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情侣中文字幕电影,在线麻豆精品传媒,在线网站高清黄,久久黄色视频

歡迎光臨散文網(wǎng) 會員登陸 & 注冊

曹丕三路大軍攻吳,劉備寫信穩(wěn)住陸遜,收復荊州消滅孫權的大好機會,被諸葛亮錯過了?

2023-09-14 12:26 作者:真正的半壺老酒半支煙  | 我要投稿

明代思想家李贄(李卓吾)寫了一副很有名的對聯(lián):諸葛一生唯謹慎,呂端大事不糊涂。

千古名相諸葛亮之所以表現(xiàn)得十分謹慎,是因為他接手的蜀漢(季漢)正是危急存亡之秋:夷陵兵敗,劉備駕崩,四方將軍全部隕落,能打的將軍也就剩下趙云和魏延,“國舅吳懿”必須防范,顧命大臣李嚴也不太可信,稍有不慎,就可能朝野全亂,步了袁紹的后塵。

《三國演義》說“諸葛亮安居平五路”時“令馬超緊守西平關,伏四路奇兵,每日交換,以兵拒之”,那純屬虛構——馬超已經(jīng)于章武二年病逝,臨死前還給劉備上過遺表,黃忠死的更早,連劉備的登基大典都沒趕上參加。

孫劉聯(lián)盟在劉備活著的時候恢復,劉備當時答應孫權的求和,也是大有深意,甚至可以說是“不懷好意(在東吳看來)”,于是有人分析當年的軍事態(tài)勢后,對諸葛亮的謹慎持否定態(tài)度:在章武二年到三年之間,蜀漢明明有一次重挫孫權收復荊州進取中原興復漢室的大好機會,他為什么放棄了?

熟讀三國正史而非演義小說的讀者諸君當然知道,魏曹丕吳孫權趁著劉備駕崩而五路伐屬的事情根本就不存在,在章武二年的年底,孫劉聯(lián)盟就已經(jīng)在劉備的允許下恢復,章武二年到三年間,曹魏和孫吳打得很激烈,蜀漢一直在作壁上觀。

孫權是一個朝魏暮蜀的投機分子,竊取荊州后,知道劉備不肯善罷甘休,就一方面向曹丕求援,一方面向劉備求和:“先主忿孫權之襲關羽,將東征,章武元年秋七月,遂帥諸軍伐吳。孫權遣書請和,先主盛怒不許?!?/strong>

陸遜并不是東吳被打得沒犯法的時候才掛帥出征,在章武元年秋七月戰(zhàn)事之初,他就被劉備揍過一頓了:“吳將陸議、李異、劉阿等屯巫、秭歸;將軍吳班、馮習自巫攻破異等,軍次秭歸?!?/strong>

陸遜本名陸議,后來不知為什么改了名字,但是陳壽一開始還是將其稱為陸議——陳壽寫《三國志》的時候,似乎對蜀漢還有一點忠心,對“江東鼠輩”卻比較鄙視,這一點我們從《先主傳》和《吳主傳》的第一句話就能看得出來:“先主姓劉,諱備,字玄德;孫權字仲謀?!?/strong>

在《先主傳》中,陳壽言劉備必稱“先主”,稱孫權就一個“權”字。在古代,直呼其名是不尊敬的表現(xiàn),陳壽尚有一絲天良未泯,如果諸葛亮滅魏吞吳,他就可能作為興復漢室的附驥之臣,毫無心理負擔地對尊稱劉備為“漢烈祖昭烈皇帝”,對諸葛亮的功績也會大書特書。

諸葛亮接手的蜀漢政權,可以說是內(nèi)憂為患不斷,事實上劉備剛一病倒,西川就出事了:“章武二年冬十二月,漢嘉太守黃元聞先主疾不豫,舉兵拒守。章武三年春二月,丞相亮自成都到永安。三月,黃元進兵攻臨邛縣(漢嘉太守黃元素為諸葛亮所不善,聞先主疾病,懼有后患,舉郡反,燒臨邛城)。遣將軍陳曶討元,元軍敗,順流下江,為其親兵所縛,生致成都,斬之。”

