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莫泊桑《保羅的女人》

保羅面對同性戀的情感波動為什么那么大?看到瑪?shù)铝张c波莉娜在一起為什么甚至選擇了自殺?這或許是這篇文章中最不合理的地方。
從文本中可以看出大家對女同性戀更多的是看熱鬧,沒有很強的抵觸情緒。而在當時的法國,女同性戀也并不是不能提及的詞匯。法國女同性戀文學就有十六世紀的路易斯拉貝,十九世紀的喬治桑,而更多的還有男同性文學——紀德,讓熱內,普魯斯特。
因此當文章以一種糜爛的氣息開篇,乳房屁股醉漢舞蹈,“一到這兒就能嗅出這全是世界渣滓”,“這里流瀉著愚蠢荒唐的東西,散發(fā)著市場的假意殷勤和無恥欺詐”,女同性戀的出場也僅僅是半斤八兩,她們并不特殊,甚至她們已經被大多數(shù)人私底下接納,同時與當時的氣氛融洽相處,但保羅的情緒卻一下子上漲——“全力吹響”、“表現(xiàn)出一種男人的嫉妒、一種深沉的、本能地而又混亂的憤怒”、“氣得嘴唇顫抖,結結巴巴”。他為什么那么生氣,如果是因為糜爛那一開始他為什么不生氣,莫泊桑沒有寫。還是因為感覺男性權力被侵犯了么?實在不太合理。尤其是在看到瑪?shù)铝沼臅r,他想到的是“另外一個,哪怕是個男人呢!”難道是個男人他就不覺得被侵犯了么?或許現(xiàn)實中更多男性更愿意接受女朋友選擇女性而非男性。
然后就是保羅的自殺,的確看上去比較合理。保羅是個年輕人,還未長出胡須的那種,文本中又講到他“天生多情敏感”,他對瑪?shù)铝盏母星榫拖袷恰耙粋€明智的男人,匍匐在一個尋常女郎的腳下,根本無法解釋她身上有什么天生的主宰大權”。面對熱愛的女人做著他厭惡的事情,一時間的沖擊,年輕人的沖動,絕望與痛苦地催使,讓保羅選擇了一種“逃避”。
但這又未必僅僅是這樣。
首先保羅與波莉娜第一次交鋒失敗,保羅背對著她們凝望水面,“用神經質的手指抹掉在眼角聚成的眼淚”,和瑪?shù)铝論肀r“眼角還掛著淚花”。然后是舞會,找不到瑪?shù)铝?,“他柔腸寸斷,泣不成聲,不得不停下腳步”??瓷先ザ己芟褚粋€懦弱的膽怯的甚至是無能無力的男孩子,但是當目擊瑪?shù)铝盏挠臅贿呝|疑自己在做什么,一邊以嘶吼為結局跳入了河中。他可以不選擇死亡,他或許應該在質問的時候停下來倒頭痛哭,可是他卻選擇了更神經質的方式。但是這種選擇是有鋪墊了,早先他就觀察到了河流,觀察到了被魚鉤劃死的奄奄一息的魚,但這些鋪墊和表現(xiàn)都帶有一種病態(tài)感。
除了保羅,周圍的環(huán)境也充斥著病態(tài)的感覺。尤其是舞會中,“一對對跳舞的人面對面,發(fā)狂似得又蹦又吵,退踢得很高,一直舉到舞伴的鼻子上”,“蹦跳時裙子飄起來,露出[被和諧了]”,“搖晃肚子,擺動屁股,抖動[被和諧]”,“那些男的則蹲下來,學蛤蟆的樣子,做出猥褻的姿態(tài)”,與之相應的是純凈干脆的自然描寫——“就這樣,月亮很快離開地平線,冉冉升空,越升越高,絳紅色隨之漸淡,化為黃色……”保羅就是看著這樣的景色而失了神,與其說是因為向往,更偏向一種神經質地注視,將一直壓抑的情緒暫時放下,陷入另一種癡迷。【被和諧的莫泊桑嗷】
而文章中還有很多不合理性,恰如大部分的留白。如瑪?shù)铝张c波莉娜的前塵往事,瑪?shù)铝找酝耐詢A向,文本中波莉娜的第一次出場引得保羅的咒罵,而瑪?shù)铝涨榫w激動地“像是為自己辯解”,而瑪?shù)铝找姷讲ɡ蚰?,第一時間喊出來波莉娜的名字,而波莉娜則說道“我的心肝兒”,莫泊桑做出了鋪墊,但他卻不肯加上一句兩句提供更多的信息。
而對保羅的留白更甚。
所以為什么會這樣呢?我認為其中很大的原因是因為莫泊桑的梅毒。文章中的情緒過于夸張,對于某件事的極端厭惡,情節(jié)上的荒誕性與不合理性都讓我想起了陀思妥耶夫斯基,因為疾病,那么莫泊桑呢?
《天才、狂人的梅毒之謎》中寫道,莫泊桑在1877年發(fā)現(xiàn)了自己的梅毒,他坦言不諱,甚至和波德萊爾一樣夸耀著自己終于得了梅毒,然而梅毒帶給他的是半瞎,神經痛,失眠絕望抑郁,有時候又會產生萬分莫名的興奮,從莫泊桑的驚悚小說中能明顯感受到梅毒對其的影響,尤其是《奧拉爾》——恐懼執(zhí)著,神經恍惚,死亡。
我覺得這種情緒影響了這篇小說,也影響到了保羅這個角色。
回頭再看保羅——“身材瘦溜,臉色蒼白”,像是潛意識在表明保羅的神經緊張,有種極端地神經質,對女同性戀的厭惡,突如其來的掉淚,沒有男性氣質,最終以偏激的方式報復瑪?shù)铝铡?/p>
但是為什么保羅偏偏仇視女同性戀呢?莫泊桑了解女性,看《羊脂球》就可以知道,但是莫泊桑作為一個男性,他同樣不尊重女性,他甚至傳染梅毒。他渴求愛情,但是自身的原因,他或許獲得不了。而他又對女性以一種肉欲的視野對待,讓他不肯定女性。女同性戀之間的愛情既包含肉欲,卻也同樣包含著一種比異性戀更鮮明的純凈的愛情,獲得不到卻同樣不肯定的人有可能以一種嫉妒轉向厭惡的情緒對待。
或許保羅就是這樣一種情緒的體現(xiàn),對真愛情的追求被女同性戀的出現(xiàn)打破,寧愿不存在真愛情,希望另一個是男的,以此用男性的壓迫取代女性之間的愛戀,從而肯定自身愛情的價值。但是最終他是失敗的。
結尾,“瑪?shù)铝盏念^偎在波莉娜的肩上,仿佛找到了庇護所,是一種更體貼可靠、更親熱信賴的溫情”,她已經忘記了對保羅死亡的愧疚,而陷入了對波莉娜的依偎之中,這正是保羅不想面對、莫泊桑不愿面對的真實,而保羅選擇死亡,莫泊桑用筆寫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