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南:民營企業(yè)愛死個人兒,中午蹭吃很開心
文/司馬南
今天中午這新館子開業(yè)儀式,去得去,不去也得去。一是老朋友的面子,二是當前這形勢。本來可以推掉不去,但是趕到這個檔口上,你不去,人家說你打壓民營企業(yè),帽子飛來,嚇得我趕緊去了。

一看排場還挺大,著名相聲演員方清平老師在坐,人民大會堂總廚在坐,五一勞動獎?wù)芦@得者在坐,著名連鎖業(yè)品牌的大佬坐了一大堆。
女主持人第一個點名叫我講話。我只好就講了一堆胡同的片兒湯話。核心的意思是:堅決支持民營企業(yè),堅決落實中央31條,誰家開店請我,我有空都來,吃好喝好,能吃是福,不吃是傻,不吃遺憾……

京域?焰遇國貿(mào)店開張,這是年輕餐飲企業(yè)家田齊先生在北京的第N家連鎖店,那架勢比餐飲大王張?zhí)m當年的北京旗艦店規(guī)模不小。
手把羊肉京城一絕,廚師長曾是大董的總廚。新疆餐飲、內(nèi)蒙餐飲加上北京的餐飲,三地特色融為一體,在北京寸土寸金的國貿(mào)地區(qū)開了一個1000多平米的店。目測今天中午這頓飯,像我這種蹭吃的有200多人,所有的包間全滿了。
焰遇,聽起來有點像“艷遇”,據(jù)說是年輕人網(wǎng)絡(luò)上使用的新詞,大體是熱烈交會碰撞出火花的意思,類似于淬火磨礪。

田齊還很年輕,在北京的小爺們里邊屬于很有創(chuàng)業(yè)精神的,他較早開的那家西四包子鋪有更高的知名度。
我喜歡西四包子鋪的原因很簡單,進去都是吃飯的,沒有假裝吃飯要排面的。老面肥發(fā)面,一個個現(xiàn)包,豬肉餡兒、牛肉餡兒都是現(xiàn)剁的。從蒸屜上剛下來的時侯,熱騰騰的包子(7種餡兒),加上一碗溜溜的炒肝兒、大蒜瓣、小咸菜,外加辣椒油,活色生香,人間煙火,美得不行不行的。
這樣的民營企業(yè),真真愛死個人兒。

著名話劇導演婁迺鳴,曾經(jīng)導演過一部話劇,叫《人間煙火》,編劇是林蔚然,由涂松巖、范志博主演,國家話劇院首演沒幾天就疫情了。西四包子鋪那種熱乎勁兒,完全可以補充到這部話劇里面去。
按照今天的生活水平,其實這包子在家也可以做,但是在家里吃飯永遠沒有小飯館那個焰遇。就像你在家里喝茶,與人藝的《茶館》能比嗎?
人是群居動物,人是社會動物,人注定了要和人打交,消費行為本質(zhì)上是一種社會行為。在家里按著手機,什么都可以快遞閃送買過來,但是小飯館里那種人間煙火的味道沒了,最愛逛街的女人沒得逛了,人生也就少了很多意思。

街面小鋪子普遍不景氣,只成就了那么幾家網(wǎng)購公司,成是社會發(fā)展的一種必然趨勢,但是這趨勢是不是也讓人們覺得少了點什么?正因為如此,在國貿(mào)這個地方,一家飯館的開張,才讓我們覺得有了一種久違的親切。
所以我跟田齊講,你們幾個小伙伴投資國貿(mào)店,以手把羊肉為特色,擎起的是首都餐飲民營企業(yè)發(fā)展的一面小彩旗,盡管把小旗子呼呼啦啦地揮起來,不要相信那幫說喪氣話的人。人是鐵,飯是鋼,沒有人不吃東西,不吃東西的不是人。保持西四包子鋪的特色,買賣一定大紅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