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可以常回,但不能久待。

在外面,我已經(jīng)是可以獨當一面的成年人,但一回到家,卻永遠被視為小孩子。在外面的時候,我們充滿電全天候機?;氐郊揖烷_啟省電模式,進入了低耗能狀態(tài)。

每天睡到午后,三餐全被安排好。遠離了平時住的公寓,也把房租忘得一干二凈。甚至連早該搞定的工作,也因為“放假就該好好休息嘛”而懈怠。而這一切,只有在離開家的時候才得以改變。坐上離開家的車,車穿過了很多次隧道。車外的燈光亮了暗,暗了亮,似乎總在催促著每一位乘客,“趁現(xiàn)在沒人看到”“趕緊把原來的自己重新叫出來”,到終點下車的時候,可不能再是這個樣子了。
所以越來越覺得家是個可以?;?,但不能久待的地方。要常回是因為那里有最在意我們的人,不能久待是因為那份在意他容易變成溫床。他們會說“累了就停下吧”“乏了就別干了”“困了就歇息吧”。躺在這樣的溫床上,我們的確更舒服了,但也更容易失去保護這張溫床,保護這個家的能力。對我們來說,家是一個歇歇腳的地方,歇夠了,攢夠了能量,就要走出去被錘煉,被擊倒,然后逼迫自己成為更強大,更值得被家里依靠的人。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