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ChromeOS的Chromebook 燧炻創(chuàng)新 Fydetab Duo平板電腦評測

—— 感謝鴿魚pegionfish的測評文章——
眾所周知,我是一個Google生態(tài)的忠實用戶、日用Arch Linux的發(fā)燒友以及寫過一點筆記本評測的消費電子玩家,因此,當有朋友問到我如何評價Fydetab Duo的時候,我突然意識到我從未接觸過Google以外的ChromiumOS生態(tài)的世界。因此,我馬上登陸他們的官網(wǎng),找到商業(yè)合作的聯(lián)系方式,并發(fā)送了一封郵件。然后,我就借到了這臺Fydetab Duo。
Fydetab Duo最大的特點是它運行的ChromiumOS發(fā)行版FydeOS。盡管這并不是第一個預裝FydeOS的設備(之前就有酷比魔方制造的itNT X),但它是第一個由FydeOS背后的廠商-燧炻創(chuàng)新自己去研發(fā)的設備。這意味著,在FydeOS的各個形態(tài)之中,它應該是軟硬件一體化做得最好、使用體驗最佳的,而事實上它也確實達到了這一高度。但,代價呢??
外觀


單純討論設計來說,F(xiàn)ydetab Duo的外觀屬于中庸。你無法一眼看出它是什么設備,但你絕對能一眼看出這是一臺二合一。如果說要為它的設計找一個相近的設備,那一定是Google在2015年推出的Pixel C(也是我個人最喜歡的Android平板電腦)。整機的設計主打一個less is more,沒有任何品牌標識,通過銀灰色的機身表達了一種令人十分安心的厚重感。
不過,盡管設計相對優(yōu)秀,F(xiàn)ydetab Duo有一個很大的問題就是它的厚重不僅是對設計語言的寬泛形容,更是對它三維和尺寸的客觀描述。?


作為一臺搭載ARM SoC的平板電腦,它在裝上鍵盤和支架后的厚度甚至超過了2017款Pixelbook這樣一臺使用酷睿M處理器的完整筆記本電腦,直逼帶上官方鍵盤的Pixel C說實話實在是差點意思,不過話又說回來,Pixelbook這種起步價1000USD的、與其說是消費電子不如說是炫技產(chǎn)品的設備(但凡看過Pixelbook 2017主板的我相信都能得出類似結(jié)論),拿來跟一個眾籌價580英鎊的試水產(chǎn)品比工業(yè)設計多少確實有點欺負人。

正面采用了窄邊框設計,屏幕是一塊12.35英寸的QHD 16:10IPS面板,分辨率為2560*1600。標稱500nit亮度、DCI-P3廣色域覆蓋,可惜我這里沒有能力對它的色域色準等參數(shù)進行測試,只能用“觀感”這種詞匯泛泛而談。這塊屏幕不僅支持觸控,還能夠使用手寫筆。手寫筆相關的細節(jié)接下來會講。

頂部只有一個電源鍵,同時用作指紋識別。當你設置FydeOS的時候就可以注冊指紋,識別速度還是比較快的。在ChromeOS設備上,由于SmartLock的存在,對生物識別的需求實在不能算高,只有一些面向企業(yè)客戶的機型或旗艦款ChromeOS設備搭載了指紋識別系統(tǒng),但事實上,SmartLock并不是一個很好用的解鎖方式:其依賴與手機的藍牙連接本身既不安全又不穩(wěn)定,而且與各種第三方手機廠的魔改Android兼容性也不佳。如果是我選,我確實寧愿要一個好用的指紋識別設備。當然,最好是一個類似Windows Hello的紅外生物識別,那玩意兒誰用誰知道,比指紋爽多了。


背部只有DVT機型的型號貼紙和一個與Pixel C上燈帶十分相似的半透明條。在目前的DVT機型中,這個半透明條的作用尚且不明晰,考慮到官方specsheet中提到可插SIM卡,這可能是為未來LTE版本額外準備的天線條?不過這樣的話這個處理確實有點突兀。
鍵盤與支架
Fydetab Duo的支架和鍵盤很有意思。
一般來說,當我們提到PC平板二合一產(chǎn)品時,一個繞不開的話題就是鍵盤和支架。目前市場上的解決方式主要有三種:
機身自帶支架,鍵盤外接
這種設計的代表就是微軟的Surface系列,你只需要額外購入鍵盤,支架是收納在機身內(nèi)部的,當需要使用時打開就行機身翻轉(zhuǎn)
這種設計的代表就是聯(lián)想的Yoga系列(Yoga的名字也是因此而得名),轉(zhuǎn)軸支持180°以上的旋轉(zhuǎn),轉(zhuǎn)過去就行。鍵盤、支架一體化
這種設計近幾年見得比較多,蘋果的iPad與三星的Galaxy Tab都采用了類似的設計。鍵盤和支架作為一體出售,用戶只需要把平板本身接上去就可以調(diào)整角度并使用鍵盤。
然而,F(xiàn)ydetab Duo的鍵盤與支架設計是很有意思的:分體式設計,像一個三明治一樣貼在機身上。?




