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地球2:讓“我”一直陪在“你”身邊
現(xiàn)在,我看到了《流浪地球2》,它已經(jīng)像一座方碑一樣立在了那里。再過一年,三年,一些年,當(dāng)我們遇到一部中國科幻片,一部中國大片的時候,它們能夠找到參照系了。
(本文不含劇透。)
昨天我看完了夜場的《流浪地球2》,結(jié)束那一刻,我不知道該說什么,也不知道該寫什么。我的內(nèi)心是空空如也,因為我仿佛看到了,在茫茫虛無之中,就那樣立著一個方碑,它不一定完美,上面落滿了灰塵,反射著漫漫的光芒。但是它就立在那里。周圍是黑暗和一片虛無。
這就好像是我們的中國影壇,它現(xiàn)在在黎明來臨前的黑暗中?,F(xiàn)在,我看到了《流浪地球2》,它已經(jīng)立在了那里。再過一年,三年,一些年,當(dāng)我們遇到一部中國科幻片,一部中國大片的時候,它們能夠找到參照系了。它們可能會比《流浪地球2》做的更好,也可能沒那么好,但是這無關(guān)緊要,因為我們終于能夠找到一個參照系了。這很重要,這是屬于我們中國電影的參照系。以后,我們不用拿著《星際穿越》、《太空漫游2001》來一邊羨慕,一邊搖頭了。這遠遠比我評價《流浪地球2》有多么好更重要。
如果你著急看別的東西,我的評論看到這里就夠了。這幾句話已經(jīng)足以說明我的想法。剩下的不過是一個注腳而已。至于我的評論能不能吸引你進入電影院,會不會遭來質(zhì)疑,我也不太關(guān)心了。
不像賀歲片的賀歲片
中國自從有“賀歲檔”這個模式以來,導(dǎo)演們一般都是絞盡腦汁想把片子拍的讓觀眾看的爽,看的開心。所以中國賀歲片,一般都是走合家歡,喜慶氛圍的風(fēng)格。其實這樣也并非不出佳作,只是這幾年,有些人的心思明顯是歪了。賀歲片看起來,反而一點意思都沒有。
所以當(dāng)你遇到郭帆這樣的導(dǎo)演,你就納悶了,他把自己的片子推到賀歲檔,但完全不為觀眾考慮。動不動就搞個三個小時的長電影,里面三個故事線堆得滿滿當(dāng)當(dāng)?shù)?。滿屏幕的信息量,隨便拎一個出來都能解讀半天。到處都是淚點,你都不敢不帶紙巾。這還是賀歲檔嗎?!
但是反過來說,郭帆這個人就是太老實,生怕你吃不飽,你覺得吃撐了,他還要給你上個甜點。郭帆的意思就是,他覺得這是非常好的,他就把這樣的電影奉獻給你。他也考慮大家口味不同,有人喜歡英雄片,有人喜歡燒腦片,有人喜歡文戲,這里面都有。一句話,這可能是最不像賀歲片的賀歲片。

終于把人拍明白了
這次《流浪地球2》的點映會,官方名字叫“比一好一點”。確實,明顯感覺有一點好,就是這一次每一個角色的故事線,都布置得更完整。每個人的故事以及動機,如果在認真觀影的情況下是理解的清的。我之前覺得《流浪地球1》的最大問題,這次就算是解決了吧。
我個人覺得,這次最驚艷的表演來自于劉德華。圖恒宇線應(yīng)該是劉德華近年奉獻的最好演技。劉德華這一次,有一種洗盡鉛華的味道,他到底是怎么樣把這個角色拍出如此細膩的感覺的!
而且最讓人感到驚喜的是,劉德華理論上一定會參加《流浪地球3》的主線(看了片子你就知道了)。這就讓人感到更期待。

