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稱&雅稱 | 「酒」那些聽之即醉的風(fēng)雅名字
?
釣詩鉤、掃愁帚、椒花雨、杯中綠...... | 50個令人心醉的「酒」的絕美別稱
「釣詩鉤」「掃愁帚」
酒的別稱。
宋·蘇軾《洞庭春色》:“要當(dāng)立名字,未用問升斗。應(yīng)呼釣詩鉤,亦號掃愁帚”。
因酒能掃除憂愁,且能鉤起詩興,使人產(chǎn)生靈感,所以蘇軾就這樣稱呼它。后以“掃愁帚”、“釣詩鉤”作為酒的代稱。
?
「忘憂物」
舊時認(rèn)為酒可以解愁忘憂,故稱為忘憂物。
晉·陶潛《飲酒》詩之七:“泛此忘憂物,遠(yuǎn)我遺世情?!?/p>
?
「椒花雨」
泛指酒。宋代楊萬里稱烈酒為椒花雨。
宋·張镃《以洞庭橘寄楊秘監(jiān)》:“遙知老監(jiān)開奩處,為釂椒花雨一觴?!?/p>
宋·羅大經(jīng)《鶴林玉露》:“楊誠齋退休,名酒之和者曰‘金盤露’,勁者曰‘椒花雨’。”
?
「含春王」
酒的美稱。
宋·陶谷《清異錄·含春王》:“唐末,馮翊城外酒家門額書云:‘飛空卻回顧,謝此含春王?!凇酢帜┐髸骸埔??!煮w散逸,非世俗書,人謂是呂洞賓題?!?/p>
?
「羅浮春」
酒名。泛指美酒。
清·鈕琇《觚賸·酒兵》引姚竹友詩:“主人獨(dú)酌羅浮春,高腔小隊喧私宅。”
?
「般若湯」
僧徒稱酒的隱語。
宋·蘇軾《東坡志林·卷二·僧文葷食名》:“僧謂酒為‘般若湯’,謂魚為‘水梭花’,雞為‘鉆籬菜’,竟無所益,但自欺而已,世常笑之。人有為不義而文之以美名者,與此何異哉!”
宋·竇革《酒譜·異域酒》:“天竺國謂酒為酥,今北僧多云般若湯,蓋廋辭以避法禁爾,非釋典所出?!?/p>
?
「杯中物」
杯子中的東西,主要特指酒。
晉·陶潛《責(zé)子》:“天運(yùn)茍如此,且進(jìn)杯中物?!?/p>
?
「杯中綠」
指美酒。亦作“杯中醁”、“杯中淥”等。
南朝梁·王僧孺《在王晉安酒席數(shù)韻》:“何因送款款,半飲杯中醁?!?/p>
唐·李白《對雪醉后贈王歷陽》:“子猷聞風(fēng)動窗竹,相邀共醉杯中綠?!?/p>
唐·杜甫《醉為馬墜諸公攜酒相看》:“共指西日不相貸,喧呼且覆杯中淥?!?/p>
?
「玉西東」
酒杯。亦指酒。
宋·辛棄疾《臨江仙》:“畫樓人把玉西東,舞低花外月,唱徹柳邊風(fēng)。”
?
「天祿/天祿大夫」
酒的代稱。
《漢書·食貨志下》:“酒者,天之美祿?!?/p>
宋·陶谷《清異錄·酒漿》:“王世充僭號,謂羣臣曰:‘朕萬機(jī)繁壅,所以輔朕和氣者,惟酒功耳,宜封天祿大夫,永賴醇德?!?/p>
?
「仙液瓊漿」
指美酒。
《隋唐演義》第二七回:“前一院唱吳歌,后一院就鳳舞;東一院作金鰲玉膾,西一院就釀仙液瓊漿。”
?
