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禽擇木而棲和忠臣不事二主其實一點都不沖突!
大家好,這里是婉殤成長筆記,用有趣的話語講述個人成長和深度思考的內容。如果覺得文章對您有所啟發(fā),可以關注我哦!
祝各位開篇有益:
一
發(fā)現(xiàn)現(xiàn)實中很多人會因為一些不同的價值觀而陷入一種矛盾,比如,書上告訴我們良禽擇木而棲,但書上也告訴我們忠臣不侍二主,書上告訴我們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但書上也告訴我們大丈夫寧死不屈……
類似的矛盾有很多,于是,把很多人也搞矛盾了,自己,到底該相信誰?
其實你誰也不用相信,你相信你自己就夠了。
這些導致你很矛盾的東西,等你真的遇到需要抉擇的時候,你就發(fā)現(xiàn)自己不會矛盾了。
你會根據你過往的經驗,從小受到的價值觀導致你真遇到事情的時候會做出決策,你不會糾結的。
就好比你可能相信了好多年的長期主義,只要你真的把真金白銀投入到市場中了,遇到下跌了,你會立馬做出決策的。
看著賬戶不斷的縮水,會立馬檢驗出你到底是真的堅持長期主義還是假的。
你激動的心情才是最不會出賣你的懂嗎。
你相信了一輩子的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你把自己洗腦的連你枕邊人甚至你自己都信了。
但當把刀子架你脖子上,或許你立馬就跪地求饒了,骨氣啥的,不存在的……
你相信了一輩子的男女未成親前授受不親,當美女穿上黑絲在你面前左右擺動時,或許你就破防了……
裝啥啊,誰還不知道誰?
所以,你空想的時候有矛盾的時候才是正常的,但問題是,只要你真的遇到那個情景了,你立馬就不迷茫了。
有的人問了一輩子的活著是為了什么,但你真叫他那啥,你看看他干不干?
余華說過:活著是為了活著本身活著,而不是為了活著以外的其他事活著!
二
而且哪怕我們不遇到那個真實的情景,我們只是在空想,那我們又有啥好矛盾的呢?
說出這些話的人,或許就是同一類人。
只不過是在他們人生的不同階段說的懂嗎。
你比如他年輕時候相信的可能是頭可斷血可流,為了兄弟,為了面子,為了義氣,大不了十八年后又是一條好漢。
這時候,如果他是在古代,或許他相信的就是忠臣不侍二主。
因為他要留名,他要面子懂嘛?
但如果他老了,他拖家?guī)Э诹恕?/p>
或許他就不這么想了,他或許會想,只要能活著,能繼續(xù)照顧自己年老的雙親,自己年幼的子女,和自己相濡以沫的對象,那才是最重要的。
面子不面子的,太虛了。
這時候,他相信的或許就是良禽擇木而棲,因為他要活著,他倒了,他背后的人怎么辦?
所以,兩個看似矛盾的價值觀,其實很可能就是一個人說出來的,這就是現(xiàn)實。
人家本人都不覺得矛盾,你一個旁觀者,你有啥好矛盾的呢?
三
我們換一個角度來看,從收益率的角度。
一個人如果是本身在沒啥名氣的時候,比如你我這樣的普通人。
在遇到一個選擇:是繼續(xù)跟一個主子還是換一個更好的主子?
當然,照現(xiàn)代的話來說,應該是一直跟一個老板還是換一個發(fā)展更好的老板?
不過,因為現(xiàn)代相比古代少了很多的封建道德教化,所以有些東西是不一樣的,所以我們主要還是以古代場景為主。
那么,如果是在我們本身沒名氣,你涼沒涼也沒人在意的情況下,你在遇到特殊場景,別人逼你投靠他,不然就讓你涼涼的時候,你會怎么選?

你投不投幾年后或許就沒人在意了懂嗎?
翻開歷史,歷史書上的一段字或許就是一位英雄波瀾壯闊的一生。
但還有更多如你我一樣的普通人,在歷史書上基本上找不到位置。
古代兩軍對戰(zhàn),將軍一涼,基本上小兵就放下武器了。
就是因為這些小兵知道自己只是個無名小卒,自己放不放兵器,在歷史上的位置都是一樣的,那就是沒啥位置。
但將軍不一樣啊,將軍要是寧死不屈,那是真的能青史留名的。
所以,當我們從利益的角度來看,其實所謂的良禽擇木而棲和忠臣不侍二主同樣并不矛盾。
沒想通的是你,不是某句話。
四
當然,上述邏輯是建立在利益的角度,但人生在思考問題時,往往不會只從一個角度。
如果從情感的角度,的確有很多人,可能不為功名,不為錢,就為了對將軍人格的敬仰或者懷有一股子愛國之情然后就默默付出。
這都是有可能的。
人生選擇的評判標準并不止一個維度。
真正重要的永遠是:你要想清楚,你要的,到底是什么!
全文完,如果覺得對你有啟發(fā),那就點個贊或者“在看”吧,感謝你這么忙還愿意花時間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