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坐標上海,月薪20000被裁,公司卻不給賠償咋辦?
這些天聽到了很多關于裁員的消息,大環(huán)境不好,很多公司經營難以維系,所以不得不采取降本增效的措施,而對公司來講最直接的“降本”就是裁員。

作為員工來講,誰也不想被裁,但真碰上了也沒辦法,那就拿了賠償找工作唄。但現實可能會給你沉重的打擊,不少公司的裁員就是既要裁員又不給賠償!
前些天在后臺就碰到一位,他在上海一家互聯網企業(yè)做程序員,上周接到的通知,公司要裁員,他就在名單中,然后跟他談相關事宜。工作了2年半,結果只給了1個月的賠償,而且還是分期付款!
按照正常來講,勞動法規(guī)定公司裁員要賠償員工N+1個月的工資,當然了也有一些大企業(yè)會賠償2N+1或者3N+1,就比如埃森哲公司的程序員也被裁,但人家直接賠償N+6個月的工資(也就說在這里工作3年的話,公司賠償你9個月工資)。
這位同學痛苦不堪,問我同樣是程序員,這差距怎么那么大?。楷F在公司要裁員,又不給自己應得的賠償,到底該怎么辦?
其實,之前的文章中也有提到過關于裁員賠償的問題,今天就再給大家梳理下,千萬不要讓自己再吃啞巴虧!
1、公司象征性地給一點賠償
有些公司為了不給賠償,動用各種手段,比如讓人事、主管,甚至是你的頂頭上司直接找你談話,反正就是各種PUA,這個時候他們主要就是勸告你盡量拿了賠償走人,公司也不容易,即便是你再折騰也很難再拿到更多的賠償。
針對這種情況,你只要記住一句話:公司裁你的時候無情無義,你也無需在這時候跟他談感情,所以不論是誰來找你談,記得錄音、并且在談話中明確地說出來公司應該的賠償,并得到公司相關人員的認可。

錄音將來走仲裁的時候可以作為很有利的證據。
有些公司雖然也答應給錢,但卻并沒有出具正規(guī)的手續(xù),在談賠償的時候切記一點:在所有的賠償沒有談妥之前,千萬不要簽離職協(xié)議。一旦你簽了離職協(xié)議,即便是去仲裁也很可能一毛錢都拿不到。
總結一點:自己的合法權益一定要通過法律途徑去維護,并做到有理有據(日常打卡記錄,錄音)
2、公司不認賬,更不受“威脅”
有些公司也許是真沒錢了,也許是老板就是不怕你仲裁,所以任你怎么仲裁,他們就是耗著你,拖著你。
每次裁員潮都會收到一些網友的留言,言語中充滿了失落,因為他們總是被一種聲音洗腦:胳膊拗不過大腿,公司既然敢這么做,就不怕你仲裁,你如果愿意耗那就耗著吧!結果往往都是被裁者不僅拿不到賠償,最后還錯過了很多面試的機會。
所以很多人為了不讓自己惹上更大的麻煩,也就忍氣吞聲不再追究了!

其實,做任何事情我們都要平衡好利弊,不是說該自己就不惜一切代價去拿到。如果你現在就碰上那種耍無賴的公司,就是拖著你不給你辦理,即便是走了仲裁,公司也還是拖著不處理此事。
這時候我們要有基本的認識,邊找工作,邊處理勞動糾紛,而且也不要因為勞動糾紛的事情耽誤了自己的面試。
我曾經也陪到過這種情況,為了不讓自己的損失更大,所以一邊找工作,一邊要賠償。最后我都入職新公司2個多月了,裁員的賠償款才全部到賬。
作為職場人,我們想要不被裁,最關鍵的不是你人緣有多好,而是你所做的工作以及你當下的崗位在公司中是否不可或缺,如果上班總是混日子,所做的也是可有可無的工作,那被裁也是意料中的事情。
在裁員這件事情上,員工是完全處于被動的,但我們的表現和工作成績則可以由我們自己決定,有些人30歲已經感受到了職場危機,而有些人40多歲卻被公司搶著要!
這其中的內涵,相信才是值得我們好好去研究的!最后,還想再提一句,碰到裁員不可怕,可怕的是不知道自己為何被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