這種設計起碼在我的印象里從未在消費電子產(chǎn)品中出現(xiàn)過,即使有也是十分小眾的設計思路。有一說一,我個人不認為這是最優(yōu)解,因為事實上它完全沒有解決任何問題,除非你認為單純使用支架保護平放時的后蓋免遭磨損這種淘寶買套貼紙就能解決的需求需要從設計上給出特別的注意,因為如果是的話那當我沒說。某種意義上我認為它存在的目的是為了差異化而差異化。尤其是考慮到機器本身就已經(jīng)偏厚,再額外加上支架和鍵盤之后厚度真的不算特別驚艷。而且,支架本身的阻尼調(diào)教也,with all due respect,只能用爛來形容。將支架拉開和把支架整體拆下來需要用的力都很大,而且兩者差距很小,這意味著在拉開支架的時候很容易一不小心把支架整體拆走,盡管只是再把平板貼上去而已,但這種使用體驗上的插曲還是挺讓人煩躁的。

同時,它的展開角度也并不驚艷,沒法彌補這方面的缺陷。不過,分體式設計意味著只需要針對支架本身進行迭代即可,某種程度上降低了綜合成本,多少也可以算是有利有弊了。

鍵盤整體的鍵位就是標準的CrOS設備鍵盤鍵位,鍵帽大小適中手感優(yōu)異,但鍵帽本身的磨砂處理還是有一種難以形容的廉價感。觸摸板頗有惠普的特色,又小又窄,而且滑動時的手感還有待優(yōu)化。?

鍵盤右側(cè)有一個手寫筆收納用的編制圈,我上一次見到這個設計是在微軟的Surface Pro 3(的TypeCover)上。這種收納手寫筆的方式不僅十分符合直覺,而且有賴于相對更厚的厚度,能夠?qū)κ謱懝P有更好的保護作用。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鍵盤可以向上折一層,這點很Surface,也是二合一設備鍵盤設計的de facto了。這個設計可以使得等效鍵程延長頗多,對打字手感來說頗有裨益。
手寫筆

前面提到,F(xiàn)ydetab Duo是支持手寫筆的,這意味著用戶可以以最佳狀態(tài)使用OneNote、Sketchbook等創(chuàng)作類軟件。?


手寫筆利用一顆九號電池供電,手感穩(wěn)定,與Android應用與FydeOS自帶的應用配合都十分良好。不過,ChromeOS系操作系統(tǒng)對手寫筆的支持一直上乘,所以這倒是沒什么稀奇的。
接口

接口方面,F(xiàn)ydetab Duo的接口還是比較稀少的,一個3.5mm耳機接口,一個USB-C接口,一個TF卡槽,全部都在機身左側(cè),底部還有一組鍵盤的pogopin。作為平板電腦來說確實勉強夠用,但是作為一臺運行桌面級操作系統(tǒng)的筆記本電腦來說還是有點偏少了。而且,后文我會聊到這臺機器的硬件方案,它應該能做得更好。

不過,credie where credit is due,這好歹是個全功能支持DP Alt的USB-C,使用4K顯示器是不存在問題的。這意味著如果你的顯示器是支持USB Hub、Type-C一線通和反向充電的款式(基本上相對現(xiàn)代點的顯示器都有這些功能),桌面體驗還是挺不錯的??上?,由于平臺限制,盡管支持4K60,它并不支持2K分辨率,也不支持120Hz以上的刷新率,對于我這樣的2K170用戶來說還是有點不方便的(沒法點對點)
硬件系統(tǒng)
眾所周知,ChromeOS設備的關鍵是平臺。同樣的CPU配置大概率可以追溯回同一個平臺,各個系統(tǒng)集成商在這個平臺上進行改動去設計并制造自己的設備,這些平臺之間很多時候能夠共用軟件支持與恢復鏡像??紤]到ChromeOS是一個開源操作系統(tǒng)(的商業(yè)發(fā)行版),這種方式對于所有人來說無疑都是十分方便的。例如,Pixelbook與以性價比著稱的HP Chromebook 13 G1都基于EVE平臺,因為它們都是基于KBL-Y平臺打造的Chromebook。因此一個基于KBL-Y處理器的電腦,比如Surface Pro 5的酷睿m3版,要利用第三方工具安裝ChromeOS的話,也同樣需要使用EVE平臺的恢復鏡像。不過,由于不需要通過Google的認證,F(xiàn)ydetab Duo的boardname頗有一種波音7E7一樣的土味:fydetab_duo。?
SoC


