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花世界的一體兩面
心就是天枰,一邊重,另一邊就輕。所有觀點都先收起來,糅合在一起,自己的心里就更廣闊。
?
所以很難說,我們常常會選自己喜歡的那套觀點就認為什么是善,什么是惡。
但實際上,像老子陰符經喜歡講什么,恩生于害,害生于恩。就是說你對一個人好,有可能把對方寵壞。你對一個人壞有可能讓對方奮發(fā)向上變好。所以到底怎么樣是好?
?
一個真正在發(fā)展自己的生命的潛能的人呢,不會從個別分類的角度,站在一個單獨的角度去打辯論戰(zhàn)。他會把這些東西都看成是一個整體。
對于自己每一個不同的觀念,你都要把它當做是百貨公司塞給人的那個化妝品試用包一樣,就是,你可以拿來用用看。那用了之后果然皮膚有變化,那就用下去,那如果用了之后皮膚沒有變化,那你就知道這個不要。而不是要執(zhí)著于自己,我執(zhí)認為是對的那一套,不同的觀念都可以拿來用用看。在實際的操作里面去感覺看看到底他是不是比較對的。
?
比如說家里人他如果是相信自己是業(yè)障深重的,每天都在那邊念經或者做善事,在那邊消去自己的罪業(yè)。其實這種人通常身體都會很差,因為他相信自己是有罪的。那他如果有一天遇到一個新的觀念,就說你看,你家里面種了花草樹木,或者人家的小貓小狗一輩子都沒有做善事,它也活得好好的,你要不要試試看,用這種不同的觀念來活活看。那如果他能夠把他新的觀念放進來換過來的話,然后就覺得,那我先過30天不做善事的日子。就當假裝我是小貓小狗,還有活在地球上的資格。那這30天過去他說身體有變比較好。他就知道過去那個觀點可以放棄。
?
你證明你是對的,不重要,因為你知道你證明你是身為一個好學生是對的的時候你身為好學生,你的確是有所得,你可以得到別人的信賴,得到別的尊重,得到別的認可。但是你沒辦法得到壞學生的那種很輕松的感覺,你真的是有所得嗎?你是絕對得有所得嗎?
你的面子跟你的里子,其實都沒有什么,都沒什么真正的得跟失??墒悄銋s會喜怒為用,卻會因此動情緒,以為你這個立場贏過別人的立場你就高興。你認為你的立場講輸了別人你就生氣。你的人生你再也不在乎你真正的的幸福。而只在乎你的頭腦覺得自己是對的。
所以當你真的生命里面你要的是這個比較大的生命能的時候。那你看這種個別不同角度的論點的時候,就會變成這樣子一個觀點。
?
就是當我絕對的信奉一個東西的時候,有沒有可能只是拼圖的一部分。而我們所認同的這個拼圖部分,就成了一個新的拼圖。當這個拼圖和其他拼圖相排斥,辯論自己正確與否的時候,就會把自己拼的很慘。兩敗俱傷。
就比如可口可樂和百事可樂,不同企業(yè)的產品。都在想占領自己所認為的市場,可是市場上面一定有他們自己的客戶群體,還有一些客戶有喜歡可口可樂,有喜歡百事可樂。那么可不可以共存呢。
好比我們的身體,細胞會分裂成不同的組成成分,那么我的信念是紅血球。其他人的信念是白血球。那么作為這個身體,一定是包容體內所有的存在,而不是把除紅血球之外的所有細胞消滅掉。那么我們從這個角度去看周圍的生活里面,形形色色的人。就是你有沒有這種心的容量,去容許跟你不同的人存在于這個世界上。
當我們把自己捆綁在一個固定的位置了,就比如誰家東西好,誰家東西不好。這樣反而不自由了。
看到美食街上面不同的美食。都去試試看。一定有自己喜歡吃的,還有不喜歡的,就不用扯吃不起之類的,更不用扯沒有邊的話題,例如這個絕對好吃。那只是個人的喜好,不可以以偏概全啊。那么享受美食和吃飯可以變換自己的觀點對吧,各有優(yōu)勢嗎。
我可能一輩子呢都沒有真的為金錢發(fā)愁過,就是我的錢反正就是想要花,就賺一賺嘛,那花完了,就停下來嘛,然后還想去玩,就再賺點錢然后去玩嘛,就一直以來,我沒有很強烈的覺得我被錢欺負過怎么樣,就是世界上有很多,在我眼中有很多別人是會為了一點點錢上面的得失弄到情緒有很多起伏的。
?
那么有很多人在養(yǎng)生哦,那些不得癌癥的人才是我們要學習的對象,那些人才是養(yǎng)生有道的人。
那我們現(xiàn)在都完全在研究人怎么可以養(yǎng)生無道,那個方向其實是有點偏向負面的方向。那等到我回頭轉念再去想說,去想為什么我爺爺沒有得過癌癥,我覺得像個老頑童一樣,每天都在玩,每天活得很開心很盡興,然后每天就是心情很好,像個孩子一樣,就是他是過了70歲以后,他就真的回歸一個小孩的狀態(tài)了。他小時候很苦的,他沒有活過童年,他70歲后他充分的活過活到了。那我外婆呢?就是她在意識上面沒有很認同自己老,所以她還在不斷的在什么,學做新的菜,她的廚藝70歲以后還不斷的在進步,其實她70歲以前已經菜燒得很好了,但是之后,還不斷地在進步。還不斷跟我舅媽,就我舅媽很會做菜,她會跟我舅媽說,媳婦啊,拜托教我這道菜,這個芝麻醬燒餅怎么做我還不會,你教我。然后在家里面練。然后呢看電視,就說裴勇俊好帥真帥暴帥,實在帥,就是她自己活在一個春心蕩漾狀態(tài),毫無罪惡感跟羞恥心的春心蕩漾。我就覺得如果你要學不得癌癥的話,我就要看一看這些不得癌癥人是怎么活的嘛。不是在看那些得了癌癥的人是怎么活的。
?
