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他們都叫“熙載”?
01、韓熙載

這是傳世名畫《韓熙載夜宴圖》的局部。
韓熙載(902-970)是五代十國時期的人物,年輕時也曾滿懷理想,當時的他寫過一篇《行止狀》介紹自己:
某聞釣巨鰲者不投取魚之餌,斷長鯨者非用割雞之刀。是故有經(jīng)邦治亂之才,可以踐股肱輔弼之位。得之則佐時成績,救萬姓之焦熬;失之則遁世藏名,臥一山之蒼翠。
要釣巨鰲,就不能拿釣魚的餌,要宰長鯨,就不能拿殺雞的刀。
所以有了治國安邦的才能,才可以去作宰相。
這種人,你得到了,他會建功立業(yè)、安民濟世;你沒得到,他會隱居山林、逍遙一世。

但到了南唐后主李煜上臺,韓熙載的表現(xiàn)卻是沉迷酒色。??
李煜不知道該不該重用韓熙載,就派畫家顧閎中去他家里觀察,這份情報工作的成果就是《韓熙載夜宴圖》。
透過《韓熙載夜宴圖》,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韓熙載好像并沒有那么開心。???
按陸游《南唐書》里的說法,韓熙載之所以沉迷酒色,就是因為他不想當宰相:
熙載密語所親曰:吾為此以自污,避入相爾,老矣,不能為千古笑。
韓熙載判斷,南唐的國運快到頭了,未來很可能被中原王朝統(tǒng)一,這時候做宰相,保不齊會淪為笑柄。
02、吳熙載

這是清代書法家吳熙載(1799-1870)書法作品《宋武帝與臧燾敕》的局部。
吳熙載,后來為了避同治皇帝載淳的諱,改字讓之,所以吳讓之這個叫法也很流行。
往前看,吳熙載是包世臣的弟子,包世臣又是鄧石如的弟子,所以吳熙載算是鄧石如的再傳弟子。
往后看,吳熙載對之后的趙之謙、吳昌碩影響巨大,后人學習清篆總會向他取經(jīng)。??
03、劉熙載
說到字如其人,很多人都會搬出這么一段話:
書,如也,如其學,如其才,如其志??傊?,曰如其人而已。賢哲之書溫醇,俊雄之書沉毅,畸士之書歷落,才子之書秀穎。書可觀識。筆法字體,彼此取舍各殊,識之高下存焉矣。
這段話出自《書概》,《書概》是清代文藝理論家劉熙載(1813-1881)的作品,劉熙載在里面發(fā)表了200多條與書法有關的議論。??
有的玄妙,比如這條:
學書通于學仙,煉神最上,煉氣次之,煉形又次之。
書貴入神,而神有我神、他神之別,入他神者,我化為古也,入我神者,古化為我也。
學書法和求仙學道一樣,有煉形、煉氣、煉神之分,越往后越高級。
想要寫好書法,一定要有神,這個神有我神、他神之分,他神是把自己變成古人,我神則是把古代書法家變成我的營養(yǎng)。
有的樸實,比如這條:
凡書要筆筆按、筆筆提,辨按尤當于起筆處,辨提尤當于止筆處。
書家于提按兩字,有相合而無相離。故用筆重處正須飛提,用筆輕處正須實按,始能免墮、飄二病。
只要是寫字,每一筆都要講究提按,其中起筆尤其要關注按,收筆尤其要關注提。
下筆重的時候可以用提,下筆輕的時候可以用按,這樣就能避免墮落、飄浮的毛病。
04、熙載
簡單介紹過這三位在書畫史上留下姓名的“熙載”,該回答這個問題了——
“熙載”到底啥意思,為什么他們都叫“熙載”?
其實這是《尚書·舜典》的典故:
舜曰:“咨四岳,有能奮庸熙帝之載。使宅百揆,亮采惠疇?!?/p>
是不是看不懂?《尚書》的句子就是這么難懂,這句話基本可以翻作:
舜帝說:“?。∷姆街T侯的君長!有誰能奮發(fā)努力、發(fā)揚光大堯帝的事業(yè),讓他當百官之首,輔佐政事呢?”
所謂“熙載”就是“弘揚功業(yè)”的意思,因為古代知識分子對《尚書》很熟,又信奉“學而優(yōu)則仕”,所以就愛用這個詞作名字。??
那除了“熙載”,你還見過什么費解的古人姓名呢?
文字?|?咸魚癸
想學習書法或想了解關于書法的更多知識
請關注微信公眾號「大凝書房」 或直接加教務長為好友,
咨詢相關事宜?4娃(sally68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