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筆:關(guān)于理想

甚是煩躁,但并沒有什么很好的理由。
感覺備考時的一些行為與思維模式順著慣性延續(xù)了下來,習慣性地人為地找個近期的、容易實現(xiàn)的盼頭,只可惜這種盼頭卻無法由自己決定,因而失望與錯過就成了難免的事。但若是沒有這種盼頭,又很難給自己一個什么理由繼續(xù)下去。
忽覺這是一種很危險的兆頭——應該不需要理由的才對。先有了信念,有了跳脫出常規(guī)的想法,而后選了最感興趣的專業(yè),上著能在短期內(nèi)學以致用的課程,這是多少人想要的生活?。?/p>
但最初的理想總會不斷充盈,在各個角度填上新的東西,然而這并不一定是什么好事情。
最初帶來的飛升的沖勁有多大,現(xiàn)在下墜得就有多重且難受。
但重新要求理想煥發(fā)出同樣的光芒是一件不太可能實現(xiàn)的事,又沒辦法人為刪除記憶,況且即使刪除了,再來一遍,也還會得到相同的答案?,F(xiàn)在需要關(guān)注的,就是如何和殘破之處已經(jīng)被自己從來都不想擁有得破布蓋上的“新理想”相處。我原以為說“理想會碎”指的是太理想化的會在現(xiàn)實的層層阻力中寸步難行,還覺得沒什么大不了的——碎了,我就不能再拼起來么?只是后來才意識到這不過也是再理想主義的光環(huán)之下的天真的想法??傁胫椿厝ィ獠恢词菦]問題,只不過拼的是什么就不一定了。
也許是時候再明確一下最初的理想為何物了。我想用語言——用文字,給人以對抗苦痛的希望與信心,喚起人們對最平常的生活的熱忱與渴望。我是想展現(xiàn)希望的。盡管有時候我都不確定自己究竟還有沒有希望,而且很容易一腳踩空滑進歌頌苦難的深淵。批判固然重要,但盲目的批判卻又不指明出路是極其不負責任的。也許是文科學生的通???總想著要盡力給大家心目中共同的烏托邦添磚加瓦。
帶著理想活實在是太累。平常人只需要應付日常工作即可,其余時間做自己喜歡的事情;但有理想的人又得完成日常,還得努力給日常找個理由,讓其與理想搭上邊——盡管很多時候確實是有關(guān)聯(lián)——不然總覺得自己在做無用功。而在日常之外,也還得為理想做事,一份腦子打雙份工——只是理想主義者往往不認為這是打工,但身體上的疲累確實真的。
話雖這么說,但我覺得不會扔下理想,盡管我確信這是一條充滿小石頭子的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