fydetab_duo基板基于RK3588S平臺,與我之前評測過的Google OP1師出同源,都是瑞芯微半導體的手筆。3588S基于3588閹割而來,主要閹割的部分是一些邊緣器件,如IO與ISP,而CPU、GPU和NPU等核心元器件沒有任何改動。同樣的雙簇八核A76+A55、同樣的四通道16bit LPDDR4/4X/5內(nèi)存支持、同樣的Mali G610MP4 GPU。考慮到Fydetab Duo PC/平板二合一的定位,采用full-fat的RK3588確實沒有太多必要。在一些不重要的地方做出犧牲不僅可以降低從流片到SI的成本和故障率,為集成商節(jié)約成本,還能夠降低耗電與發(fā)熱,提升最終用戶的使用體驗,這對于平板電腦的使用環(huán)境來說確實是很合理的。
上面說了,RK3588S采用了同樣的四大四小架構(gòu),每個A76大核心擁有獨立的L1指令緩存和數(shù)據(jù)緩存各64K、L2緩存512K;每個A55小核有獨立的L1指令緩存和數(shù)據(jù)緩存各32K,以及L2緩存128K。L3緩存總共有3MB,在兩個集群之間共享。

RK3588的頻率標定是大核2.4/2.6GHz、小核1.8GHz,但在目前流出的RK3588S的specsheet中,對頻率標定仍然標注了TBD。盡管如此,通過查詢/sys/devices/cpu/
下不同CPU的cpuinfo_max_freq
可以得知,在Fydetab Duo上,A55小核的頻率標定仍然是1.8GHz,但A76大核的頻率標定僅到2.3GHz。在CPU規(guī)模上,RK3588與2018-19年左右的旗艦手機芯片(例如麒麟980、驍龍855)基本相同,大家都是A76+A55,只是頻率和緩存規(guī)模不同罷了。盡管在2022年,ARMv9已經(jīng)投入消費市場,但不可否認的是3588S的這套配置也完全夠用,甚至仍然可以說十分強勁。

盡管如此,需要指出的是,RK3588其實不是Chromium生態(tài)最強的ARM SoC,這一桂冠屬于聯(lián)發(fā)科MT8195T(宏碁Chromebook Spin 513搭載),但那顆SoC的規(guī)模和成本也是另一個次元的。

GPU方面,Mali G610屬于ARM自家的第三代Valhall GPU,芯片集成商可以在1-6個核心之間選擇。當然,MP4的定位意味著RK3588S上的G610就只有四個核心了。

盡管定位上屬于中端移動GPU,但在功能支持上也確實一個沒少。OpenGL ES(1.1、2.0、3.1、3.2)、Vulkan(1.1、1.2)和OpenCL(1.1、1.2、2.0)都有相對良好的支持,這確保了在Linux與Android環(huán)境下的現(xiàn)代圖形應用中基本不存在理論性質(zhì)的兼容性問題。

L2緩存由兩片或四片組成,每片緩存可以選擇256K或512K,也就是最終緩存可從512K到2M不等。在RK3588S上,L2 Cache由四片256K的緩存組成,共計1MB。

硬件層面上,它支持實時解碼8K30幀的H264和8K60幀的VP9、H265、AVS2格式,同時支持4K60幀的AV1和1080p60幀的MPEG2、MPEG1、VC1和VP8格式。視頻編碼能力方面,它支持以H264/265格式編碼高達8K30幀的視頻,真可謂是強而有力,強而有力啊。不過,GPU加速的視頻編解碼需要在有軟件支持的前提下進行,這點在后面會有測試。
RAM&Storage
內(nèi)存和硬盤方面,F(xiàn)ydetab Duo只有一個配置。?

8GB LPDDR4X與128G eMMC 5.1的配置在Chromebook上不能說罕見,而且考慮到3588S平臺的限制也確實屬于無奈之舉,但我還是需要繼續(xù)指出兩點:1,在2022年都要結(jié)束的現(xiàn)在,8GB內(nèi)存應該僅限于純娛樂設備,對于任何一個有哪怕一丁點多任務需求的設備來說,16GB內(nèi)存應該是底線中的底線。?

而且,RK3588不像RK3399只能使用4GB內(nèi)存(RK3399Pro除了NPU上的提升也把內(nèi)存上限拉到了6GB),它可是有32G的內(nèi)存上限,沒有理由無法提供一個至少16GB的SKU。2,eMMC存儲器由于其總線設計的缺陷在復雜的高負載環(huán)境下已經(jīng)是很嚴重的系統(tǒng)瓶頸,考慮到3588平臺的高性能顯然會吸引開發(fā)者將其作為ARM平臺的開發(fā)工具甚至進行本地編譯,eMMC屬實是令人略顯蚌埠。兩三百刀的K12機器也就算了,再往上走來個正經(jīng)的嵌入式固態(tài)真沒啥問題,3588S也是有一條總線可以在SATA3、PCIe 2.1和USB3之間選擇的,即使順序讀寫不夠驚人,正經(jīng)固態(tài)在IOPS上的提升也是eMMC所難以匹敵的。
受測的Fydetab Duo是一臺只有64GB eMMC存儲器的DVT機型。在命令行中使用lsblk
命令可以獲取到它的分區(qū)配置。可以看到,F(xiàn)ydetab Duo的分區(qū)表與其說是PC更偏向于一臺Android設備,這是因為ChromeOS設備同樣使用了Android中的A/B分區(qū)設計實現(xiàn)無縫更新體驗。