我們細看三國史料,就會發(fā)現(xiàn)很多人都是只忠于劉備,對諸葛亮卻不太感冒,比如彭羕、廖立、魏延、李嚴,都不像趙云那樣顧全大局。

諸葛亮到達永安的時候,趙云已經(jīng)先他一步,帶著自己的江州軍到達,那也是劉備準備反攻東吳并讓孫權害怕的主要原因:“孫權聞先主住白帝,甚懼,遣使請和。先主許之,遣太中大夫宗瑋報命。章武(本文以季漢為正統(tǒng)紀年,下文也是如此)十二月,權使太中大夫鄭泉聘劉備于白帝,始復通也。

孫權為什么在“獲勝”后還向劉備求和,陸遜是知道原因的:“備既住白帝,徐盛、潘璋、宋謙等各競表言備必可禽,乞復攻之。權以問遜,遜與朱然、駱統(tǒng)以為曹丕大合士眾,外讬助國討備,內(nèi)實有奸心,謹決計輒還。無幾,魏軍果出,三方受敵也?!?/strong>

劉備駐扎在白帝城,就是在等待曹丕抄孫權的老窩,為此他還給陸遜寫了一封信:“賊(曹軍)今已在江陵,吾將復東(我收拾兵馬軍土重來),將軍謂其能然不(你看我能不能做到)?"

全部引用古文,讀者諸君看著肯定不舒服,所以下面咱們改成大白話來復述陸遜的回信:“你剛剛打了敗仗,兵員還需要補充,所以才答應跟我們恢復盟好,如果你想再來送命,我就不會讓你再逃掉了!”

劉備給陸遜寫信,實際是緩兵之計,就是想告訴陸遜:東吳后院即將起火,你小子還是回去守家吧!

劉備和陸遜都知道,所謂的“恢復孫劉聯(lián)盟”,雙方都不是出于真心:劉備需要時間休整,孫權也要騰出手來對付曹丕的三路大軍。

劉備給陸遜寫信,并非虛言恫嚇,曹丕確實是三路進軍,要將東吳一舉拿下:“章武二年秋九月,魏乃命曹休(時任征東大將軍、假黃鉞)、張遼、臧霸出洞口,曹仁(夏侯惇之后的曹魏第二任大將軍)出濡須,曹真(上軍大將軍、都督中外諸軍事、假節(jié)鉞)、夏侯尚、張郃、徐晃圍南郡。權遣呂范等督五軍,以舟軍拒休等,諸葛瑾、潘璋、楊粲救南郡,朱桓以濡須督拒仁。時揚、越蠻夷多未平集,內(nèi)難未弭,故權卑辭上書,求自改厲?!?/strong>

孫權一邊向曹丕上書表示“我錯了,我改”,一邊向劉備求和,于是才有了劉備寫給陸遜的那封信,我們捋一捋時間線,就會發(fā)現(xiàn)劉備于章武二年兵敗夷陵,九月曹丕向東吳三路進軍,十二月“孫劉聯(lián)盟”恢復。

劉備是當世梟雄,說他是跟曹操一樣厲害的政治家、軍事家也不為過——曹操的父親是太尉,又有夏侯和曹家兩大家族做后盾,財大氣粗可以招兵買馬,而劉備只是個織席販履的小手工作坊主,即使真有桃園結義,那也得借張飛的莊園(桃園遺跡尚在,但卻沒有史料說劉關張舉行過結拜儀式,只記載了他們恩若父子兄弟)。

劉備假意答應跟孫權講和,當然是緩兵之計,他給陸遜寫信,看起來是“虛張聲勢”,然后讓陸遜誤判他色厲內(nèi)荏,劉備借坡下驢表示無意再次伐吳,讓孫權專心去對付曹丕,自己看準時機,給東吳致命一擊。

不管孫權和陸遜是否相信劉備的和平誠意,他們都只有一個選擇,那就是把重點放在東北一線去跟曹丕的三路大軍死磕。

曹丕的三路大軍一開始打得很順利,首先是曹仁拿下了襄樊之戰(zhàn)被東吳竊取的襄陽——當時曹仁只守住了樊城,這回是報了仇:“孫權遣將陳邵據(jù)襄陽,詔仁討之。仁與徐晃攻破邵,遂入襄陽?!?/strong>

曹休打得也不錯:“吳將審德屯皖,休擊破之,斬德首,吳將韓綜、翟丹等前后率眾詣休降。章武二年冬十一月,大風,范(呂范,就是小說中劉備和孫權聯(lián)姻的媒人)等兵溺死者數(shù)千?!?/strong>