「清圣濁賢」
漢代末年因饑荒嚴(yán)禁釀酒,飲者諱言酒,稱酒之清者為圣人,濁者為賢人。
《三國志·魏志·徐邈傳》:“平日棜客謂酒清者為圣人,濁者為賢人?!?/p>
?
「青州從事,平原督郵」
青州:古代州名,在今山東東部;從事:古代官名。青州從事,好酒的代稱。
平原:古代地名;督郵:古代官名。平原督郵,劣酒、濁酒的隱語。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術(shù)解》:“恒公有主簿善別酒,有酒則令先嘗,好者謂‘青州從事’,惡者謂‘平原督郵’?!?/p>
(青州的轄境內(nèi)有個地方叫齊郡,“齊”喻“肚臍”,好酒喝下去后,酒氣可以通到臍部;平原的轄境內(nèi)有個地方叫鬲縣,“鬲”喻“膈”,意思是說壞酒喝下去,酒氣只能通到膈部。)
?
「曲生」
酒的別稱,亦作“麴生”,又稱曲君、曲道士、曲秀才、矮道士等。
唐·鄭棨《開天傳信記》載:道士葉法善,居玄真觀,有朝客數(shù)十人來訪,解帶淹留,滿座思酒。突有一人傲睨直入,自稱曲秀才,抗聲談?wù)?,一座皆驚,良久暫起,如風(fēng)旋轉(zhuǎn)。法善以為是妖魅,俟其復(fù)至,密以小劍擊之,隨手墜于階下,化為瓶榼,醲醞盈瓶。坐客大笑飲之,其味甚佳?!白妥矶酒淦吭唬骸鹕L(fēng)味,不可忘也。’”
?
「歡伯」
酒的別名。
漢·焦贛《易林·坎之兌》:“酒為歡伯,除憂來樂?!?/p>
?
「狂藥」
酒的別稱。
《晉書·裴楷傳》:“足下飲人狂藥,責(zé)人正禮,不亦乖乎?”
?
「福水」
酒的別名。
清·翟灝《通俗編·飲食·福水》:“《留青日札》:‘酒曰福水,而陶翰林名曰禍泉。’按:《晉書·地理志》有福祿縣,屬酒泉郡,《水經(jīng)注》所謂福祿水,由是縣出也。俗呼酒為福水,當(dāng)因乎此?!?/p>
?
「甘波」
酒的別名。
唐·楊夔《溺賦》:“酒不可甘,甘之則沉。吾命酒曰甘波?!?/p>
?
「清觴」
指美酒。
《太平御覽》卷二二九引漢·揚(yáng)雄《太官令箴》:“羣物百品,八珍清觴,以御賓客,以膳于王?!?/p>
?
「雪香」
指酒。
唐·杜牧《對花微疾不飲呈座中諸公》:“盡日臨風(fēng)羨人醉,雪香空伴白髭須!”
?
「黃嬌」
酒的代稱。
金·元好問《中州集·段繼昌》:“有以錢遺之者,必盡送酒家。名酒曰黃嬌,蓋關(guān)中人謂兒女為阿嬌,子新以酒比之,故云?!?/p>
?
「紅友」
酒的別稱?;蛱刂附K宜興出產(chǎn)的一種酒。
宋·羅大經(jīng)《鶴林玉露》卷八:“常州宜興縣黃土村,東坡南遷北歸,嘗與單秀才步田至其地。地主攜酒來餉曰:‘此紅友也?!?/p>
清·梁紹壬《兩般秋雨盦隨筆·品酒》:“論其品格,亦止如蘇州之福貞,惠泉之三白,宜興之紅友,揚(yáng)州之木瓜?!?/p>
?
「綠蟻/碧蟻」
新釀的酒還未濾清時,酒面浮起酒渣,色微綠(即綠酒),細(xì)如蟻(即酒的泡沫),稱為“綠蟻”。后世用以代指新出的酒,并因延伸開來有多個稱呼,如:蟻綠(有浮沫的酒)、蟻?zhàn)穑ň票?,借指酒)、蟻甕(酒壇)等。
唐·白居易《問劉十九》:“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p>
宋·吳文英《催雪》:“歌麗泛碧蟻,放繡箔半鉤?!?/p>
?