網(wǎng)絡

盡管有著Linux容器與Android容器的加成,但ChromiumOS生態(tài)的核心競爭力還是優(yōu)秀的上網(wǎng)體驗,這意味著網(wǎng)絡硬件的重要性是頗高的。Fydetab Duo支持802.11ax(WiFi6)與藍牙4.2,根據(jù)診斷頁的信息,它使用的是博通的網(wǎng)卡,編號只有一個語焉不詳?shù)?49d。通過互聯(lián)網(wǎng)查詢博通 449d
關鍵詞得到的型號是BCM43752系列,但這一系列的無線網(wǎng)卡同時支持藍牙5.0。因此,進一步的判斷需要拆機檢查芯片進行。
操作系統(tǒng)

Fydetab Duo默認的操作系統(tǒng)是FydeOS,這個操作系統(tǒng)是基于ChromiumOS本地化的產(chǎn)物。剔除了在國區(qū)沒有必要的Google全家桶(其實Google也不會同意在ChromiumOS發(fā)行版上預裝Google全家桶就是了),并替換成Fyde自己的賬戶體系。因為只是砍掉了Google全家桶,所以ChromeOS的開發(fā)者友好特性全部得到保留,例如基于Debian的Linux容器Crostini、基于ARC++的Android容器,甚至通過開發(fā)者命令行可以直接使用一些第三方開發(fā)者針對ChromeOS開發(fā)的包管理器等工具。不過,還是需要指出一點,就是FydeOS并不是ChromeOS,在運行這些工具時可能出現(xiàn)FydeOS專有的問題,為ChromeOS開發(fā)工具的開發(fā)者沒有義務解決這些問題。
就如同SUSE分SUSE和OpenSUSE一樣,F(xiàn)ydeOS也有商業(yè)化的FydeOS和開發(fā)者版的openFyde兩種。不過,商業(yè)化的FydeOS只配布二進制文件(與內(nèi)核源碼),而openFyde還會提供完整的源代碼。這種發(fā)行模式類似于Google對Pixel設備上的Android操作系統(tǒng)的發(fā)行模式。習慣了Android開發(fā)模式的開發(fā)者應該不會陌生,不如說能提供一個OS層面完全開源的官方鏡像更像是一個Buff。有能的開發(fā)者也可以嘗試為它移植其他的操作系統(tǒng),例如AOSP或各種Linux發(fā)行版,不過這就需要進一步的開發(fā)資料了。
總之,這臺平板上的FydeOS是標準的商業(yè)化版本,r102,基于Linux 5.10內(nèi)核打造。除了因為Linux 5.10是RK3588S的BSP(Board Software Package)內(nèi)核版本之外,這同時也是一個長期維護的LTS內(nèi)核,從2020年12月13日一直維護到2026年10月(當然,具體發(fā)行版的內(nèi)核支持仍需由發(fā)行版團隊決定),對于一個不需要把內(nèi)核直接暴露給最終用戶的消費電子設備來說,使用LTS內(nèi)核是一個十分合理的決定。而且,考慮到RK3588的開源性質(zhì),對于喜歡使用Arch或Gentoo這類相對激進的發(fā)行版的玩家或開發(fā)者來說,自己更換操作系統(tǒng)也并非不可能。
軟件更新與商業(yè)模型

在ChromeOS生態(tài)中,用戶不需要關注系統(tǒng)版本、驅(qū)動程序這些底層細節(jié),ChromeOS會自動聯(lián)系上游服務器更新這一切,包括固件、驅(qū)動和系統(tǒng)一起。這套機制叫做AUE,Auto Update Expiration,它代表著一臺ChromeOS設備的生命周期。盡管超過這個生命周期的設備不會被遠程鎖定,但在AUE結(jié)束之后Google和廠家都不會為這臺設備提供進一步的安全更新與功能推送,這意味著你的設備將不再安全。當然,你可以選擇刷固件(比如MrChromebox)或安裝第三方操作系統(tǒng),但對于大多數(shù)人來說,AUE過期意味著你該換掉這個產(chǎn)品。不同ChromeOS設備的AUE可以在這個網(wǎng)頁查詢,以我的Pixelbook 2017款為例,它的軟件更新會持續(xù)到2024年六月份,這意味著它的生命周期超過了七年。
當然,Pixelbook作為Google自家親兒子,并不算是最適合拿來討論的設備。一般來說,ChromeOS設備的生命周期是以對應平臺第一臺設備上市日期開始計算,提供六年半的技術支持。也許這對首發(fā)用戶來說不算太糟,但對于那些在平臺中后期才研發(fā)制造的設備來說,它們的更新時間仍然是在第一臺設備之后計算的。什么意思呢?假設在2022年谷歌推出了一個新的平臺,A廠商首發(fā)造的本子有六年半的完整支持,但B廠商在2025年用同一個平臺制造的設備就只有三年半的軟件更新了。而且,不像友商(例如微軟或紅帽)的更新策略,ChromeOS設備的壽命是完全由Google掌控的,這意味著系統(tǒng)集成商沒有辦法提供長期的軟件更新與硬件支持。2020年后推出的新品已經(jīng)延長至八年的AUE,但之前的產(chǎn)品就只能自求多福了。?

