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突然示弱,主動交錢請求伊朗放人,美國撐腰不管用?

近日的韓國伊朗石油款之爭似乎終于分出了勝負,強硬的文在寅不嘴硬了,韓國宣布將主動交70億美元請求伊朗放人,對于韓國的這種行為,伊朗網(wǎng)友的評論非常一針見血:早知今日,何必當初,韓國這種行為除了讓被扣押的韓國船員白白失去更長時間的自由之外毫無意義。

強硬凍結伊朗70億石油采購款項的韓國突然示弱,主動交錢請求伊朗放人,是否說明美國撐腰不管用?實際上就算是美國自己親自上陣都拿伊朗沒轍,更不用說是美國支持下的韓國了,在硬撐近一年后,韓國終于放棄了無謂的強硬態(tài)度,主動向伊朗交付贖金求放人了,哪怕得到了美國的支持,韓國依舊斗不過伊朗。
在美國暗殺伊朗高管蘇萊曼尼之后,美國和伊朗之間的矛盾立刻激化,除了伊朗對美軍基地發(fā)射導彈做出回擊之外,美國和其盟友也對伊朗展開了更為嚴厲的制裁,其中就包括韓國,實際上在此之前韓國是伊朗廉價石油的一大進口國,但為了緊跟美國步伐,韓國取消了所有對伊朗石油進口訂單,但如果僅僅是這么簡單的話伊朗也不至于扣押韓國運輸船,但最重要的是韓國以制裁為借口,凍結了尚未交付的70億美元石油進口款項,而伊朗也深知通過譴責韓國根本不可能達到讓其還錢的目的。

于是伊朗以環(huán)境污染為由,在霍爾木茲海峽扣押了一艘來自韓國的運輸船,將船上船員也一并扣押軟禁,將這些船員作為人質(zhì),要求韓國進行還款,而在此事發(fā)生之后,韓國甚至一度派遣一艘護衛(wèi)艦前往該海域進行巡航,一方面對其他運輸船進行護航,另一方面對伊朗進行軍事施壓,甚至威脅讓這艘攜帶特種部隊的護衛(wèi)艦強行解救被扣船員,畢竟韓國海軍曾經(jīng)完成過從海盜手中解救被扣押船員和船只的戰(zhàn)例。
然而伊朗可不是海盜,對于軍事實力較強的伊朗來說,一艘護衛(wèi)艦根本不足為據(jù),且不論沿岸部署的大量陸基反艦導彈,只需要伊朗海軍派出幾艘導彈艇,都能輕易擊傷甚至是擊沉這艘韓國護衛(wèi)艦,實際上不光是韓國,哪怕是美國海軍膽敢主動靠近伊朗沿岸挑起戰(zhàn)事,也得付出慘痛的代價,因此在軍事威脅無效,口頭威脅也不被搭理后,黔驢技窮的韓國終于放棄,與伊方進行了談判,同意賠付資金,但讓韓國一次性拿出70億美元顯然不現(xiàn)實,因此韓國將先行賠付10億美元,然后伊朗才會放人。

這次談判的結果毫無疑問宣告在這次和伊朗的較量中,韓國的慘敗,韓國這次緊跟美國對伊朗展開制裁,換來的卻是自己吃了兩個大虧,先是韓國運輸船被扣,又是軍事威脅被無視,最后還是得交贖金才能放人,讓韓國在國際社會上宛如一個小丑,而伊朗的這種“綁票”手段也被證明是相當有效的,伊朗的這種強硬作風或許值得不少深受美國戕害的國家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