「冰蟻」
酒面上清澈的浮沫。借指美酒。
清·陳維崧《無悶·益都馮相國夫子飲我以太和春賦此奉謝》:“喚取鸕鶿杓到,付侍立清清小童洗。咬春說餅,滿船藥玉,幾甌冰蟻。”
?
「金波」
酒名。亦泛指酒。
宋·朱弁《曲洧舊聞》卷七:“(張次賢)嘗記天下酒名,今著於此:后妃家……河間府金波,又玉醖。”
?
「十旬」
酒名。亦代指酒。
《文選·張衡》:“酒則九醞甘醴,十旬兼清?!崩钌谱ⅲ骸笆w清酒百日而成也。”劉良注:“九醞、十旬皆酒名?!?/p>
?
「云液」
古代揚(yáng)州名酒,亦泛指美酒。
宋·陸游《庵中晨起書觸目》:“朱擔(dān)長瓶列云液,絳囊細(xì)字坼龍團(tuán)?!弊宰ⅲ骸霸埔海瑩P(yáng)州酒名?!?/p>
?
「撥醅」
未濾過的重釀酒。亦泛指酒。
唐·溫庭筠《醉歌》:“錦袍公子陳杯觴,撥醅百甕春酒香?!?/p>
?
「黃封」
宋代官釀,因用黃羅帕或黃紙封口,故名。后泛指酒。
宋·蘇軾《岐亭》詩之三:“為我取黃封,親拆官泥赤。”
王文誥輯注:“京師官法酒以黃紙或黃羅絹羃瓶口,名黃封酒?!?/p>
?
「春物」
指春日的景物,常指花卉、花朵;亦指酒。
宋·梅堯臣《度支蘇才翁挽詞》之三:“自昔愛春物,罇深眼底紅?!?/p>
?
「流霞」
(浮動的彩云。傳說中天上神仙的飲料。)泛指美酒。
北周·庾信《衛(wèi)王贈桑落酒奉答》:“愁人坐狹邪,喜得送流霞。”
?
「桂漿」
指酒漿,美酒。
《九歌·東君》:“操余弧兮反淪降,援北斗兮酌桂漿?!?/p>
?
「蘭生」
形容美酒香氣四溢。指美酒。
《漢書·禮樂志》:“百末旨酒布蘭生?!?/p>
顏師古注引晉灼曰:“百日之末酒也,芬香布列,若蘭之生也?!?/p>
?
「榴花」
據(jù)《南史·夷貊傳上·扶南國》載,頓遜國有酒樹似安石榴,采其花汁停甕中,數(shù)日成酒。后以“榴花”雅稱美酒。
南朝梁元帝《劉生》:“榴花聊夜飲,竹葉解朝酲。”
?
「杜康」
傳說為最早造酒的人。借指酒。
三國魏·曹操《短歌行》:“何以解憂?惟有杜康。”
?
「儀狄」
傳說為夏禹時善釀酒者。用為酒的代稱。
《平山冷燕》第一回:“君盡臣?xì)g,尊本朝故事,敕賜賦《醉學(xué)士之歌》;臣感君恩,擇前代良謨,慷慨進(jìn)疎儀狄之戒?!?/p>
?
「白墮」
晉河?xùn)|人劉白墮,精于釀酒,后用作美酒代稱。
北魏·楊炫之《洛陽伽藍(lán)記·法云寺》:“河?xùn)|人劉白墮善能釀酒。季夏六月,時暑赫晞,以甖貯酒,暴於日中。經(jīng)一旬,其酒不動,飲之香美而醉,經(jīng)月不醒。京師朝貴多山郡登藩,遠(yuǎn)相餉饋,逾于千里;以其遠(yuǎn)至,號曰‘鶴觴’,亦名‘騎驢酒’。永熙年中,南青州刺史毛鴻賓齎酒之蕃,逢路賊,盜飲之即醉,皆被擒獲,因復(fù)名‘擒奸酒’。游俠語曰:‘不畏張弓拔刀,唯畏白墮春醪。’”
?