除了生命周期之外,商業(yè)授權模式也很重要。對于一般的消費者來說,ChromeOS是一個隨硬件提供授權的開源操作系統(tǒng)的商業(yè)發(fā)行版,這很好,也不存在迷惑點:我買了硬件,在AUE期間你Google就有責任維護我的使用體驗、推送新功能和安全補丁;但FydeOS的授權模式是比較復雜的:有面向開源社區(qū)的openFyde,有商業(yè)化的FydeOS for PC/VMWare,有SaaS的FydeOS for You。這不得不引出一個問題,F(xiàn)ydetab Duo的軟件授權模式是什么,畢竟在購買硬件后用戶還需要為合理的軟件支持付錢多少有點反消費者了。?

不過這點大家可以放心,因為上游已經(jīng)明確Fydetab Duo的軟件授權模式是AUE模式,目前規(guī)劃的生命周期是六年。雖然比不了Google的八年,也絕對夠用了。
Android子系統(tǒng)
盡管在ChromeOS 95版本上,Android子系統(tǒng)就已經(jīng)逐步更新到基于ARCVM的Android 11,但在目前的FydeOS中,Android子系統(tǒng)的版本仍是基于傳統(tǒng)ARC++的Android 9,確切的說,是一個在架構(gòu)上類似ARC++的自有實現(xiàn)。

在ChromeOS上使用ARCVM替換ARC++有利有弊。ARCVM與ARC++在架構(gòu)上最大的區(qū)別就是ARCVM是一個完整的VM而非一個容器,它需要在host的kernel上運行一個hypervisor,并在這個hypervisor上運行一個完整的Android操作系統(tǒng)。這頗類似于微軟從WSL1到WSL2做的改進,盡管微軟是從syscall翻譯轉(zhuǎn)向輕量HyperV。誠然,這能夠顯著減少對開發(fā)者而言的各種奇怪ticket,畢竟一個運行在容器里的、不完整的Android發(fā)行版顯然比一個完整的、運行在虛擬機里的Android發(fā)行版更容易出現(xiàn)Bug;與此同時也能減少Android平臺的惡意軟件通過容器溢出的方式攻擊host OS,或Android容器中的內(nèi)核級Bug影響到整機的運行的概率??紤]到ChromeOS逐漸走出K12進入各類對數(shù)據(jù)安全和uptime有更高要求的企業(yè),這一部署顯然是有它的合理性在的。但另一方面,一個完整的虛擬機占用的資源顯然比容器更大,這意味著更少的資源能夠被分配給應用運行。尤其是考慮到ChromeOS設備通常在性能方面先天處于劣勢,進一步放大了虛擬化性能開銷造成的問題。(這點在一些老的x86 Chromebook上尤為明顯,雙核Skylake-Y跑Android虛擬機,Google你怎么想的.jpg)
上面的內(nèi)容可能對于普通用戶來說十分難以理解,簡單來說,F(xiàn)ydetab Duo上的安卓容器雖然版本更老,但是性能表現(xiàn)相對更強,而且Android 9其實現(xiàn)在來看也并不存在太多兼容性問題。所以,至少對于這臺性能仍然十分受限的Fydetab來說,不去跟主線并不一定會造成很大的問題,甚至可能是更優(yōu)解。
Linux子系統(tǒng)

