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文寫作 | 編輯如何從參考文獻中考察你的論文創(chuàng)新性?

學術論文是指研究人員提供給學術期刊發(fā)表或向學術會議提交的論文。它以報道新的學術研究成果為主要內容,反映了該學科領域最新的、最前沿的科學技術水平和發(fā)展動向,應具有新的觀點、新的分析方法和新的數(shù)據(jù)或結論。
可以說,新知和創(chuàng)見是學術論文的靈魂,因而對學術論文稿件的創(chuàng)新性評審,必然是學術論文評審的關鍵,對學術論文稿件創(chuàng)新性評審的原理、方法和手段的探討也歷來備受編輯界的重視。
參考文獻是科研工作的基礎和起點,也是評價科研成果的一個參照系,因此,利用參考文獻對學術文稿進行創(chuàng)新性鑒審也不失為一種有效的輔助性方法,是綜合評審的一個重要方面。
為了更有助于從參考文獻角度對學術文稿進行創(chuàng)新性評審,應深入分析參考文獻在學術論文中所起的具體作用。
01
參考文獻與論文的創(chuàng)新性

科學研究工作的一個顯著特點是具有繼承性和關聯(lián)性,所有的科研成果幾乎都是對前人工作的繼續(xù)和拓展。
論文作者在其課題的選題論證、實驗研究、理論分析以及總結和撰寫論文的過程中,都要參閱和利用大量的文獻,吸取前人的研究成果,并在對其消化、分析的基礎上確定自己的研究方向和工作內容,然后通過進一步的深入研究,才能取得創(chuàng)造性的成果。
因此,一般而言,對于一篇完整的學術論文,著錄參考文獻是不可或缺的,認真著錄參考文獻也從一個側面反映了作者的科研道德和科研水平。
可以肯定的是:一方面,參考文獻表達的是已有的科研成果,之所以被引用是因為它們在新的學術文稿中對論證、闡述新的學術研究成果產生了直接或間接的作用,否則就沒有必要引用;另一方面,新的學術文稿所表述的成果絕不僅僅是參考文獻中已有的成果,否則,學術文稿就不具有創(chuàng)新性而毫無發(fā)表的價值。
在此基礎上我們可以認為,若要從參考文獻的角度對學術文稿的創(chuàng)新性進行有效評審,就必須具體分析各條參考文獻在文稿創(chuàng)新性方面所起的具體作用,并根據(jù)參考文獻的特征,對參文獻所表述的已有成果與學術文稿闡述的新成果進行明確的區(qū)分。
通過對大量學術論文引用的參考文獻在其中所起作用的考察分析,我們會發(fā)現(xiàn)各條參考文獻在不同論文以及同一篇論文的不同地方被引用時所起的具體作用是不同的,因而可以將參考文獻的作用在總體上進行分析歸納,以便以此為參照,并結合參考文獻自身的特征,對文稿的創(chuàng)新性進行更有效的評審。
02
參考文獻的類型與論文創(chuàng)新性評審

2.1作為選題背景的參考文獻
選題,是論文作者選定的主要論題,對論文的價值起主導和決定作用。學術論文選題的基本要求是新穎而有價值,即要研究解決、創(chuàng)立或提出前人沒有研究和解決的問題。要使選題新穎就必須掌握選題的背景,廣泛查閱有關文獻資料,了解與本課題有關的前人或他人的工作,并指出存在哪些不足或空白,從而確定新的論題和研究方向。當介紹或評論已有相關研究成果并同時提出自己的選題時,往往要引用參考文獻,這時參考文獻所起的作用就是提供選題背景。當作為選題背景的參考文獻具有以下特征時,可以認為選題具有一定的創(chuàng)新性:
近期率高,時效性強——表明作者掌握著最新的學術動態(tài),避免了重復性工作,選題具有創(chuàng)新性或前瞻性;
文獻所涉及的相關專業(yè)面和研究領域較寬——表明作者的選題具有一定的獨創(chuàng)性;
該學科或專業(yè)發(fā)展較先進的國家的外文文獻較多——表明作者選題視野開闊,整體研究水平起點高。
2.2作為論題的參考文獻
論文所引用參考文獻中的論題、觀點、理論或方法等,作為本論文的論證和論述對象,即論題,主要用以指出或說明本論題前人或他人已做的研究工作,而本論文則是對該論題在此基礎上做進一步深入的研究,或研究的側重面及切入角度不同,或研究方法不同,或在論據(jù)、論證方面做進一步的補充和完善,或引出新的解釋和闡述,或進一步證明其可靠性、正確性,以及發(fā)掘其新的學術價值和推廣應用價值等。當作為論題的參考文獻具有以下特征時,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說明論文所具有的創(chuàng)新性:
最新的文獻——將最新文獻中的有關內容作為論題,展開新的論證,提出新見解或有新發(fā)現(xiàn),則表明不僅研究起點新,而且更加深入;
核心期刊或高層次權威性期刊文獻——對這些文獻中的問題展開研究,表明科研工作的起點高;
經典性或權威性學術專著——對經典性問題或理論進行新的拓展研究,往往具有較大的創(chuàng)新價值。
2.3作為反論題的參考文獻
論文所引用的參考文獻中的觀點、論斷或理論、方法、結果、結論等,作為質疑、爭論或反駁的對象。作者以新的更加充分的論據(jù)和更加嚴密、合理的論證過程,指出或證明前人或他人的觀點、論斷或研究方法、結果、結論等存在的謬誤,得出不同的或相反的觀點、結果及結論,或對其進行適當?shù)男拚?。當作為反論題的參考文獻具有以下特征時,則在一定程度上說明論文的創(chuàng)新性:
最新文獻——對最新文獻中的觀點、論斷、方法、結果或結論等進行持之有據(jù)、言之有理的質疑、辯論或反駁,說明作者能把握學科發(fā)展的前沿動態(tài),并有自己獨到的見解,對促進學術爭鳴和學術創(chuàng)新具有重要價值;
經典著作或權威學術專著——經典專著或權威性著作中的觀點、論斷或方法乃至理論體系等大多是經過長時間廣泛檢驗的,其可靠性高,如果能科學地對它們提出質疑或修正,則具有較大的學術創(chuàng)新意義。
2.4 作為論據(jù)(論證)的參考文獻
論文所引用參考文獻中的觀點、論斷、實驗、觀測、理論、公式、方法、實例、數(shù)據(jù)、圖表、計算以及結果、結論等,作為本論文的論據(jù)和論述材料,在分析、綜合、歸納、演繹、類比、對比或數(shù)理推導等論證過程中起論據(jù)、闡述或借鑒、參照、對比等作用,以此論證或表明本論文新的觀點、理論、方法和研究結果、結論的正確性、可靠性或重要性以及先進性,等等。當作為論據(jù)(論證過程)中的參考文獻具有以下特征時,則說明論文的創(chuàng)新性較強:
參考文獻廣泛而全面——表明作者學術功底扎實、學識淵博,為新論點和論斷提供的論據(jù)充分;
參考文獻近期率高——表明作者攝取科技新信息的能力強,論文的論據(jù)新穎,從而能更有力地支持新論點和論斷;
參考文獻學術層次高或具有經典性和權威性——表明能為新論點和論斷提供強有力的依據(jù),可靠度較高;
參考文獻中有適當?shù)淖砸墨I表——明作者對此一專題的研究具有一定的深度和新的進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