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廠打工感到迷茫怎么辦?怎樣才能改變這種狀態(tài)呢?
現(xiàn)如今,由于各種各樣外部或者自身原因輟學的農(nóng)村孩子,他們沒有學歷,沒有一技之長,進電子廠打工就成為他們的首選或者有些甚至是唯一的選擇。眾所周知,電子廠的生活是比較乏味的,每天兩點一線來回,流水線作業(yè),機械化的重復,慢慢的人可能就沒了激情,沒了夢想變得麻木。大多數(shù)人從廠里出來后還是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能做什么,只能周而復始頻繁的從一個地方跳槽到另一個地方繼續(xù)這種日子。那么怎樣才能改變這種狀態(tài)呢?
首先,要認清楚一點學歷不代表能力,但一定要不斷的學習。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F(xiàn)在社會是個多元化的社會,誰有本領誰就能出人頭地,學歷僅僅是個敲門磚,有多大能耐還得靠自己努力。沒爹拼不讀書就得多吃苦頭,時刻要保持著積極向上的心態(tài),無論走向任何崗位都得多學習,用知識武裝自己。
最簡單的例子,即使是在電子廠也是有晉升機制,有一定的發(fā)展空間的。那些流水線的組長,主管,都是初中畢業(yè)后就在電子廠干活的,也沒有多高的學歷。只是肯用心學習,多花心思在工作上,留心學習掌握了一兩門技術,才當上了工程師走上管理崗位。
其次,提升自控力,合理規(guī)劃分配收入。
“錢不是萬能的,但沒有錢是萬萬不能的”只有有了一定的經(jīng)濟基礎才能做自己想做的事。
很多年輕人明明每個月工資也挺高,但是就是剩不下來。工資發(fā)下來就開始泡網(wǎng)吧逛夜店,各種胡吃海喝紙醉金迷,說得好聽點是工作太乏味要用這些來調(diào)節(jié)自己,其實就是缺乏自制力管不住自己、太放縱。
想想當初出來打工的初衷,難道不是想讓自己的父母家人過上好日子,不再在朋友親戚面前因為貧困抬不起頭。別人一年到頭衣錦還鄉(xiāng),買了車蓋了房,攢夠了本錢做起了小買賣。反觀自己給小輩發(fā)壓歲錢都要找父母借,朋友同學間的聚會都不敢參加,還要為第二年去哪個廠打工發(fā)愁。
當然這些可能是少數(shù)特例,大多數(shù)人多多少少都會有結余,但要反思下是不是可以更好的控制自己,把吃喝玩樂的時間多用來提升自己的能力,變得更好,不但能賺更多的錢也為以后更好的生活做準備。
最后,要找到自己的定位,想好自己的發(fā)展方向
“命運掌握在自己手里”,農(nóng)村沒學歷的打工者進電子廠流水線工作并不是什么丟人的事。相比較一些“啃老族”“寄生蟲”,自食其力靠自己的勞動吃飯,沒什么低人一等的。重要的是要有明確的目標,是想學好一門技術,還是想進入管理崗位,然后朝著這個方向努力,只要自己有恒心有毅力,不拋棄不放棄,一樣可以闖出一片天。
當然大家都是打工者,都是窮人。想從月收入四千到月收入過萬,在一個廠里這樣混的話,也是非常漫長的過程。對我們這種農(nóng)村只身來城市打拼的人來說,原始積累是漫長而痛苦的,父母等著養(yǎng)活,自己還要成家立業(yè),可能一晃就到中年了,回頭看看還是一事無成。所以找到適合自己的方向方法也是非常重要的,朋友小李曾經(jīng)也在電子廠打工,除了他每個月4000多元的工資外,他還兼職做了打工巴士的推廣大使,每次出去打工都會推薦自己的朋友一起,一來就是一批人,他也拿到了很大一筆推薦金。如今他加盟打工巴士,在老家開了家門店,有了屬于自己的小團隊,每個月都能有上萬的收入。所以努力也是有方法的,要善于抓住機會。
一些比你優(yōu)秀的人都一直在努力,你有什么理由不努力呢?生活還是要繼續(xù),沉迷于現(xiàn)狀的你是該清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