可以說,沒有在怕什么的概念,當自己的注意力拘束在一個狹窄的點,
比如怎么賺錢。那一定是賺不到錢的。為什么不去關注有很多錢的人在做什么
比如如何減肥,那一定減不到肥。為什么不去關注不減肥的人在做什么
我們的頭腦常常會去抓取一些我們覺得比較能夠掌握的可是卻是負面的東西,還是在關注沒有得到的角度。所以當我們對負面的東西花那么多力氣去研究的時候,我們往往沒有辦法再有多的力氣去研究正面的東西了。
?
當一個人過得比你幸福的時候,其實他的幸福是你不懂的,當一個人身體比你健康的時候,他的健康也是你不懂的。
我們的頭腦傾向于抓住自己懂得的那一塊。更高于你的部分你不想看,這是我們頭腦一個很不可愛的習性。就是要把你的頭腦調到對于你不懂的那一塊,你也可以開放你的頻道讓那些訊息能夠進來,就是潛在意識的你的那個訊息會比較多,那看在別人眼中可能就會覺得,這個人好像有一點超能力。
?
我們人出生到這個世界上來選擇了某個方向的發(fā)展的時候,我們就一定會有些方向發(fā)展得不是那么好,跟那些發(fā)展得比較好的地方相比。
?
那么,面對自己這些比較弱,比較缺點的部分,我們是不是要對這些缺點貼上極端負面的標簽呢?那我不知道這要不要歸究于什么幼年時代哦,如果我們在幼年時代,不小心學會一個東西叫做罪惡感,那就是對自己的所有的缺點、弱點就抱著一種很羞愧、很罪惡感的感受的時候那很多的人呢,他的一輩子,他的主要的力量,就活在跟自己對自己的負面信念的戰(zhàn)爭之中。
?
當一個人害怕自己是笨蛋的時候,他的一舉一動,他說話,都要表現(xiàn)出我是一個很聰明的人,也有智慧的人。你知道他想要表現(xiàn)得很有智慧,去跟他自己里面的那個我很笨的那個想法是打辯論戰(zhàn)。
?
想要用自己的行為去跟自己內在的負面的感受去打辯論戰(zhàn),那么,就是有存在危機,就是覺得我到底值不值得活在這個世界上那種感覺的時候。當你為了跟自己的負面信念作戰(zhàn)的時候,你就完全給了那個負面的信念很大的能量。因為,任何東西你要跟他作戰(zhàn),就意味著你承認他是很強大的。如果你不承認他是很強大的,那你根本不需要跟他作戰(zhàn)。當一個人陷入這么用力的一種內戰(zhàn)的時候,人呢,就會忘掉了一件對我們自己來講更重要的事,就是,我到底怎么活才會開心這件事。
?
這是完全不同角度的問題,一個喜歡燒菜、帶孩子的人,他不需要道德上的完美,他能夠每天燒他想燒的菜,跟他的小孩玩一玩,他就很開心的。人生有非常多的開心是這些很平實無華的地方。就像你燒一鍋粥和不燒一鍋粥,有比較好或者比較差嗎?你會開車和不會開車,這人格上會有比較好、比較差嗎?沒有這個問題嘛,
可是,一旦一個人對自己哦,有道德危機、有存在危機的時候,他幾乎大問部分的心念都會花在如何跟自己的那個道德危機或者存在危機打辯論這件事情上面。
往往別人眼中,看起來是一個非常優(yōu)秀、非常完美的一個人,就是表現(xiàn)得很善良、很謙虛、很勇敢、很聰明、很忠誠、很溫和、很有禮貌、很熱心助人,可是這樣的人,他的內心真的有一部分,是活在很大的痛苦之中的,他是活在一個幾乎崩潰的狀況里面的。
?
當你真的能夠停止自己跟自己的內戰(zhàn)的時候,我到底怎么活比較快樂?就是我真的不需要努力去做什么善事,來行善積德來證明自己能夠存在于這個世界上,真的不必這樣。
?
就像DC漫畫里面那個小丑的電影一樣,他之前的夢想是做個成功的脫口秀演員,經過一系列事件,他才發(fā)現(xiàn)原來,我做一個有煽動力的自己更爽。而不是去做一個我以為的角色。和小丑演對手戲的就是蝙蝠俠,那么這兩個角色是互為導向的共生體,
在蝙蝠俠三部曲第二部里面,有過類似的解讀,小丑成就了蝙蝠俠,蝙蝠俠成就了小丑。誰也離不開誰,善里有惡,惡里有善。所以當一些對立的觀念在打架的時候,雙方都會越來越強悍。
一直到有一天,在發(fā)現(xiàn)大家只是互補的一個關系。那個時候,2原對立上升到了1元論。也就是回到了原點。
無生于有,有生于無,既然我們在體驗,那是不是可以說我們的視野只是一個狹窄的角度,當我們放下所謂的對立辯論,承認自己的不知道,聽聽別人的看法,我們就把自己內在信念更新到原點了。
當我們在爬山的過程里,我們眼前的目標就是爬到山頂,當然會去選擇對于我們阻力最小的道路??墒俏覀儚纳巾敺叛弁サ臅r候,山下都是路。
從來就無所謂的對與錯,視角不同,三觀不同。
找到自己熱愛的東西,投入所有精力去創(chuàng)造,去體驗。那就是身為造物主的自己最大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