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晉】裴啟《捉刀人》解讀
裴啟《捉刀人》
作者:【東晉】裴啟
魏武[1]將見匈奴使,自以形陋,不足雄遠國,使崔季珪[2]代當坐;乃自捉刀立床頭。坐既畢,令人問曰:“魏王何如?”使答曰:“魏王信自雅望非常,然床頭捉刀人,此乃英雄也?!蔽和趼勚Y遣殺此使。
注釋:
[1]魏武:即魏武帝曹操?!2]崔季珪:崔琰。三國清河?xùn)|武城(今山東武城西)人,字季珪。
賞析:
《捉刀人》是《語林》中的著名篇章?!墩Z林》早已失傳,此篇見于《太平御覽》和《太平廣記》。故事極簡單,曹操要接見匈奴的使者,生怕自己相貌平平,不足以威懾對方,便讓崔琰當替身,自己在一邊提刀而立。誰知被來使看出破綻,來使說那個捉刀人才是真正的英雄。曹操聽說以后,竟派人殺了來使。據(jù)《魏氏春秋》上說:“武王姿貌短小,而神明英發(fā)?!笨梢姴懿俨⒎窍嗝渤舐皇莻€子小一點,但很精神??磥恚懿僖驗樽约簜€子小,有一點自卑。接見使者這樣的大事,他居然讓崔琰來當替身。《三國志》載:“琰聲姿高暢,眉目疏朗,須長四尺,甚有威重?!边@是當時人們心目中的美男子,難怪曹操讓他當自己的替身。可是,那位來使并非等閑之輩,他并不在意曹操的“姿貌短小”,而是注意到了曹操的“神明英發(fā)”,真是巨眼識英雄。故事至此已是兩番曲折,誰知使者的話竟給自己惹來了殺身之禍。小小篇幅卻一波三折,生動刻畫了曹操狹隘多疑、詭詐成性、殘忍好殺的性格。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