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子《大宗師》:古之真人,不逆寡,不雄成,不謨士
想要得到真知,你得首先到達真人的境界,什么算是真人呢?莊子說:古之真人,不逆寡,不雄成,不謨士,若然者,過而弗悔,當而不自得也。

大膽的解釋下可能是說:古代的真人,是能夠順應天命,沒有雄心偉略,不會陰謀算計。如果能夠做到這樣,一生無怨無悔,那他就算是個真人了,但是他自己卻不認為自己有什么了不起。
道的追求不在于未來,而在于當下,能夠時時的感悟,增加自己的認知,一生無悔。天堂和極樂世界是死后的世界,活著的人可以有信仰,但不應該把那當成全部。
如果當下都不能夠解脫,怎么能夠幻想著進天堂或是極樂世界呢?我們生活的三維世界,在時間流中一去不回頭,昨天,現(xiàn)在,未來只是不同的階段。
孔子站在當下的角度說:告諸往而知來者。歷史的長河有太多的故事,而很多的故事都在不停地重復著,而人的記憶是短暫的,生命也是短暫的。

在這短暫的一生,如何能夠去獲得無窮的知識呢,如何能夠達到大智慧的境界呢,我們得站在古人的肩膀上,去學習他們的智慧,只有一代代的接力,也許可以開啟真正的智慧大門。
我們常說過去的就過去了,不必再追憶,應該拋棄過去,面向未來。但未來是永遠在下一秒的,是還沒有到來的,等你擁有了未來,也就成為了過去。

那么現(xiàn)在呢?當下呢?當下嚴格來說,也是不能夠定義和把握的,假如你現(xiàn)在告訴我,你活在當下,但是,當我聽到時,你已經(jīng)成為了過去。
過去,現(xiàn)在,和未來可以拉在一條線上來看,因為那可能是一個靈魂的寬度,魯迅說,有的人活著,他已經(jīng)死了,有的人死了,他還活著。那死了還活著的一定是真人。
再回頭看看,什么是真人呢,是站在萬丈高崖邊,腿不會發(fā)軟的人;是能從那滔天巨浪里過,如履平地的人;是在刀山火海里,穩(wěn)坐泰山的人。我想,也許只有這樣的人,才能夠稱為真人吧。

莊子的文章,莊子的道,真真假假,大道隱于浮夸的表面之下,關鍵是你我看到了啥。
我是【兩不相傷】,
關注我,
一起開啟智慧的大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