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論材料那么多,大作文如何不跑題?
一提起申論,令考生聞風喪膽的就是大作文,分值40分,幾乎半壁江山。同時,需要考生在一個小時左右的時間之內(nèi),構(gòu)思并落筆成文1000字左右,對考生能力的考察要求之高,直接導致了很多考生,談“文”色變。
?那么如何攻克大作文?
首先,要做的就是發(fā)現(xiàn)自己的癥結(jié)所在,才能真正的對癥下藥!一般來說,考生們的癥結(jié)有以下表現(xiàn):
一
模板大師
很多同學,盲目追求速成,不去認真的研究真題,而是去花很多的時間去背誦申論作文模板,以期在考試的時候能夠以不變應萬變,以一模板用百套題。這樣的結(jié)果只能是低分。因為,這些考生低估了申論。
首先,公務員是一次選拔性的考試,申論的作答是依據(jù)材料而答,每次考試的材料都是變化的,作文的觀點和寫作的角度也都是隨“材”而變的,模板是萬萬行不通的。
其次,低估了閱卷人的能力,閱卷人都是來自高校的專家,他們對文字有著高度敏感性,單純依賴模板是逃不過閱卷人的火眼金睛。所以,扔掉模板吧少年,讓你的作文回歸。
學習議論文的寫作方法是唯一的出路,具體如下。
01
?分析題干和給定材料,找出論點
【例】2017國考副省級申論的大作文
參考給定資料,以“以水為師”為題,聯(lián)系實際,寫一篇文章。(40分)
要求:(1)見解明確、深刻;(2)參考“給定資料”,但不拘泥于“給定資料”;(3)思路明晰,語言流暢;(4)總字數(shù)1000~1200字。
題目要求“以水為師”為題,那么論點就是“以水為師”,通俗的講就是:把水當老師,向水學習。做為老師的“水”必然有很多優(yōu)點,才值得我們學習,因此,這篇文章就應該圍繞著:學習水的優(yōu)點,來展開論述。
02
以材料為依托提出分論點
分論點就需要回歸材料,找到水的優(yōu)點。孔子曰:“智者樂水,仁者樂山;智者動,仁者靜?!?/p>
師從善動之水可以益智,這種“智者樂水”和“智者動”的說法很容易獲得認同。不過,仁者也是樂水的。海納百川,水與仁者均具有包容性,此其一。
孔子曰:“仁者人也?!比收咂諠娙?,水惠及一切生物。每逢大旱,禾苗枯焦,赤地千里,一場甘霖普濟眾生,此其二。
孔子還提倡中庸之道,主張凡事不可走極端。水適度有益,過多則成災;正如父母關(guān)愛子女有利其健康成長,溺愛則反害之?!墩撜Z》說:“過猶不及。”此乃至理,水的哲學豈能例外?
回顧生物進化史,從一個共同祖先不斷分化出各種物種,水在每個環(huán)節(jié)都起到關(guān)鍵作用。對生物起源目前尚無定論,陸地起源說、深海起源說、宇宙起源說……眾說紛呈,有待驗證。
但無論何種起源都離不開水。水是一切生物所必需,無水則無生物。水孕育出一切生物,此乃至仁大愛。明乎此理,仁者怎能不樂水?仁者智者攜手悠游于山水之間,既樂山又樂水,仁智兼?zhèn)湎嗟靡嬲谩?/p>
材料中提到:“海納百川,水與仁者均具有包容性,此其一”,說明水的優(yōu)點是具有包容性。第一個分論點是:學習水的包容性。
材料中提到:“每逢大旱,禾苗枯焦,赤地千里,一場甘霖普濟眾生,此其二”,說明水的優(yōu)點是具有普惠性。第二個分論點是:學習水的普惠性。
材料中提到:“孔子還提倡中庸之道,主張凡事不可走極端。水適度有益,過多則成災;正如父母關(guān)愛子女有利其健康成長,溺愛則反害之。
《論語》說:“過猶不及?!贝四酥晾?,水的哲學豈能例外?”說明水的優(yōu)點是適度性。第三個分論點是:學習水的適度性。
03
依靠積累,寫論據(jù)
分論點:學習水的包容性。要論證,可以跟日常生活相結(jié)合。
比如我們喝的茶水,是水包容了茶葉;我們喝的粥,是水包容了糧食;我們喝的飲料,是水包容了水果;我們喝的中藥,是包容了草藥。
因此,我們要跟水一樣,要具有包容性,去包容身邊的人,包容不同的文化,包容不同的文明。
04
學論證方式
論證方式常用的方式有:舉例論證,通過典型事例加以論證,從而使論證更具體、更有說服力。
道理論證,通過講道理的方式證明論點,使論證更概括更深入。比喻論證,通過比喻進行證明,使論證生動形象、淺顯易懂。
對比論證,對比論證的作用就是突出強調(diào)。
引用論證,其作用要具體分析。如引用名人名言、格言警句、權(quán)威數(shù)據(jù),可以增強論證的說服力和權(quán)威性;引用名人佚事、奇聞趣事,可以增強論證的趣味性,吸引讀者。
那么,上文提到的“學習水的包容性”為分論點進行論證,主要采用了舉例論證和說理論證相結(jié)合。
只有在寫作文的時候,熟練的使用各種論證方式來論證,就達到了考試的基本要求。
二
跑題先鋒
申論大作文有著嚴格的要求:觀點明確??梢娬骖}!
