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運】食品標簽常見問題
在上教技課,看邢大本會兩頭顧不過來且思維被打斷且課堂一直有雜音(很討厭人說話的聲音啊比裝修都討厭!),所以決定進行一個化吧帖子的搬運。就是幾年潛水化吧收藏了很多帖子,最近收藏條滿了"準備從一個地方搬到另一個地方"——誤。本意是給自己消化吸收用。有一些帖子當年我和它有一樣的困惑,但是經歷幾年大學學習之后也能發(fā)現(xiàn)這個問題有沒有意義或者價值了。貼一個化吧應對砂巖??舅氐暮铣蓤D。2333

好,進入正題。因為化吧有禁止挖墳的規(guī)定,所以就不貼鏈接了。原帖的作者是思氷。
營養(yǎng)成分表上0的標識

國標GB28050-2011提供的說法是在鈉含量低于5mg/100g/100ml時就將鈉含量標識為0。
在這里,這個0的含義不是作為精確的數(shù)字來使用而是作為一個等級來使用。所表達的意思是在鈉含量處于這個等級時,可忽略不計。
對于一個對體系幾乎無影響的量而言,忽略不計是一個可以減少成本的方法
2.保質期
有許多說法是把保質期認為是一條質量好壞突變的界線,可實際不是的。在國標GB7718-2011中對保質期是這么解釋的:

(這個完全“適于銷售”是什么鬼,感覺黑心商家有很多操作空間)
第一點得按照標簽指明的儲存條件來儲存食品才能保證品質的期限是保質期所寫的時間。常見的儲存條件有:常溫保存、冷凍保存、冷藏保存、避光保存等。
當食品的儲存方式與標注不符時可能會造成食品保質期縮短,甚至變質。為了強調儲存條件的重要性有的食品在保質期那里還特地再寫了一次在“常溫密閉下”,就是在強調儲存條件的重要性。
如果能按照標注的條件進行保存食品,那么可以把保質期作為最后期限處理,但是如果不能完全按照條件進行儲存,那么就盡早食用,尤其是容易腐敗、容易氧化、水分活度高、蛋白質和脂肪比例高的食物。
這些食物在過保質期后可能會出現(xiàn)微生物超標、重金屬超標、過氧化值超標等隱患。生活中這類食物主要是肉類、油炸食品類和蛋類。
第二最終標簽上的保質期是技術保質期與市場保質期的平衡值。
技術保質期是指食品在實驗室測得的保質期,
市場保質期是食品進入市場時物流、同類食品保質期、商家與消費者心理預期對保質期的確定。
(這個破b站專欄為什么沒有劃橫線功能,什么平臺有,我要試試微信公眾號)
而最終預包裝食品標簽上的保質期是技術保質期與市場保質期的平衡值。
綜上,對于普通消費者,可以把保質期當做一個盡早食用和合理儲存食品的提醒。當然,如果是在保質期內你儲存得當然后吃出食物中毒那么就可以去狀告,可以獲得十倍賠償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