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誕老人的行為令人心寒!賣火柴的小女孩為何沒得到幫助?
對于圣誕節(jié)的理解,是圣誕老人在每年12月的24日晚上,爬進煙囪為聽話的小孩送禮物。每家人吃頓溫馨美滿的飯,其樂融融坐在桌前團聚。但在同樣的這一天,你們記得嗎?一位無依無靠,孤苦伶仃徘徊在馬路上的那位女孩?
在這個本該與家人簇?fù)碓谝黄穑硎芘腕艋鹋c美味食物的年齡,卻不得為填飽肚子,穿著單薄的衣服護住瘦弱身體里微弱的溫度,在街上詢問一位又一位的客人“您需要買火柴嗎?”

周圍一家又一家人的舉杯共慶祝,小女孩一聲又一聲的詢問。直到街燈漸熄,世界安靜。
她知道這頓得挨餓了,攤開手心里的火柴。擦亮第一根,浮現(xiàn)出烤鵝,第二根,周圍豎起美麗的圣誕樹,第三根火柴.....她眼中的光彩越發(fā)明亮,閃閃的火焰擠在那小小的眼瞳。

第二天清晨,昨晚慶祝的痕跡在街道上還沒有清理干凈。小女孩,靜靜蜷縮在墻邊,安詳?shù)拈]著眼。身邊還有被雪掩埋,露出半截的彩帶。試問一句,圣誕老人你去哪呢?

你擁有12只馴鹿,雪橇上拉著滿滿的禮物。難道你只認(rèn)準(zhǔn)有煙囪的房屋,或者煙囪下面掛著的襪子嗎?這樣想來,她確實沒滿足你給禮物的條件。

圣誕老人的形象,起源于基督圣人典故。而《賣火柴的小女孩》,是安徒生根據(jù)親眼所見的平民艱苦生活而創(chuàng)作。或許這就是發(fā)生不幸的根本吧。兩部跨越時間與空間的作品,本不應(yīng)該拿起互穿劇情。但這只是希望大家能.....
記住,每一年的圣誕節(jié)夜晚,都有與這位小女孩相同命運的其他孩子,在世界各個地方,遭受著寒冷與饑餓......

標(biāo)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