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讀檢索--《包含通用結構專利的檢索和審查》
我的公眾號原文鏈接:https://mp.weixin.qq.com/s/JIM3HJ0gB4pvGQwB7-bw0w

本文淺讀的對象,為期刊“中國科技信息”2021?年第 11?期中的檢索相關文章,作者為來自國家知識產(chǎn)權局專利局專利審查協(xié)作江蘇中心的張帆、霍蕾。以下淺讀、分析等均僅代表本人觀點,不代表作者張帆、霍蕾觀點。如有其他理解歡迎交流。
《包含通用結構專利的檢索和審查》主要闡述了,當一個專利申請文件中包含了與專利技術主題截然不同的領域的技術特征/權利要求時,如何檢索分析這個技術方案/權利要求的新創(chuàng)性,并且這個技術特征尤其可能存在于其他若干領域,這樣的技術特征被作者稱為“通用結構”。
這里至少需要處理兩個問題:
1)通用結構的判斷依據(jù)是什么、如何判斷。僅僅依據(jù)領域的不同么,肯定是不行的,因為既是通用,就不僅僅是領域不同,應當還有可存在于若干其他領域中的特性。但人不是全球教科書總集,我們不可能面對每個非同領域的技術特征/權利要求時都能馬上判斷出,其是否可存在于若干其他領域中。但領域的不同,既是通用結構的特征之一,也可以作為判斷是否為通用結構的前提條件,因為判斷其是否為與專利技術主題相同的領域,是很客觀且容易的事情,當不滿足這一條件時也就無需考慮是否可能存在于其他領域。
2)有與專利技術主題截然不同的領域的技術特征/權利要求時,如何分析新創(chuàng)性。這一點其實就是基礎問題。不管該結構是否為通用結構,考察兩個或兩個以上技術特征組合的新創(chuàng)性時都要考慮,他們除本身固有功能效果之外,是否還產(chǎn)生了組合后所具有的特定的功能效果。
作者認為,“對于涉及通用結構的專利申請,在檢索前應當判斷該結構在該案中的作用,如果是上述第(1)種情形,則在本領域檢索無果的情況下,要盡可能的跨領域檢索;如果是上述第(2)種情形,在檢索時應當側重本領域及相近領域的檢索,檢索到相關結構后,要站位本領域技術人員去考慮結合啟示。[1]”這里的第(1)種情形是技術特征簡單疊加,第(2)種情形是技術特征組合產(chǎn)生了組合后所具有的特定的功能效果。
以分號斷句,前半句表達了針對第(1)種情形的應對策略,后半句表達了針對第(2)種情形的應對策略。這里主要分析第(1)種情形的應對策略,它包含兩步:1)在本領域檢索2)若本領域檢索無果,盡可能的跨領域檢索
以下用我的理解進行展開分析:為何不首選跨領域檢索。以我的檢索經(jīng)驗來說,當一個技術特征與技術主題明顯不是一個領域,我不一定馬上考慮跨領域檢索,因為跨領域?qū)Ρ任募男Я偸菚跤谕I域或相近領域?qū)Ρ任募男Я?。另外,把該技術特征的功能效果運用于另一領域,這樣申請人能想到的,其他人是否就一定想不到呢。要知道人與人的思維并不是完全隔絕聯(lián)系的,大家處在同一個或類似的大的教育環(huán)境,接受著類似的教育,學習各種知識,看抖音、刷微博、逛知乎、聽新聞、做研發(fā)等等,跨領域技術的轉(zhuǎn)用并沒有想象中的稀罕,是很有機會重復的。做過專利布局或者bian案的人應該都有經(jīng)驗,當我們真的去檢索時,經(jīng)常會發(fā)現(xiàn)有一些人趕在我們之前想到了類似的技術方案,這并不少見。比如廚師在顛勺炒菜的時候經(jīng)常覺得無聊,那可能會希望在鍋柄處增加音樂播放器,甚至進一步的給該播放器植入搖一搖切歌功能,但本身就音樂播放這個功能效果來說,是音樂播放器自帶的,與鍋本身無關,這就屬于簡單疊加。如果看我這篇文章的同時嘗試去檢索就會發(fā)現(xiàn),許多公開文件在應對無聊、枯燥這種問題上,都喜歡用音樂播放,這是很多人的共識,我們?nèi)碇w都在忙碌,閑下來的幾乎只剩耳朵。
總結,我們需要這個功能效果,而本領域沒有,于是我們把具有其功能效果的其他領域的技術拿過來用,而這樣的技術,首選就是存在于自己認知中的,那么就回到了前文的觀點,“人與人的思維并不是完全隔絕聯(lián)系的,大家處在同一個或類似的大的教育環(huán)境,接受著類似的教育,學習各種知識,看抖音、刷微博、逛知乎、聽新聞等等,跨領域技術的轉(zhuǎn)用并沒有想象中的稀罕,是很有機會重復的”。既然比較有機會重復,那么跨領域自然就不是首選。因此在針對這類技術方案的檢索時,我還是優(yōu)先考慮同領域或相近領域的檢索,當然并不排除會使用跨領域檢索,只是說,這經(jīng)常并非我的重要考慮。
如果檢索時在同領域和相近領域難以找到合適的對比文件,那么可以基于已經(jīng)瀏覽的這么多專利文獻,去分析同領域技術人員的申請意圖,這能大概推斷該技術特征在技術主題領域出現(xiàn)的概率大小,從而選擇是否要進行跨領域檢索。什么時候我會選擇優(yōu)先使用跨領域檢索呢。那是在我有印象、見過、學習過類似技術的時候,我會希望優(yōu)先對該技術追本溯源,循著記憶檢索。因為已經(jīng)知道其必有技術的參照來源。我曾經(jīng)檢索過一種桌面放置抗震技術,我解讀檢索對象時就已經(jīng)聯(lián)想到“手工耿”的某個視頻,基本上完全一致,很簡單的轉(zhuǎn)用,因此我一定是優(yōu)先考慮跨領域檢索。
參考文獻:
[1]張帆,霍蕾.包含通用結構專利的檢索和審查[J].中國科技信息,2021,(11):2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