Linux子系統(tǒng)的體驗與ChromeOS上的Linux子系統(tǒng)如出一轍,就是一個標準的Debian GNU/Linux 11。為了照顧中國用戶的使用體驗,它的軟件包源被預設到了阿里云,而且如果你不想用也可以自己改,總比某軟件硬編碼TUNA好不是?而且,如果實在用不慣Debian(比如我這種Arch用戶)也可以自行更換,官方甚至提供了更換Arch Linux容器的指南。
技術上來說,Crostini的實現(xiàn)方式與上文提到的ARCVM Android子系統(tǒng)極為相似,而ARCVM所依賴的crosvm又是在KVM的基礎上進行開發(fā)的。至于為什么Linux子系統(tǒng)從day 1就開始使用VM而Android子系統(tǒng)直到CrOS 95才開始逐漸從容器轉(zhuǎn)向VM,原因也是安全問題。
在正常的使用(指不啟動開發(fā)者模式)中,Google認為用戶能夠在ChromeOS設備上安裝的Android應用只能來自Google Play,這意味著Google已經(jīng)對這些應用進行了審查。同時,Android子系統(tǒng)不提供Root權限,這意味著事實上Android子系統(tǒng)在容器中也很難被攻擊。而在Linux容器中,用戶從何處獲取、安裝并運行二進制都是不受限制的,同時也擁有容器內(nèi)的Root權限,這意味著惡意攻擊者可以相對輕松地嘗試進行容器溢出,存在著不可忽視的安全威脅。因此,Linux子系統(tǒng)無法使用類ARC++的容器機制運行。至于開啟開發(fā)者模式后的安全性,這就不是Google有義務維護的了。?
使用體驗
使用體驗上,F(xiàn)ydeOS可以說跟ChromeOS設備完全一致。
開機點亮屏幕,F(xiàn)yde的logo顯示、消散、然后進入FydeOS的激活頁面。有一點需要注意的是,F(xiàn)ydetab Duo沒有Chromebook上的bootloader頁面,意味著你無法手動選擇是否啟用開發(fā)者模式。不過不用擔心,這一模式(至少在我手上的機器上)是默認開啟的。有一點很不錯的是,它允許你使用本地賬戶,在不注冊Fyde賬戶的前提下使用這臺機器,盡管你仍然需要連接互聯(lián)網(wǎng)才能進入賬戶選項。而反觀Chromebook必須登錄Google賬戶才能正常使用。誠然,ChromeOS的很多功能都建立在Google服務體系的基礎上,拋棄Google賬戶意味著你將(在事實上)無法使用Android子系統(tǒng),削去很大一部分使用場景,但我仍然認為對于一臺面向正經(jīng)需求的個人電腦而言,允許用戶使用純本地賬戶是必不可少的功能。
登陸后的FydeOS界面與ChromeOS不能說十分接近只能說完全一樣。雖然Logo為了統(tǒng)一設計風格做了變動,但除此之外幾乎完全一致。然而,對于大多數(shù)國內(nèi)的用戶來說,這種“完全一致”的風格本身就是一種問題。Google在ChromeOS上的UI設計思路是與Android手機一致的,這意味著原先Android生態(tài)的用戶能夠迅速習慣ChromeOS的操作邏輯,但國內(nèi)的手機廠商幾乎每家都有自己的UI,自己的設計風格、操作邏輯和功能樹,而且它們與AOSP的邏輯相差甚遠。這就意味著在ChromeOS的UI上這些用戶需要從零開始學習。不過換個角度說,現(xiàn)有的ChromeOS用戶也能無縫直接與FydeOS生態(tài)銜接,所以某種意義上有利有弊??
軟件商店

對于FydeOS來說,一個官方的軟件商店是絕對必不可少的。盡管ChromeOS的設計思路就是All in Web,由PWA去處理所有的需求,但很顯然這種思路在中國是不適用的。不僅如此,對于全世界大部分消費者來說,只有少部分以前就熟悉ChromeOS的用戶在拿到這臺設備后可以直接行云流水般安裝各種必要的應用,更多人看到它只會一臉懵逼:我是誰?我在哪?我要干什么?在Google的生態(tài)下,這個任務是由Chrome Web Store與Google Play完成的,而在FydeOS上,這兩個商店顯然無法訪問,因此FydeOS需要一個自己的應用商店。?




FydeOS的應用商店是一個一站式的應用商店,把Chrome Web Store和Google Play的功能整合在一起。用戶可以下載到一些Chromium瀏覽器使用的插件和Android端的應用程序。不過,應用程序的數(shù)量還是略有限,強烈建議自行安裝一個應用商店,或者通過自帶的OpenGapps部署腳本在Android容器里跑上Google Play。
設計缺陷



我自己是ChromeOS生態(tài)(或者說Google生態(tài))的忠實用戶,所以硬要我找問題我很難找出來可以歸罪到FydeOS頭上的問題(因為Google背大鍋),但有一點我覺得問題很大,就是在平板模式下使用一個無法自動拉伸全屏的窗口時邊緣會黑化,這時候的感覺就令人覺得很不舒服,如果使用背景虛化表現(xiàn)就會好很多。這一問題是FydeOS的原生應用獨享的,在Android容器中就不會出現(xiàn)這種問題。
性能測試
說了這么多,性能究竟怎么樣?由于Chromium系的特性,這次性能測試從四個維度進行:瀏覽器、bare metal、Linux container和Android container。由于目前沒有基于ChromeOS的RK3588設備(甚至沒有性能相近的SoC的Chromebook,不過有了我也買不起),本測試的所有成績僅供參考,無法用作對比。另外,還是那句話,本次測試用到的Fydetab Duo仍處于DVT階段,不排除最終量產(chǎn)時通過進一步優(yōu)化提升綜合表現(xiàn)的可能性。測試使用的FydeOS系統(tǒng)版本如下:?