曹真與征南大將軍夏侯尚、左將軍張郃、右將軍徐晃先是擊破吳將孫盛,又擊退了前來增援的諸葛瑾(諸葛亮的大哥,時任東吳左將軍、督公安,假節(jié)),奪取江陵中洲后徹底包圍了江陵城。

吳軍不斷往東北一線增兵,這簡直就是關羽在襄樊之戰(zhàn)中從江陵南郡調(diào)兵那一幕的重演,如果劉備此時也捅孫權后背一刀,結果會怎么樣,讀者諸君心里清楚,諸葛亮應該也明白:夷陵之戰(zhàn)是擊潰戰(zhàn)而非圍殲戰(zhàn),劉備連營七百里,陸遜在追擊過程有遭到劉備縱火阻擊,所以斬殺的數(shù)量比較有限,更多的川軍都撤回了永安。敗兵不斷歸建,趙云又帶領生力軍趕到,這個時候向江東或荊州進軍,無疑是最佳時機。

正所謂人算不如天算,滅吳戰(zhàn)機出現(xiàn),劉備卻好巧不巧地拉開了肚子(估計是火燒之后喝了涼水),而且居然一病不起,所以他只好急召諸葛亮到永安宮(所謂白帝托孤實為永安托孤),估計就是商量誰去帶兵伐吳。

章武三年二月諸葛亮到永安,同年四月劉備駕崩,在這兩個月里,劉備和諸葛亮趙云是否為伐吳方略展開爭論,諸葛亮和趙云是否反對,史料中沒有記載,但是我們可以看到劉備又弄了一個資歷和威望都很一般的李嚴同為顧命大臣,并且明確規(guī)定由李嚴來管全國軍事:“章武二年,先主征嚴詣永安宮,拜尚書令。三年,先主疾病,嚴與諸葛亮并受遺詔輔少主;以嚴為中都護,統(tǒng)內(nèi)外軍事,留鎮(zhèn)永安?!?/strong>

李嚴比諸葛亮早到永安,估計他是比較贊同劉備伐吳之策的,而且劉備遺詔讓李嚴坐鎮(zhèn)屬于對吳前線的永安,所謂“統(tǒng)內(nèi)外軍事”,就是李嚴有權調(diào)集季漢軍隊與東吳開戰(zhàn)。

趙云上了年紀之后多次與劉備意見相左,估計在伐吳爭論中,又站在了諸葛亮一邊,所以直到諸葛亮主政后,趙云才得以封侯并擔任中護軍,掌管全軍將領的考核升黜。

劉備讓李嚴管軍事,但李嚴是蜀中降將,說話可能還不如趙云魏延好使,再加上主持全面工作的諸葛亮不支持,所以他即使想趁魏吳鏖戰(zhàn)之際,秉承劉備遺志伐吳,也必然有心無力。

諸葛亮對劉備的忠貞毋庸置疑,他沒有趁機攻打吳國,可能也有自己的顧慮和考量,讀者諸君細看三國正史,必然也有自己的高明見解:在您看來,如果劉備不生病,會不會趁著東吳后方空虛,來一個二次伐吳?如果劉備大舉進攻,孫權會不會第三次求和并吐出荊州?諸葛亮為什么沒有在接受顧命后出兵江東或荊州?如果他抓住時機,哪怕只是擺出進攻的態(tài)勢,三國的歷史會怎樣改寫?


曹丕三路大軍攻吳,劉備寫信穩(wěn)住陸遜,收復荊州消滅孫權的大好機會,被諸葛亮錯過了?的評論 (共 條)

分享到微博請遵守國家法律
襄樊市| 玉环县| 长泰县| 宜阳县| 南木林县| 墨竹工卡县| 瑞昌市| 屯昌县| 渝北区| 浑源县| 临桂县| 那坡县| 永丰县| 湟源县| 自治县| 邛崃市| 稻城县| 正阳县| 安庆市| 萨嘎县| 巨鹿县| 竹北市| 民权县| 将乐县| 积石山| 腾冲县| 宜州市| 广昌县| 来凤县| 东平县| 江源县| 洛阳市| 黑河市| 峨山| 唐海县| 遂溪县| 澄城县| 巴彦淖尔市| 革吉县| 利川市| 恩施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