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短幾天內美對華攻勢加劇,中國為什么不能掀桌子?很多人誤會了
美國在短短幾天之內對華攻勢再次加劇。中國為什么不選擇掀桌子?難道不能嗎?其實很多朋友都誤會了。
近期在短短幾天之內,美國對華攻勢明顯加劇,比如多次在公開場合,污蔑中國圍繞俄烏沖突的中立立場,稱中國為俄羅斯提供了“致命性援助”,白俄羅斯總統盧卡申科訪華,美國又不斷渲染中國是要通過白俄羅斯援助俄羅斯,并且不斷炒作盧卡申科訪華構成的所謂“威脅”。日前美國國會眾議院方面更是一連通過多項涉華決議,意圖對中國發(fā)起更大范圍的封堵與打壓。

面對此情此景,相信屏幕前的朋友們也感到十分的憤慨,恨不得祖國能立刻掀桌子,反擊美國。而在這里,可能朋友們又都很奇怪,中國為什么不能掀桌子?其實在這里,很多人都誤會了,中國不是不能掀桌子。
單純從實力角度來講,中國是完全可以掀桌子,和美國徹底走上對立的。但是在這里,中國有幾層顧慮,一定程度上來說,最希望中國掀桌子的,不是別人正是美國。原因有如下兩點:
第一,中國掀桌子,美國可以堂而皇之開啟“新冷戰(zhàn)”。中國一再強調不愿意展開冷戰(zhàn),美國也強調不尋求和中國對抗,為什么?因為國際社會都不希望爆發(fā)“新冷戰(zhàn)”。冷戰(zhàn)的基本特征,大國各自劃分陣營,展開全面的陣營對抗與競賽,在這個階段,全球化會嚴重倒退,各國經濟發(fā)展都會受限,而且陣營對抗加劇,硝煙味彌漫,局部戰(zhàn)爭頻繁。這是冷戰(zhàn)帶給我們的真實經驗,各國不再秉持開放性合作,合作的主基調被對抗所取代,雖然從微觀角度上來說,陣營對抗對部分產業(yè),會構成一定的促進效應,比如冷戰(zhàn)時期,軍事科技、航空航天領域都有所發(fā)展,但是從整體來看,終究是弊大于利,阿富汗、越南、古巴都是冷戰(zhàn)的直接受害者,甚至就連冷戰(zhàn)最終的勝利者美國,其實在冷戰(zhàn)階段,經濟也屢屢遭受到困境,甚至出現過長達13年的滯漲。當下美國經濟越來越困頓,就在于美國嘴上說不尋求冷戰(zhàn),但行動上對待中國,與對待冷戰(zhàn)對手無異,給自己造成壓力所致。
美國說不尋求對抗是虛情假意,但中國反對冷戰(zhàn),實在是真情實感,中國是反對挑動陣營對抗的,為此已經多次批評過美國,中國也主張全球走向多極化格局,以和平為主基調。所以中國不會輕易主張掀桌子。

第二,中國掀桌子,美國會趁機刺激中國發(fā)生戰(zhàn)略上的誤判。冷戰(zhàn)時期,局勢的顛覆往往來自于對外戰(zhàn)略失誤。美國因越南戰(zhàn)爭,導致在冷戰(zhàn)中落于下風,轉攻為守。蘇聯入侵阿富汗,直接導致蘇聯在國際社會遭到巨大的批評聲浪與孤立,被認為是蘇聯對外戰(zhàn)略的重大失敗,即便蘇聯撤軍,也無法扭轉蘇聯與美國的平衡態(tài)勢迅速被打破這一事實,蘇聯走向衰弱,經濟甚至被日本所超越,最終解體。
當下美國在中國周邊,糾集日本、韓國、菲律賓等國不斷展開戰(zhàn)略上的動作,試圖戰(zhàn)略上擠壓中國,并不是真的想和中國爆發(fā)正面戰(zhàn)爭,事實上美國不敢和中國開戰(zhàn)。美國的真實目的,就是希望中國掀桌子,進而在處理周邊局勢時發(fā)生戰(zhàn)略上的重大失誤,美國就會趁虛而入,試圖打垮中國。
所以不難看出,美國對中國所做的一切行動,就是很常見的激將法,試圖讓中國掀桌子,進而推動世界走向“新冷戰(zhàn)”,讓世界重新走向“兩強對抗”的陣營對立局面,這符合美國窮兵黷武、追求霸權的反多極化格局訴求,同時更能夠誘導中國犯錯,進而利于美國針對中國。也正是為此,中國絕對不能著了美國的道兒。
當然盡管如此,這并不意味著中國就要對美國的所作所為忍氣吞聲,事實上中國即便不掀桌子,也有足夠的方案應對美國。中國只要不掀桌子,美國就無法趁虛而入,中國就能繼續(xù)保持發(fā)展態(tài)勢,美國會越來越無法針對中國,甚至還會因為試圖擠壓中國,導致自身負擔越來越重。另一方面,中國即便不和美國展開全面對抗,也能夠通過其他方式反制美國,比如近期新華社就歷數了美國霸權霸凌霸道行為的危害,一舉戳穿美國為霸權不擇手段的真面目。

此外,中國還在其他場合,不斷對抗美國的陰謀,反制美國的制裁,為俄烏沖突勸和促談,這一切,都能夠有效制衡美國霸權拓展的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