瀏覽器性能
既然ChromeOS的核心是瀏覽器,那瀏覽器性能本身就是使用體驗的極重要部分了。這次測試運行四個項目,每個項目中都有簡單的概括,但如果想要具體了解各個項目的內(nèi)容請自行閱讀對應文檔(每個項目對應的技術文檔都很長,塞進文章里會破壞整個敘事結(jié)構(gòu),真不是我懶)
Browserbench JetStream2

JetStream2是一個基于JavaScript和WebAssembly的測試項目,主要檢測瀏覽器在復雜應用下的性能。
Browserbench MotionMark

MotionMark主要測試的是瀏覽器的圖形能力。
Browserbench Speedometer


Speedometer主要檢測在簡單應用(例如搜索引擎)下瀏覽器的性能表現(xiàn)。Fydetab Duo的平均分是50.9分,上下波動幅度2.7%,穩(wěn)定還是很穩(wěn)定的。
WebGL Aquarium
WebGL水族館是一個高負載的圖形測試項目,它通過渲染一坨魚在水族館水缸里游泳來測試圖形處理能力。在默認的500條魚情況下,F(xiàn)ydetab Duo能夠保證在50幀左右波動,偶爾上60.
原生Linux性能
至于bare metal測試,除了一些Linux性能測試之外,另外一個重點是視頻硬解碼。在我之前評測基于OP1的三星Chromebook Plus時,我發(fā)現(xiàn)Mali GPU在ChromeOS下難以調(diào)用硬件加速:使用自帶的視頻播放器播放1080p BD-RIP的動畫視頻都會嚴重發(fā)熱掉幀,Linux容器中的VLC更不用說。事后核查發(fā)現(xiàn),在當時Mali GPU的硬件加速功能根本沒有得到調(diào)用,純純是靠A72+A53在死撐,不熱不卡才有鬼。更令人蚌埠的是,OP1是Google第一個貼牌的為ChromeOS優(yōu)化的ARM SoC,在這種基礎功能上翻了車,笑死。因此,在借到這臺同樣使用Mali GPU的設備后,我很關心的一個問題就是這一問題是否隨著ChromiumOS的更新得到改善。
視頻播放
視頻播放使用FydeOS自帶的多媒體應用進行,播放四段視頻,H264、H265編碼、1080p/4K分辨率。由于多媒體應用無法處理MKV格式的視頻(這點也是個問題),這些視頻將在其他電腦上通過FFMPeg轉(zhuǎn)碼成MP4格式。碼率不算特別高,但是都是高質(zhì)量的視頻。播放時使用cog監(jiān)控CPU的大致占用,結(jié)果如下:?



H264的1080p與4K視頻都能夠以足夠低的CPU占用率(畢竟播放的是在NAS里的視頻,CPU占用偏高很正常)流暢播放,說明GPU加速確實有在工作,但H265視頻完全無法播放,這只能理解為自帶的多媒體應用的問題了。問題不大,開個Kodi或VLC就行。無論如何,這個問題解決算是一個石頭放下了。
OpenBenchmark Linux內(nèi)核編譯測試

考慮到RK3588S的性能,相信很多用戶會嘗試使用這臺設備作為開發(fā)工作站。使用phoronix test suite運行http://OpenBenchmarking.org提供的Linux內(nèi)核編譯測試可以測試它在編譯時的性能表現(xiàn)。?

由于FydeOS在安裝Chromebrew時出現(xiàn)了問題,我這里采用的測試方式是通過Crouton運行一個與Linux容器同樣的Debian容器進行測試。由于Crouton的底層技術是chroot,它使用FydeOS自身的內(nèi)核并擁有完整的硬件性能權限,這意味著它可以用于測試在原生情況下的系統(tǒng)性能。
測試結(jié)果顯示,在defconfig下這臺機器的編譯用時達到了995秒61,小17分鐘;而allmodconfig中直接飆升到4879秒61,一個小時二十分鐘。有一說一,編譯內(nèi)核這么快,性能還是給力的。
Linux容器性能

在Linux容器下進行的測試是復現(xiàn)一邊上面提到的OpenBenchmark Linux內(nèi)核編譯測試,目的主要是檢測crosvm的性能損耗。
defconfig跑了1172秒,比前面的995秒61慢了18%左右,crosvm這套容器跑下來的損失確實不小,建議用別的方案還是。
Android性能

Android的測試就比較有意思了。由于Fydetab Duo基于ARM SoC方案,對Android應用生態(tài)的兼容是最佳的。同時,考慮到它的CPU規(guī)模確實頗為強勁,理論上不應該有跑不了的應用。不過需要注意的是,由于FydeOS上的Android容器方案正如前文所說是一套自研的類ARC++方案,在常見的Android測試應用中分數(shù)表現(xiàn)都并不良,且分數(shù)波動嚴重。?
盡管如此,在一些常見的高負載任務(例如原神中),它的表現(xiàn)仍然是能夠滿足消費者對Mali G610MP4這顆GPU的期待的。因此,跑分環(huán)節(jié)僅供參考。
Geekbench
Geekbench5是常用的一套面向Android設備的CPU性能測試工具。?



有一說一,CPU性能這塊確實是我最不認為可能出問題的地方,畢竟誰跑不是跑呢,但是Geekbench的這個成績出來就很離譜,小號855不如660,多少有點令人蚌埠
Gekkbench AI Benchmark
Geekbench的AI跑分利用Tensorflow Lite模型進行,支持CPU、GPU與NNAPI三種測試模式。CPU和GPU都很好理解,NNAPI是在Android 8.1開始引入的、專門面向神經(jīng)網(wǎng)絡AI應用的指令集。?

