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分解頭顱解剖及CT/MRI(腦溝/腦回/腦葉上篇)

腦溝/腦回/腦葉上篇
- 三溝五葉的解剖
- 中央溝
- 前方:額葉、中央前溝、中央前回
- 后方:頂葉、中央后溝:中央后回
- 額葉
- 垂直于中央前溝的兩條腦溝
- 額上溝、額上回
- 額中回
- 額下溝、額下回
- 額下回分三個部分
- 島蓋部
三溝五葉解剖(外側面模式圖)
- 中央溝:最深
- 前方:額葉、中央前溝、中央前回
- 額葉
- 垂直于中央前溝的兩條腦溝
- 額上溝、額上回
- 額中回
- 額下溝、額下回
- 額下回三個分部(從后到前)
- 島蓋部
- 三角部
- 眶部(底面有H形的淺溝)
- 后方:頂葉、中央后溝:中央后回
- 頂葉
- 垂直于中央后溝的一條腦溝:頂內(nèi)溝
- 頂上小葉
- 頂下小葉(從前到后)
- 緣上回:外側溝后上緣
- 角回
- 外側溝
- 額葉、顳葉、頂葉
- 顳葉
- 與外側溝平行的兩條腦溝
- 顳上溝:顳上回
- 顳中回
- 顳下溝:顳下回
- 頂枕溝
- 頂葉、顳葉、枕葉
- 頂枕溝下方:距狀溝
- 枕橫溝
- 枕上回
- 枕中回
- 枕下回
大腦矢狀面模式圖(大腦內(nèi)側面)
在MR軸位圖上的對應位置就是緊貼著中線那一溜結構
從前到后一條線依次是:額內(nèi)側回、扣帶回、胼胝體、楔前葉
- 胼胝體
- 胼胝體溝:沿著胼胝體
- 扣帶回
- 扣帶溝:與胼胝體溝平行
- 走到后面有個彎曲向上的分支:緣溝
- 平行于中央溝
- 中央溝內(nèi)側面的前面:中央旁溝
- 中央旁溝和緣溝之間的腦回:中央旁小葉
- 還有個間斷向下的溝:頂下溝
- 額內(nèi)側回:扣帶溝的前方
- 頂枕溝:區(qū)分頂葉、枕葉
- 距狀溝:頂枕溝下面
- 將枕葉分為:楔葉(上面)、舌回(下面)
- 楔葉前面的頂葉內(nèi)側面部分叫做楔前葉

端腦上面觀模式圖
- 最中間:大腦縱裂
- 往兩邊看額葉的部分
- 額上溝
- 內(nèi)側:額上回
- 外側:額中回
- 重要的是找到腦溝先
- 由于額上溝與中央前溝垂直,所以找到額上溝就能找到中央前溝,而中央前溝又與中央溝、中央后溝平行,所以這些都是連帶能一起找到的
- 中央前溝
- 中央溝
- 中央后溝
- 從大腦的內(nèi)側面(相當于定位到大腦縱裂處)會有扣帶溝的邊緣支(緣溝)穿出來
- 緣溝的后面:頂枕溝

從大腦的底面看有什么腦溝腦回
- 額葉底部(從內(nèi)到外)
- 嗅束溝:有嗅束走行
- 嗅束溝內(nèi)側:直回
- 眶溝(H形)
- 分前后內(nèi)外四個腦回
- 額葉往后:內(nèi)側溝——區(qū)分額葉、顳葉
- 最深處:海馬溝
- 旁邊:海馬旁回
- 從內(nèi)向外,與海馬溝平行的
- 嗅腦溝
- 向后延伸發(fā)出分支稱為:側副溝
- 枕顳溝
- 海馬溝往后延伸:距狀溝(區(qū)分枕葉和顳葉)
- 距狀溝前方:扣帶回的峽
- 距狀溝后方:枕葉舌回
- 海馬旁回+枕葉舌回=枕顳內(nèi)側回
- 往外:枕顳外側回
- 再往外:顳下回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