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多多帶功率顯示的充電線,是不是快充一看就知道
自從換了蘋果iPhone11 Pro Max后,我感受到了同安卓手機完全不一樣的氛圍,經(jīng)過短暫的適應期后,倒也用的越來越順暢了,尤其是出色的拍照性能,著實讓我越用越爽。
相信很多人對蘋果的充電速度都停留在“30分鐘充電50%”的印象中,只要你打開某寶某貓逛下蘋果快充線,都會看到這句宣傳洗腦!作為安卓機的過來人,表示對這30分鐘的速度無感,一是安卓機的速度太生猛了,二是蘋果快充沒有特定標志去記憶。最近麥多多新出的一款屏顯快充線,號稱可以讀出充電功率,瞬間引發(fā)我的好奇心,果斷給自己安排一條。

它是Type-C轉(zhuǎn)Lightning接口的快充數(shù)顯,支持3A電流,理論最大功率值可以去到36W。跟普通線最大區(qū)別就是多了一個數(shù)顯窗口,并且是直接顯示功率的,簡單易懂,人人都能看明白,而不是以前那種電流/電壓交替的方式,還得自己算一遍。

之前我就入手過麥多多的65W氮化鎵充電頭,這次拿到數(shù)據(jù)線后,才發(fā)現(xiàn)它們品牌做了升級,logo和包裝跟以前大不相同了,明顯簡潔大氣很多,而且辨識度也提升不少,這映入眼簾的標志性橙色,太有記憶點了!


直奔主題,來看看產(chǎn)品吧!這根線的長度是1.2米,通用標準長度,外披用了尼龍編織的材質(zhì),這比PVC材質(zhì)耐用太多了!有一定的柔韌性,方便塑性,又不容易折斷,還配了魔術(shù)貼,平時收納起來也方便不少。


雖然是加了一塊小顯示屏,但我對比了兩端接頭,大小差別還是很接近的,不影響美觀。之前看過一些數(shù)顯線,帶顯示屏那端普遍都做成橢圓形,又大又不方便。所以,我還是偏愛這種修長型的!接頭部分用了鋅合金的材質(zhì),金屬感給人就是怎么都虐不壞的安全,可惜黑色拍不出來,應該銀色款會明顯些。

那么這款麥多多數(shù)顯線的表現(xiàn)如何呢?顯示的準不準呢?為此使用了測試儀來測試下,搭配的充電頭是麥多多65W氮化鎵三口快充。

待手機的電量用的差不多了,開始充電看看,顯示功率23W,測試儀顯示的功率是22.3W,誤差很小,接近一致,可見讀取得還是比較精準的。上面還有一個PD燈,亮起就代表手機正在PD快充階段。

使用數(shù)顯充電線的好處,就是可以隨時看見充電功率的變化,幫助判斷是否達到真正的快充速度。我相信有不少人,被商家的擦邊球坑過,吹捧上天的充電頭買回來一用,怎么速度還不如從前呢?大都是吹噓出來的數(shù)字,現(xiàn)在有這樣一根數(shù)據(jù)線幫忙“打假”,非常實用。
接下來,一起看看iPhone11 Pro Max全程的充電表現(xiàn)。初始電量從13%開始,充電功率可以達到23W。平時建議大家,手機電量不要用到低于20%才去充電,對電池損害很大。

當電量達到50%以上后,功率開始下降,大概充了25分鐘后,此時的充電功率放慢到了15W。

充電過了一個小時的時間后,電量已經(jīng)有88%,此時的充電功率是6.2W,PD燈熄滅,表示已經(jīng)進入一個低速的充電狀態(tài)。

最終接近充滿的時候,充電功率只有1.5W。在拿到我的這款蘋果手機iPhone11 Pro Max的時候,曾經(jīng)做過一次測試,使用的是原裝的充電頭和充電線,整個的充電曲線,同這次觀測到的基本一致。

可以看到,在整個充電過程中,僅僅用了25分鐘,充電量就達到了50%左右,充電功率一直維持在21W。隨著電量的增加,充電功率緩慢降低。當電量達到了80%以上就進入低速狀態(tài),對電池進行一個保護式的充電。直到接近滿電的時候,充電功率維持在1W左右,就是俗稱的涓流充電機制。

麥多多這款數(shù)顯PD線,說白了就是在一根PD快充線的基礎(chǔ)上,加多一個數(shù)顯模塊,讓用戶可以清楚的了解自己iPhone的充電速度,整體的使用十分流暢!我也總結(jié)了個人感受和你們分享下:
尼龍編織的外披,它不耐用誰耐用,絕對可以吊打原裝線的壽命;
功率數(shù)顯,讓蘋果用戶可以看懂手機的快充;
充電速度很快,跟宣傳的速度一樣,30分鐘充電50%;
非mfi認證,目前還沒有遇到彈窗,不兼容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