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院學堂的建設推進 (二)
第二點,學堂經(jīng)營十年,以前的家長帶來的六歲兒童,現(xiàn)在一樣是青少年階段。它們也是面對子女同樣的成長階段。希望他好,又不希望他受傷,也不應該讓他自大,不知道自己的壞習慣或不著地的弱點,借由易子而教的階段,就能助益成長。如果帶上了自省的能力,那么邪路彎路上的坑疤水洼,斷崖枯樹,就可能主動避免掉了。
作業(yè)上,步入社會之前有冠禮,冠禮是成年人的表征,實際上是指家庭教育的完成。家教的完成?或許親生父母,可能都不敢完全充分。若依靠圣賢教導,和學伴之間的互相勸勉,鼓勵和扶持,應該可以無愧己心。這里就有幾個步驟必須確認,對子女的委讬來說,要是家長能信任的對象。其中更要有思想的主軸。所以必須交流。經(jīng)驗也必須真實,作品成果要有展示,子女的成長,是現(xiàn)下的事情,其作用在未來實現(xiàn)。不可能填充過時又陋舊的東西,來當主旋律。
除了奉行圣賢遺訓之外,各個堂主的專門領域和做法,要能夠說明舉例,才好促進交誼。
要有委讬就先要有信任,要有信任就要有交流,交流要有效就必須真實,要能夠說明的,就在堂主的學堂經(jīng)營中,提煉出來。有和儒學相關的,自有領域。那也不會太難。就是從累積的經(jīng)驗中,整理一下,專長明確出來,示范一下平常的模樣。在彼此約個地點,訂個時間,就可以進行。去年的建議是如此。
去年陳列的內容。
偉東:陽明心學,兒童等規(guī)劃。
海帆:箏樂。
郭峰:冠禮。
程敏、綺雯、小梁:禮樂詩教相關。
雅琳:舞蹈。
以上是建議,堂主另有益于儒脈的題目,都可以說明討論。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