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es | 前任遍仙界
很久沒看過有這么大世界觀的小說了。一開始是從人間通過界門到修真界,然后修真從筑基-金丹-元嬰,還有十四州,三大門,七大宗,以及異界。異界是類似于我們的一個恒星系,不是五大洲的十四州,是八大行星的十四州,星云是行星之間的宇宙。
里面有一個很有意思的設(shè)定是黑暗森林不能被其他高級文明發(fā)現(xiàn),所以不能暴露目標。然后這個小說里寫的是,發(fā)現(xiàn)了坐標之后。通過天地陰陽五行陣 在日食的時候 替換坐標,逃過高級文明的追捕。所以主線是陰五極 每一極的出現(xiàn)、危機、解決。能量一直在熵減,世界天地 生而幻滅,墮落者就好像是暗物質(zhì)一樣,發(fā)現(xiàn)靠近并漸漸吞噬,沒有逃離的辦法。而十方對應的是十維世界。
?
而女主一開始是穿越過來的,所以她是現(xiàn)代人的思維,以她視角就是我們比較好理解的方式。女主三觀很好。一開始弱了想活下來就變強,不勉強戀人也有自己的私心,用現(xiàn)代化思維改造門派,發(fā)現(xiàn)危機解決危機,建立海市郵政系統(tǒng)。但是女主的心法 是風月錄 就是情這個方面的,以男女之情 引申出萬物之情? 然后寫出天地無情亦有情。
?
對于道的認識的話,我覺得可以翻譯成人生意義的追求。一開始在門派的修煉,就好像是義務(wù)教育,門派有好有壞就好像城市地域有好有壞。里面的道并不僅僅局限于幾種,而是只要從一而終就是好的。就好像人生的意義在進入社會后,并不用單一的標準去判斷一個人,任何一個方面都可以成為一個人的閃光點。那么我自己的道是什么呢——了解更多的世界。那么我評判一個東西好不好想不想去做就是——他能不能讓我了解更多的世界,是A了解的多還是B了解的多。說實話我們專業(yè)本科學完之后,基本就對交控有一定的認識了,再深入的學習也不會認識更多的世界。
?
所以在這個基礎(chǔ)下,其實我不反對當一條咸魚。在社會中要做到很高層次才能對某一個領(lǐng)域有更深的了解,但是我做不到,但是不能停止勞動,不能停止社會參與。我可以在邊摸魚邊看更多的書,從而更多的了解世界,也許可能會找到自己喜歡的事發(fā)現(xiàn)自己最喜歡了解哪里的規(guī)律。
?
然后就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基于這個底層邏輯,所以我不排斥任何一個方面的知識。社會是最高形態(tài)的上層建筑,所以最喜歡的是社會的運行規(guī)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