01
【例】2019年國考副省級申論的大作文
“給定資料5”結(jié)尾寫到,“城市文明和鄉(xiāng)村文明,人造文明和自然文明,都是應該而且可以互補的;理想的生活狀態(tài)可能還是在城、鄉(xiāng)之間自由游走?!闭埥Y(jié)合你對這句話的思考,自選角度,聯(lián)系實際,自擬題目,寫一篇文章。(40分)
要求:
(1)觀點明確,見解深刻;
(2)參考“給定資料”,但不拘泥于“給定資料”;
(3)思路明晰,語言流暢;
(4)總字數(shù)1000~1200字。
02
【例】2019年山東省考申論A類
進一步思考“給定資料5”中劃線句子“有事好商量,眾人的事情由眾人商量,找到全社會意愿和要求的最大公約數(shù)”,參考給定資料,自選角度,自擬題目,寫一篇文章。(40分)
要求:
(1)觀點明確,立意深刻;
(2)思路清晰,語言流暢;
(3)結(jié)合“給定資料”,但不拘泥于“給定資料”;
(4)字數(shù)1000~1200字。
很多考生之所以擔當了“跑題先鋒”,是因為沒有理解什么叫“觀點明確”,反而被題目中的“自選角度”所迷惑,開始自由發(fā)揮、肆意馳騁在答題卡上,最后的結(jié)果就是三類文以下,明確的說是大作文低于20分。
其實,在申論考試中,“觀點明確”包含著二層的含義:
01
觀點要正確
觀點必須來自于對題干的分析、理解和對給定材料的提煉和理解,觀點不能含糊不清,更不能模棱兩可。
02
觀點要清晰
觀點必須出現(xiàn)在首段,分論點也要圍繞觀點進行論述,要讓閱卷人一眼就捕捉到你的觀點。
三
抄材料達人
很多同學,由于平時沒有積累,肚子里空空無物,下筆如拙,在考場上只能抓住“材料”當令箭,把給定材料拿來直接抄,大段大段的抄,通篇通篇的抄,去湊字數(shù),盲目填充作文。
最終的結(jié)果就是,答題卡滿滿都是字,但都是廢字,低分是你的結(jié)果。
俗話就說“天下文章一大抄”,主要看你會抄不會抄。而且,申論大綱也明確的告訴了考生:“申論主要考查應考人員對給定材料的分析、概括、提煉、加工。
大綱清楚的提到“給定材料分析、概括、提煉、加工”,可見,是要求考生更高層次的“抄”,有技巧的分析和概況“抄”,有水平的提煉和加工“抄”,而不是傻傻的通篇抄,大段抄。這就需要考生做到:
01
區(qū)分材料內(nèi)容
哪些是陳述性材料,哪些是事例性材料。陳述性材料能否對大作文的論點起到支撐作用,事例性材料能否作為論據(jù)使用,都要做到心中有數(shù),才能抄之有術(shù)。
02
要學會提煉有效信息
材料中有的修飾詞較多;有的描述性詞語較多,都需要把主干提煉出來,再去抄。
03
要有技巧的抄
比如說同義替換、短句加長、長句壓縮等,適當?shù)淖儞Q表達方式,還是可以抄抄的。
四
腦動的小巨人,手動的小矮子
很多考生,平時在學習申論時,僅停留在“腦動”環(huán)節(jié),按題目要求認真勾畫,給定材料詳細閱讀,到最后最關(guān)鍵的落筆環(huán)節(jié),便犯懶了,只是在腦子里把答案過了一遍,這篇作文就算過去了。
這樣的“腦動”只是紙上談兵,到考場才發(fā)現(xiàn),經(jīng)?!澳X動”而不“手動”的結(jié)果就是:用詞用語水平低、過多的口語化表達、詞不達意、提筆忘字。最直接的影響就是,高分離你遠去。
畢竟,公務員招考是要吸納優(yōu)秀的人加入,而這些人正是決定中國走向的人。要擔當這么重要的角色,文字表達能力不行是萬萬不可以的!想要破解還需要:
01
多看多讀
通過半月談、人民論壇等優(yōu)秀社評平臺,學習大家手筆,汲取經(jīng)驗智慧,提高分析問題的高度和深度。
02
多寫多練
一定要把申論的歷年真題認認真真的寫在答題卡上,不能僅僅停留于“腦動”,只有寫在紙上,才能真正發(fā)現(xiàn)自己的表達能力所存在的問題,從而有針對性的提高。
真題中蘊含著命題人的思維,是眾多命題專家經(jīng)過反復商討和論證才形成的,只有認真解讀真題,才能摸清考試規(guī)律,克服“模板大師”,成為真正的“利用材料小達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