考慮到RK3588S搭載的NPU標稱算力高達6TOPS,測試一下AI性能還是存在意義的。?





不過,很顯然,這套Android容器無法有效調(diào)用RK3588S上的NPU,考慮到這種多層架構(gòu)+ChromeOS本身對SoC NPU的利用效率也存疑,某種意義上也算合理。
3DMark Sling Shot

沒有Android 11容器最大的問題就是無法運行3DMark除Sling Shot這一OpenGL3.0測試之外的任何測試項目,但實際游戲中其實很少會出現(xiàn)這個問題就是了。?
不覺得這很酷嗎?作為一名理工男我覺得這太酷了,很符合我對Mali G610MP4的想象,科技并帶著趣味。唯一評價:GPU規(guī)模差這件事是沒救的(確信)
安兔兔

經(jīng)典綜合性能評測工具安兔兔,江湖諢號雷兔兔,但是還是有一定參考價值。?
總分44萬分,問題最大的地方是根本沒跑起來的視頻解碼,自有方案沒辦法的,這就是陣痛,還是需要Fyde團隊繼續(xù)去做改進。高情商叫獨立自主,低情商就是陰間方案,就看你想怎么評價。
總結(jié)
其實寫到這里我發(fā)現(xiàn)我有點下不去筆,所以這段寫的比較亂,大家將就看一下吧。
必須肯定的是,F(xiàn)ydeOS這套操作系統(tǒng)生態(tài),配合Fydetab Duo這個硬件設備,不說是完全成功起碼也是及格線往上。硬件上足夠高級足夠流暢,同時軟件也,至少對我這樣一個長期使用ChromeOS和Linux的發(fā)燒友來說,足夠好用。盡管在厚度、拓展性和SKU上還存在一點瑕疵,但這些問題都很難算是Deal breaker。就針對Fydetab Duo這臺設備來說,我的評價是有需求可以考慮買,甚至說,如果未來有內(nèi)存容量擴大的SKU我自己都會考慮買一臺來玩玩。
不過,F(xiàn)ydetab Duo的意義并不止于此。ChromeOS在大部分中國消費者眼里沒有價值,一個去Google化的FydeOS在大部分海外消費者眼里也沒有價值。這意味著無論海內(nèi)外,愿意去了解、嘗試、購買、使用Fydetab Duo的消費者都是一個相對小眾的、以技術發(fā)燒友為主的群體。(不如說能知道有RK3588這么個玩意兒的多少都已經(jīng)沾點SBC了)FydeOS團隊當然也清楚這一點,所以他們對Fydetab Duo的定位與其說是一個與小米華為等廠商搶市場的消費電子產(chǎn)品,不如說是一個類似于Chromebook Pixel的炫技產(chǎn)品。只不過,Chromebook Pixel炫的是它的工業(yè)設計,而Fydetab Duo炫的是軟硬件集成與交付能力。
事實上,F(xiàn)yde Innovation的主營業(yè)務與其說是FydeOS for You這類的消費級軟件,不如說是面向企業(yè)提供一個類ChromeOS的方案。而且,如果把ChromeOS for Enterprise比作AMD的Ryzen Pro,僅僅是在標準款Ryzen CPU上加上企業(yè)管理功能,那么FydeOS for Enterprise就是為PS和Xbox主機準備的半定制半導體服務。由于企業(yè)對IT基礎架構(gòu)的數(shù)據(jù)安全擔憂或監(jiān)管部門的合規(guī)審查,ChromeOS要求完全信賴Google的業(yè)務模式對很多企業(yè)來說是并不可行的(這點并不局限于中國)。FydeOS能夠提供一個本地部署+商業(yè)定制的服務,在不動ChromeOS用戶體驗的前提下無縫銜接到滿足合規(guī)要求/數(shù)據(jù)安全要求的合規(guī)環(huán)境。同時,這種服務也保留了ChromeOS全、易管理和輕量化的優(yōu)勢,對于很多機構(gòu)和人員來說這種操作系統(tǒng)真的可以是PC/Mac之外的第三條路徑。所以,F(xiàn)ydetab Duo更多是嘗試向這些人展示FydeOS的生態(tài)以及未來的前景。必須要注意的是,由于FydeOS本質(zhì)上是一個“ChromeOS /w or /wo Google”,而ChromeOS本身在企業(yè)級市場已經(jīng)是有一定聲量和用戶的相對成熟的解決方案,即這種基于云(無論是公有云還是私有云)的計算方式在企業(yè)是確實成熟的,留給FydeOS團隊的問題只剩下了證明自己有能力提供足夠的技術支持和維護周期,而不像某些友商中道崩殂,而Fydetab Duo就是他們的答卷:一臺高性能的、能夠滿足企業(yè)日常需求的二合一產(chǎn)品,通過軟硬件結(jié)合的方式展現(xiàn)自己的技術實力,同時讓更多的消費者了解到FydeOS,一舉兩得。
Nice play guys.
Carry 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