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讀書日我讀過投資好書

今天是世界讀書日,雪球也安排了#世界讀書日,推薦你的投資好書# 活動,這真是個好話題,其實做投資不能只讀投資類書籍,因為做投資時間長了,你就會發(fā)現需要更高的維度,才能支撐起自己的投資體系。
最早接觸投資還是好多年前,一開始買過股票都是亂買,這期間印象最深的是讀過唐能通老師的《短線是銀》系列書籍,還報過他的課一萬多啊,真到市場上實踐就很難,因為技術分析過后看都是正確的,當下看就很難找到確定性,買入會不會漲要看運氣,心里沒底的很,迷茫了好一陣。圖表分析的研究算是一入行就誤入歧途了。這里只是自己的感受,喜歡唐老師的同學多包涵。
?
后來有聽人說白天炒股,晚上炒匯,想想好像很有道理,國外開戶干起來,這期間也讀了很多黃金外匯的書籍,具體名字記不太清了,現在家里還有一摞,外匯24小時交易,聽聽很是美好,真的去做了,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因為人總是要休息的,加上上百倍的杠桿,爆倉翻倍都是常有的事,但99%的人最終都是爆倉收場的,其中也包括我。
后來為什么不玩外匯了呢?因為想明白了一件事情,期貨和外匯,并不具備投資的價值,期貨和外匯市場的設立,本事就是為了國際貿易和企業(yè)對沖風險套期保值的,并不是讓我們炒來炒去的,所以期貨和外匯市場如果不是實體企業(yè)需要,貿然下場想去賺博弈的錢,基本上是很不可能,因為杠桿巨大,對人性的考驗也是巨大的,我們只看到傳說中的暴利,但真人大家肯定沒見過,特別是長期賺錢的,反倒是能看到期貨大佬葛衛(wèi)東,拋棄了期貨在股市上叱咤風云,估計也是意識到了這一點。
戒掉外匯的誘惑,才想明白股神巴菲特說的,買股票就是買公司這句話,雖然股神也說了,我們普通人最好是定投指數,不要買股票,這樣就能跑贏大多數專業(yè)投資者,但每個人心中都藏著一個蓋世英雄,工作之余還是一頭扎進了股海,除了在市場上交學費,也廣泛閱讀勤于修煉,逐漸的拋棄了技術分析,慢慢轉向價值投資,讀了很多能記住名字的我報一下,算是推薦吧《聰明的投資者》,《巴菲特的護城河》,《巴菲特之道》,《滾雪球》,《手把手教你讀財報》,《彼得林奇成功投資》,《財務報表分析與股票估值》等等。
?
你肯定以為讀了上面這些書,就能在股市投資賺錢了,以我的親身經歷告訴你,很抱歉還不能,為什么不能哪?我也想不明白,直到我讀了《方太儒道》這本書才明白,這本書里講到方太公司用西方的管理治理公司,但一直推行的不順暢,總裁茅忠群很是不解,為啥這些管理方式方法,在西方推行的很好,到了國內就推行不下去哪?經過研究,在西方能推行的很好,是因為西方人已經把信仰植入大腦,很多規(guī)章制度制定好了,大家遵守就行了,不遵守受到懲罰也是能接受的,就像上帝有恩典也有雷霆之怒,這一點深入人心,不用多做解釋。在國內卻不行,怎么奉行的是無神論,特別是前些年對規(guī)則有天然的抗拒,甚至法律都要考慮人情,后來方太放棄了西方的管理方法,用儒家的方式來治理企業(yè)。
這里告訴我們一個道理,很多東西不能憑著一個維度,就能把事情做好,特別是投資。就像《孫子兵法》開篇講了“五事”,即“道、天、地、將、法”。慢慢的開始讀我們的國學經典《論語》,《道德經》,《孫子兵法》,《佛學經典》等等,當然西方哲學類的也有,就這樣逐漸的把自己的認知體系給搭建起來,心態(tài)也就不同了。
你可能會說,讀這些有啥用,人生就是一場修行,讀這些能讓我們從知道到做到,很多事情我們不是不知道,但是做不到,知行合一,否則會只知道,就是做不到。
有了這些知識的墊底,我相信今后的路會走的更有信心,但就像諺語里講的,我們總是老的太快,聰明的太慢。讀書是一輩子的事,我們一起吧。
下面是彩蛋時間,偶的電子版的《巴菲特的護城河》,有興趣的可以留言,我送給大家。我相信你讀了也大概會和我一樣,再買一本紙質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