人拉起筆來就寫對話,但不知道這場戲主要人物想做什么,于是寫幾句就寫不下去了。二是價值。甲約了乙到海濱花園,目的是求婚。他充滿了信心,這時的價值是自信,屬于正值。但乙卻沒有答應(yīng),還狠狠把甲罵了一頓。這時的價值從正值滑向負值,自信變成沮喪。三是阻力。任何一個場景都要有阻力,這才能構(gòu)成沖突。一個警察來查案,敲敲門,里面的人物居然就開了,說警察先生請進。這就不是一個場景。警察敲門,半天不開,后來終于有人開了門,說對不起,您找錯了,你要找的人住在隔壁。這就是阻力。雖然溫和,但也是沖突。不少導(dǎo)演把沒有沖突的戲叫“一順”。其實也挺形象。一順的戲都不好看。他向她求愛,她就答應(yīng)了;他向他借錢,他立刻拿出存折;他要抓住他,他一下就把手舉了起來。當(dāng)然,直接寫作也不好。他向她求愛,她一個耳光打過去,你是什么東西,還想打我姑奶奶的主意?他向他借錢,對不起,我沒有;他要抓住他,他反而一槍把他撂倒??梢該Q了思維。他求愛,她說好啊,其實根本不愿意;他向他借錢,借拿出存折,但突然發(fā)現(xiàn)上面已經(jīng)沒有錢了;他要抓他,他束手就范,但卻掩護了頭兒逃走。所以,欲望的對立面很重要
標(biāo)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