藝術(shù)和技術(shù)
很多人沒有辦法區(qū)分什么叫做美術(shù),什么叫做特效。其實是兩個不同的概念。簡單來說,我們可以提出一個問題:為什么我們玩游戲的時候,明明游戲引擎這么發(fā)達,但是不同工作室做出來的游戲,畫面還是有很大不同?是因為工作室在底層的藝術(shù)設(shè)計存在差異,就好像我們有西方的藝術(shù)形式,也有東方的藝術(shù)形式。
我自己是特別喜歡諾蘭在《星際穿越》的藝術(shù)設(shè)計的,雖然我也醉心于其中的特效,但是還是那句話,同樣一個黑洞,同樣一個地球,同樣一些人物,讓不同的團隊進行制作,用不同的審美取向和藝術(shù)設(shè)計方法,就會得到不同的電影。
我不能說《流浪地球2》的藝術(shù)設(shè)計超越了《星際穿越》,我甚至要說,在某一些細節(jié)上,不一定比《穿越》好。但是我能看出來,《流浪地球2》刻意的考慮了這些事情,花了很大力氣,讓整部電影朝著他們理想的方向移動??梢哉J為,《流浪地球2》創(chuàng)造了一套新的,屬于中國人的科幻藝術(shù)體系。
我現(xiàn)在特別期待《流浪地球2》會出版設(shè)定集,我一定會第一時間購買,然后和大家分享。我想知道這種特別的,又讓人迷醉的審美,究竟來自何處。

屬于人類本身的國際英雄主義
對于《流浪地球》,一個最大的誤解就是,一些人認為這是一部主旋律電影,是一部中式電影。抱有這一觀點的人,應(yīng)該自我審視一下,是不是在用有色眼鏡看待電影,是不是忘了電影里出現(xiàn)的其他國家的人民和聲音?
《流浪地球2》本身就是一場全球的英雄史詩。全世界的人民,為了同一個目標(biāo)(活著)而拼盡全力。在里面,你能聽到全世界的語言,看到全世界的國旗,有爭議,也有共識。如果質(zhì)疑這一點,我覺得應(yīng)該重新審視一下自己。所以我覺得這一論戰(zhàn)可以休矣。
在《流浪地球2》中,它的唯一可能讓人質(zhì)疑的地方,就是其中的英雄主義色彩。但是什么是個人英雄主義?耍帥,???,不考慮別人,不考慮后果,這可能是個人英雄主義。挺身而出,犧牲自己顧全大局,這是革命英雄主義。
我只是覺得在扣帽子之前,首先該把帽子收拾清楚再說。

“我”是誰?“你”是誰?
本文其實留下了一個懸念:《流浪地球2》除了從頭到尾都在放炮之外,到底是一部賀歲片嗎?(大霧)其實我覺得,是的。在影片從頭到尾,雖然有三個故事線,有不少的線索,有無數(shù)的細節(jié),但是這里面有一句話,是影片從頭到尾都沒有偏離的。
“我一直陪在你身邊”。
單從這一句話來說,本片已經(jīng)是一個調(diào)性很明確的賀歲片了——有什么是比陪在重要的人身邊更加重要的呢?但是更加大的懸念是,我們?nèi)绾味x我?如何定義你?這就是這部影片帶來的,除了危機之外最大的懸念。
我和你在一起,比什么都重要?!拔覍@句話里的‘我’,還有‘你’的看法,和你有一些不同。要不我們聊聊?”
在鏡頭下,這兩個主體一直在發(fā)生著變化。我和你可能是情侶、夫妻。我和你可能是父子、父女。我和你可能是前輩和晚輩。我和你可能是戰(zhàn)友。我和你可能是……人類和地球。
我想,郭帆在拍攝這些角色的轉(zhuǎn)換上都做得很好。如果你能夠帶著這個線索觀看影片,你應(yīng)該會更理解它。
而且,當(dāng)你把整片都看完后,你會知道我隱藏了一個非常大的秘密。這一點我們在深度分析里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