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感覺”總是短暫的!也許,我們都太迷戀外界的反饋了

為什么說人生實苦?
因為人這一輩子真正感到幸福和快樂的時候并不多,多少人都是為了幾個“瞬間”而一直忍受著無窮無盡的苦難。
朋友,請你現(xiàn)在閉上眼睛,回想一下過去的365天,然后問自己:
開心的日子有幾天?
恐怕沒有幾個人能有10天之上的快活日子。
俗話說,百年三萬六千日,不在愁中即病中。人生不如意的事,十有八九。這才是人生的常態(tài)。
所以,“好的感覺”總是短暫的。
久旱逢甘雨,他鄉(xiāng)遇故知,洞房花燭夜,金榜題名時。這是人們總結(jié)出來的人生四大喜事,但一個人終其一生,能“喜”幾次呢?
人不可能是天天高興,真要如此,還要防備樂極生悲才是。
比如你要是天天洞房花燭,恐怕身體也受不了?。ㄒ恍Γ?。
事實上,在我們漫長的一生當中,大多數(shù)時間都是平淡的。我們的心里會有各種掛礙,有期盼,有憂思,不會感覺太好,也不至于痛不欲生。

或者欣喜,或者苦惱,我們情緒的起伏一般都是來自外界的反饋——人,難免會受外物影響。
現(xiàn)在人們都喜歡刷手機,看看小視頻,打打游戲,發(fā)發(fā)動態(tài)……在這個過程中,我們會有一種輕微的愉悅感。
因為算法會“投你所好”,不斷向你推薦能讓你停留視線、投入注意力的內(nèi)容。而游戲之所以讓人著迷,是因為它有一個快感獎勵或反饋機制,可以讓人沉迷其中。至于發(fā)動態(tài),也會讓你因為有人點贊而感到開心。
所以,現(xiàn)代人只要有手機和網(wǎng)絡,哪怕一個人獨處也不至于難以忍受。
也許,我們都太迷戀外界的反饋了。
人們天然喜歡表揚和贊美,順耳的話總是更容易讓人接受,但是(關(guān)鍵是但是),如果我們依賴于別人的反饋,那就很難快樂起來。
要知道,世上沒有幾個人是真心喜歡你,愿意耗費時間和心思來贊美你,大家都很忙的,沒有好處,誰愿意圍著你轉(zhuǎn)啊。
如果你把幸福、快樂等美好的感覺寄托在別人身上,那你的人生就悲劇了。

古今的智者早就洞徹了這個道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以心轉(zhuǎn)物,寵辱不驚,我心自在……
簡單而言,智者是告訴我們要自己做自己的主人,要懂得主動創(chuàng)造,要能夠化害為利。也就是說,快樂與否不是建立在別人、外界的反饋上。
“物物而不物于物”,這是莊子的一句話,意思是告訴人們要做萬物的主人,而不是受萬物所制。
人生的逍遙自在,根本在于自己的修養(yǎng)?!芭e世譽之而不加勸,舉世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內(nèi)外之分,辯乎榮辱之境”,這才是大境界。
別人說你什么是別人的事,但你心里怎么想,是你自己的事。若是我們能夠超然物外,那“好的感覺”就是源于自己,而不是被別人的看法所左右。
最后,希望大家是過好每一天,享受每一天,以心轉(zhuǎn)境,避免那種“一生就活幾個瞬間”的悲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