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野棕櫚》威廉-福克納
? 威廉-??思{(1897—1962),美國文學史上最具影響力的作家之一,美國意識流文學的代表人物。因“對當代美國小說做出了強有力的和藝術(shù)上無與倫比的貢獻”獲得1949年諾貝爾文學獎。
? ??思{一生創(chuàng)作頗多,以小說而聞名于世。共著有19部長篇小說與120多篇短篇小說。其中大多數(shù)故事都發(fā)生在他虛構(gòu)的一個名為約克納帕塔法縣的地方,如此稱為“約克納帕塔法世系”
? 像我以前有讀過的《我彌留之際》《喧嘩與騷動》是此世系的重要之作。而現(xiàn)在所講的《野棕櫚》則并不在此中。
? 或許我也應(yīng)當講講什么是意識流文學,但奈何我也不太懂,只能摘抄一下網(wǎng)絡(luò)上的了。意識流文學泛指注重描繪人物意識流動狀態(tài)的文學作品,既包括無意識、夢幻意識和語言前意識。特點是:內(nèi)心獨白、內(nèi)心分析、自由聯(lián)想、時間和空間蒙太奇、詩化和音樂化。
? 也許我個人的理解是:相較于外部環(huán)境因素,其更注重描繪人物的心理,加入更多的人物內(nèi)心獨白。這兩點我看??思{的書感覺確實如此。
? 意識流文學于二十世紀初興起于西方,在中國作家中,莫言算是中國意識流文學的代表作家。但我仔細想想我還沒有看過莫言的書呢,也不知道究竟是怎樣的了。
? 《野棕櫚》這本書其實是分為兩部分的,《野棕櫚》與《老人河》。看到這或許也沒有什么問題,一本書兩則故事很正常。但這一次奇特在于,這兩則故事是一段一段互相交織的,最重要的是這兩則故事之間也沒有聯(lián)系啊。作者如此安排的用意如何我也不知道了。
? 《野棕櫚》描敘的是一則愛情故事,年代背景應(yīng)該是二十世紀三十年代;《老人河》則是一個犯人救助受困者的故事,故事背景是1927年5月,密西西比河發(fā)生堤壩決口時的事件。而“老人河”指的就是密西西比河。
? 而??思{也是這樣講他這部作品的:在創(chuàng)作過程中就是一章《野棕櫚》一章《老人河》這樣子寫的。這故事的一章用另一個故事的一章去對應(yīng)起來,如同音樂家一樣,創(chuàng)作一個樂曲,在曲子里需要平衡,需要對應(yīng)。音樂對應(yīng)法?這個我也不懂。
? 只是能同時寫下兩個故事,兩個情節(jié)完全沒有聯(lián)系的故事,交織奏響一曲人性之歌。我是覺得很厲害的。
? 而對于這兩個故事究竟想表達什么?我感覺我是說不出來的?!兑白貦啊愤@個愛情故事中,一個家庭美滿、衣食無憂的婦人;一個剛步入社會、有著美好前程的年輕人。在什么的作用下會選擇拋棄這一切而私奔呢?愛情永遠都是我難以理解的東西。但不得不說愛情的力量可真是強大。
? 但在當時,思想解放與女權(quán)運動影響下。女主人公夏洛特敢于反抗權(quán)威、男權(quán)主義,獨立自主。都是極具進步性的??!即使這一切的代價是死亡,也會一往直前。所以《野棕櫚》看起來都是挺傷感的。當然現(xiàn)在感覺“女權(quán)”話題依舊也是很敏感的?。?/p>
? 《老人河》中,男主人公是一個“高個子犯人”因為玩笑似的搶劫火車而入獄。長期的勞教所中的勞動生活,他似乎更喜歡這樣子的生活。這讓我想起了《肖生克的救贖》中那個老人,在坐了這么多年牢后,出去圍墻之后早已是物是人非。最終適應(yīng)不了只得自殺。
? “高個子犯人”同樣是如此嗎?在上級都已經(jīng)認定他早已身亡,被除名后,他只需要小心逃跑就能獲得自由了。結(jié)果他是歷經(jīng)千辛萬苦、跋山涉水的說,帶著一個按上級要求救助的婦女回到了監(jiān)獄的門口。而且之后還被上面判定為企圖越獄,增加了十年的刑期。這種事情也許在我們看來,總感覺這是來搞笑的吧。
? 重新回到牢房的高個子犯人,抽著監(jiān)獄長給的雪茄與獄友們談笑風生。談?wù)撈疬@個經(jīng)歷,似乎還是挺高興的。也許真的只有牢房才是他的安樂窩吧!
? 這兩則故事有著它的趣味性,也有著現(xiàn)實意義。不過我沒有太認真地讀,可以說也是太難閱讀了。意識流的這種,不集中精神去看是真的看不懂他在講什么?。』蛟S到目前為止我最喜歡的還是《喧嘩與騷動》,用不同的人物視角、不同的時間、不同的地點,敘述著同一件事。那種空間與時間的蒙太奇,有趣,是沒有下方的注解你都不知道在講什么的經(jīng)歷。
? 《野棕櫚》當然同樣的有趣,只是還需要更多的時間去消化,是需要再去讀一遍的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