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步,請慢一點!老王更看重這個....
慢慢跑,真的沒啥
前幾天,有個跑友給老王留言:
老王,我每個月跑量大概是180-220公里左右,單次跑8-10公里,每個月跑一次半馬。日常跑步配速基本都是六分配,偶爾五分配(短距離)。最近跑團組織一些活動,去參加之后,老是被人說我跑得太慢,都不能多練練再參加嗎?
本來組織的活動都說團跑主要是放松不進行競速。可是老被人這么說,心情挺郁悶。也慢慢不愿意參加活動了。
我是這么回復他的:
我們大多數(shù)人跑步的目的不是為了在比賽后在領(lǐng)獎臺上能占據(jù)一席之地,所以一直擔心跑得不夠快,如果我們心里總是有這個想法,還有可能適得其反對跑步失去興趣和
信心,這與我們開始跑步的初衷背道而馳了。
一場比賽少則幾千多則幾萬人,總有人比你跑得更快更遠,所謂山外有山,人外有人。即使是世界冠軍也不是終身制,世界紀錄也經(jīng)常被不斷打破。
金庸在《倚天屠龍記》中寫道:“他強由他強,清風拂山崗;他橫由他橫,明月照大江。他自狠來他自惡,我自一口真氣足?!?/p>
我們跑步并不是為了爭奪金牌、銀牌而比賽,只要比昨天的自己更好一點、更健康一點、更快樂一點就好,跑自己的,何必管別人的快慢。
忘掉配速、忘掉PB,慢慢跑,真的沒啥。
我想這樣的遭遇很多跑者都碰到過,被人質(zhì)疑跑得不夠快或者跑得不夠遠。
老王也碰到過,但說實話,我跑步真的不是為了競速,我跑步就是為了鍛煉身體,讓自己有一個良好好的身體狀態(tài),乃至良好的生活狀態(tài)。每年能去參加幾次馬拉松,和老朋友們聚聚。對我來說,馬拉松更像是一場聚會,而不是一場競技。
我不否認是有很多跑者跑步的目的就是為了追求更快更高更強,但這并不意味著每個人都要以此為目標。
跑得快、跑得遠,也未必就是一種健康的跑法。慢慢跑反而是更有利于身體健康,和良好運動習慣的維持。
跑步本來應該是一件健康、快樂沒有功利的事情,但是跑著跑著,如果只是關(guān)注速度、成績、PB,甚至互相攀比,這是不是已經(jīng)遠離了跑步的初衷?
總有人在群里凡爾賽:哎呀,我今天10公里40分都沒進,我真是跑渣!
每當這個時候,我最想說的就是:對于跑者來說最高的贊美不是快,而是堅強。
在一場比賽中,有人拖著沉重的腳步艱難完賽,沒有人會嘲笑他們。因為他們都用自己的努力證明了自己,無論多快或多慢,都一樣精彩。
即使現(xiàn)在可以輕松跑完一個全程馬拉松,但很多人會依然記得第一次咬牙堅持跑下十公里的激動。
跑步對于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體驗,有人因拼盡全力完成PB而興奮,有人因第一次越過終點而熱淚盈眶,有人因為沒有達到預定的目標而沮喪,有人因傷病退賽而遺憾失落……就是這樣豐富多彩又獨特的體驗,才吸引那么多跑者一次次地踏上跑道,去迎接未知。
這個時候,快慢還重要嗎?
不慢跑,無耐力
在所有的長跑訓練中,慢跑就是金字塔底部的塔基,它不僅能幫助頂級運動員取得優(yōu)異成績,對于絕大多數(shù)普通跑者來說對提高肌肉力量、耐力和有氧能力效果顯著。
堅持慢跑,你會發(fā)現(xiàn),原來跑得要嘔吐的速度已經(jīng)可以頂下來了;原來跑得要抽筋的距離,已經(jīng)可以順利達成了;原來跑得氣喘吁吁,現(xiàn)在已經(jīng)可以邊跑邊說話了。不用懷疑,就是這么神奇。
慢跑是耐力的基礎(chǔ),不慢跑,無耐力。只有長期慢跑積累的有氧基礎(chǔ)和肌肉耐力,才有完成馬拉松的基礎(chǔ)?;A(chǔ)打得越扎實、越高,才會帶你的成績到一個新的水平。
相反,有很多受傷的人就是因為突然的加速加量而導致的。
我們一般都以為專業(yè)運動員平時訓練也一定跑得非常快,這種想法其實是大錯特錯的。
肯尼亞、埃塞俄比亞等非洲運動員,日常訓練中他們更注重并不是速度訓練,而是基礎(chǔ)有氧訓練,這意味著他們更重視LSD輕松跑的訓練。黑人運動員能夠統(tǒng)治長跑領(lǐng)域,也說明了基礎(chǔ)有氧訓練對于長跑的關(guān)鍵作用。
大家熟悉的日本著名馬拉松選手川內(nèi)優(yōu)輝,在高中時,他最快的5000米是15分08秒,這個成績在日本不算是最好的。
大學期間,津田誠一教練很多時候?qū)λ挠柧毜乃俣纫螅人5鸟R拉松配速還慢。
起初川內(nèi)對這種訓練方式也很懷疑,在練習中他經(jīng)常跑得比設(shè)定的目標速度還要快,但每次教練會對他喊:“慢點!慢點!”。
就是在這樣的訓練下,川內(nèi)在大學一年級的5000米比賽中創(chuàng)造了14分38秒的個人最好成績。津田誠一教練的訓練的訓練秘訣就是:慢慢跑。
他有四個訓練原則:
1、訓練時會感覺有點痛苦和壓力,但總體來說是開心的;
2、不要把速度提高到扭曲跑步姿勢和動作的程度;
3、跑步時身體沒有任何部位感到疼痛;
4、訓練后,自我感覺:“我明天還要繼續(xù)跑步”。
以上四個標準都沒有去強調(diào)速度,也常適合我們業(yè)余跑者和很多初跑者,甚至對于高級跑者和精英跑者來說,老王也覺得完全適用。
慢跑才是跑步的精髓
其實,對于大多數(shù)跑步愛好者來說,速度是最不重要的。因為只要你走出去開始跑步,你的表現(xiàn)就已經(jīng)超過了大多數(shù)人。
慢跑可以說是我們跑者一項非常重要的訓練手段,適合大多數(shù)人。除了可以提高耐力、改善心肺功能和循環(huán)系統(tǒng)的能力,還可以提高身體對抗疲勞的能力。
跑得慢點,讓運動生涯長一點,跑步是一輩子的事情,不要在意一時的速度。
忘掉配速,感受從耳邊掠過的風的柔軟,感受陽光破天而出的美麗,感受閃爍繁星的寧靜,感受汗水滑落的激情。你會發(fā)現(xiàn)以這種方式跑步更輕松、更快樂。
即使對于想追求速度的跑者來說,也應該是先慢后快,只有慢積累的量變,才會引發(fā)快的質(zhì)變。先積累足夠的“慢”,然后再追求“快”。這可能才是更適合跑步的科學原理和邏輯。所以,請跑友們,慢慢跑,才更快!
你更喜歡慢跑還是快跑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