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美的升華——《電腦線圈》(2007)觀后感

很早以前風(fēng)聞此作,后來在一部講作畫的視頻里看到過片段,腦海中存留了“激光熊”、“作畫”、“すっげ ”這樣的標簽。
前段時間一直追隨折笠富美子的腳步補番,看到這部《電腦線圈》時,我意識到,我之前錯過了一部大 名作。
港真,這部作品的第一幀畫面、第一個音效,讓我瞬間想起《地球防衛(wèi)少年》,回憶起各種鬼頭莫宏帶給我的悲傷和抑郁,(《地》這部作品我當初是看了動畫又補漫畫,真真是我看番生涯中最致郁的一部作品沒有之一,每當“阿姨說”響起,我心底就涌出無盡的悲哀。。真是一部寫作希望讀作絕望的作品,坊間所言“珍愛生命、遠離鬼頭”誠不我欺?。?/p>
所以,我潛意識里一直認為,《電腦線圈》最后也一定會把我領(lǐng)向類似的悲哀領(lǐng)域。。直到我看到最后,才欣慰地發(fā)現(xiàn),這部作品的基調(diào)和《地》真的不一樣!
在贊美之前,還是先吐槽。
《電腦線圈》最大的槽點在于鋪墊過長。一部26話的番,直到第16話才真正意義上接觸到故事的本體,而在這之前,全是在讓觀眾熟悉設(shè)定和人物。15話的長度,已經(jīng)超過一般類型的番劇篇幅了,在這么長的篇幅中,基本上就是一些小孩子(小學(xué)生)的各種打鬧。這足以構(gòu)成一個強有力的勸退期了。所以,這部作品的“冷”完全可以預(yù)見和理解。我自己在看前15話的時候就有幾次閃過棄番的念頭,而對比起來,后面11話的內(nèi)容在敘事節(jié)奏上完全不同,基本上是讓人忍不住要一口氣看完。
漫長的鋪墊,讓我想起電影領(lǐng)域文藝片的常用手法。
很多經(jīng)典的文藝片,常見的模式就是前面用近90%的篇幅做鋪墊,這個鋪墊,可以是平淡如白開水,讓普通觀眾看得昏昏欲睡的,也可以是帶有一定戲劇色彩,有那么點趣味但又不至于讓人興致盎然。但無論如何,經(jīng)典作品的成功之處,也是“過人”之處,就在于最后收尾的升華。(類似單口相聲的“抖包袱”)這個升華需要導(dǎo)演把自己心中想表達的東西做出非常到位的“提煉”,然后恰到好處地呈現(xiàn)出來,最后恰到好處地結(jié)束。這個環(huán)節(jié)是最考驗導(dǎo)演功力的環(huán)節(jié)。所以我經(jīng)常說,講一個故事,最難的就是收尾,而評價一個講故事的人水平高低,就是看他如何收尾?!吧A”跟“提煉”都非常重要,也非常難,這兩個詞都與化學(xué)有關(guān),因此,可以說,導(dǎo)演就是一個煉金術(shù)師,他的級別高低,就看他這兩項技能掌握的嫻熟程度。
說回到《電腦線圈》上來,這部作品想表達什么呢?當然,不同的人可以解讀出不同的內(nèi)容,比如最常見的對這部作品的解讀就是科幻、眼鏡,假如只看到這一層,那就太失敗了,也太小看導(dǎo)演和這部好作品了??苹迷O(shè)定只是一個中介、一個工具——一如所有的科幻題材。真正的目的一定還是落腳在“人”身上。
起初,作品后半部分頻頻提及的“黑幕”、“利用”、“復(fù)仇”讓我以為最后要來個真相大白,但真正看到最后,我發(fā)現(xiàn),這些是有,但不重要,或者說,這些東西并不是導(dǎo)演想表達的重點。
真正的重點,是人際關(guān)系,是日系作品常見的主旨之一——“何謂友人?”片中有好幾處,臺詞寫得實在太好了!!我記憶最深的,是勇子講給優(yōu)子的話,“。。。這條路可能很窄,可能會迷失,但前行的過程中,重要的是,不要忘了路的存在”(大意)這個“路”就是通往他人心靈之路,是人與人之間的連接。
(*在我看到的評論里,沒有人注意到這部番的英文名字——Coil a Circle of Children. 這里的coil是動詞,卷起、盤起的意思,這個英文標題已經(jīng)表明作者想表達的是什么了)
在《電腦線圈》中,“何謂友人?”中的“友人”甚至可以是狗,是一只電子寵物。不少觀眾都提到,最后兩話,電助(那只電子寵物狗)是一個淚點。其實圍繞這個點,劇中也討論到了一個有深度的話題:什么是真實的?優(yōu)子的母親認為,只有能切實感知的才是真實的。果真如此嗎?感知即真實嗎?
不扯哲學(xué)思辨,電助最后是第二感動我的存在,因為它的忠誠,為主人的舍身。在最開始看到電助出場時,讓人感覺又丑又蠢的這個虛擬存在,沒想到最后成了最可愛、最打動人的一個“人物”。
(關(guān)于真實與虛幻,附上優(yōu)子的臺詞:
假如能親手觸摸到的就是真實,觸摸不到的就是虛幻的話,那么我這份悲傷一定也是虛幻,但是假如這個世界全都是由能觸摸到的東西構(gòu)成的話,假如我們一心只相信能親手觸摸到的東西的話,那么我胸口現(xiàn)在這份確實存在的傷痛又算什么呢?)
—————以下有劇透————
前面說到,電助是第二打動我的,那么,最讓我感動的則是女主的爺爺——這位直到最后才露臉幾分鐘的潛在角色。他為了拯救一直跳不出心理創(chuàng)傷的孩子,一方面竭盡全力用技術(shù)營造一個“世界”,另一方面,最后不惜舍身以換取孩子的完整。。在我眼中,這種慈愛真是如山一般偉大!
所以,無論優(yōu)子還是電助,我認為在最后,都是受到了爺爺?shù)哪撤N激勵,或者說,這也是一種傳承。
所以,如果讓我用一個字來概括這部番的主旨,我會用“愛”這個字。
總之,這部作品的收尾實在是太完美了!要表達的東西都得到了很好的升華,當初能拿到很多重要獎項真是實至名歸。
再吐槽一點,這番的音效也是醉了,普通人物的音量假如是5,那么一個重要人物原研的音量則是0.5,導(dǎo)演你知道半夜不戴耳機來補番頻繁調(diào)音量有多痛苦嗎?!最后我受不了戴了一次耳機,發(fā)現(xiàn)竟然有BGM!?。I目啊有沒有?。?!后來才發(fā)現(xiàn),原研的cv竟然是樸璐美大人。。。
一個我最愛的場景,優(yōu)子和原研背靠著大樓的山墻,望著夕陽,靜靜地交談(?)。。。
*原文寫于2020-3-8
完美的升華——《電腦線圈》(2007)觀后感的評論 (共 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