「顧建康」
對醇酒的美稱。
南朝梁顧憲之,性清直。曾為建康令,甚得民和,時人因號醇酒曰“顧建康”,言其清且美。
《梁書·止足傳·顧憲之》:“宋元徽中,為建康令……性又清儉,強(qiáng)力為政,甚得民和,故京師飲酒者得醇旨,輒號為‘顧建康’,言醑清且美焉?!?/p>
?
「瑤卮」
(玉制的酒器,亦用作酒器的美稱。)指美酒。
宋·柳永《玉蝴蝶》:“是處小街斜巷,爛游花館,連醉瑤卮?!?/p>
?
「紅螺」
亦稱“紅蠃”,軟體動物名,殼薄而紅,可制為酒杯。因用作酒杯或酒的代稱。
唐·陸龜蒙《襲美醉中寄一壺并一絕走筆次韻奉酬》:“酒痕衣上雜莓苔,猶憶紅螺一兩杯。”
?
「九霞觴」
亦稱“九霞巵”。酒杯名,常借指美酒。
唐·許碏《醉吟》:“閬苑花前是醉鄉(xiāng),誤翻王母九霞觴?!?/p>
?
「黃流」
以郁金草釀秬黍而成的香酒,因色黃故稱為“黃流”。一說是酒器上以黃金為飾的流水口。后多用以借指美酒。
《詩·大雅·旱麓》:“瑟彼玉瓚,黃流在中?!?/p>
毛傳:“黃金所以飾流鬯也?!?/p>
鄭玄箋:“黃流,秬鬯也。”
孔穎達(dá)疏:“釀秬為酒,以鬱金之草和之,使之芬香條鬯,故謂之秬鬯。草名鬱金,則黃如金色;酒在器流動,故謂之黃流?!?/p>
?
「凍醪」
是寒冬釀造,以備春天飲用的酒。
據(jù)《詩·豳風(fēng)·七月》記載,“十月獲稻,為此春酒,以介眉壽”。春酒,凍醪也。
?
「野酌」
指村野人自制的酒。
南朝宋·王僧達(dá)《祭顏光祿文》:“王君以山羞野酌,敬祭顏君之靈?!?/p>
?
「醍」(tí)
較清的淺赤色酒。
《禮記·禮運(yùn)》:“粢醍在堂,澄酒在下?!?/p>
鄭玄注:“粢,讀為齊,聲之誤也?!?/p>
陳澔集說:“粢醍,即《周禮》醍齊,酒成而紅赤色也?!?/p>
?
「醙」(sōu)
白酒。
《儀禮·聘禮》:“醙黍清皆兩壺?!?/p>
鄭玄注:“醙,白酒也。凡酒,稻為上,黍次之,粱次之,皆有清白。”
?
「醝」(cuō)
白酒。
《周禮·天官·酒正·酇白釋文》:“酂白,即卽今之白醝酒也?!?/p>
?
「醴」(lǐ)
采用稻、麥、粟、黍等不同等級的谷子釀造的系列酒。甜酒。特指美酒。
《周禮·酒正》:“醴齊?!弊ⅲ骸磅罚q體也。成而汁滓相將如今恬酒矣?!?/p>
?
「醪」(láo)
汁滓混合的酒,即濁酒。醇酒。酒的總稱。
晉·張華《輕薄篇》:“浮醪隨觴轉(zhuǎn),素蟻?zhàn)蕴??!?/p>
?
「醥」(piǎo)
清酒。
宋·沈端節(jié)《念奴嬌》:“馀芳難并,破愁惟有馨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