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婆家娘家都拿我當外人,我索性躺平啥也不管了!感覺真挺好!
不知是哪位高人總結(jié)的:一個女人結(jié)婚后對于娘家來說就是客人,對婆家來說就是外人,可謂是精辟。
然而對于我來說,我在還沒結(jié)婚時就體會到自己對于父母來說,不是一家人的感覺。我媽那時整天就在我耳朵邊叨咕:“養(yǎng)閨女沒啥用,早晚都是人家的人,生兒育女,伺候公公婆婆,給人家效勞去,做父母的指不上……”
也正因為如此的思想,自打我嫂子進門,她就對我和嫂子區(qū)別對待,重嫂子而輕我。我因為從小都被她用那些話所洗腦,也并不覺得她用這么明顯的態(tài)度對我們兩個,有什么不妥。但和其他的小伙伴對比,我偶爾也是有些小難過的,因為她們的媽媽從來不說這些話,可她整天掛在嘴上,動不動就“閨女我可不指著,就是潑出去的水……”現(xiàn)在想想,感覺她就是從我記事兒時開始,就致力于讓我明白一件事兒,我雖然是她生的,但由于我是女孩,給我養(yǎng)活大能自立就不錯了,其他的要求也別太高了。
尤其吃穿方面,那時候最為明顯。哥哥喜歡吃紅燒肉,她就給做。我想要吃時,她直接切幾片肉燉菜里,嫌做紅燒肉麻煩。很少給我買新衣服新鞋襪,都是撿哥哥剩下的衣物鞋襪穿,從小給我灌輸?shù)木褪沁@樣的,我是外人只是暫時生活在這里,不要對她有太多的要求,她也不對我有多大的指望也不會多用心在我身上的觀念。
當偶爾感到憋屈時,我還想著自己以后有屬于自己的小家就好了,結(jié)果嫁到婆家之后,我更深刻體會到的一點是,我被婆家家人也同樣孤立,融入不了她們。在婆婆的觀念里,她和自己的兒子女兒才是一家人,而我這個兒媳,就是一個外人。
親戚們年節(jié)一起吃飯的時候,她很本能地會把盤里的好吃的先夾給自己的兒子女兒,而不給我夾。有些關(guān)于家里的事情,只跟她兒子女兒說,而壓根故意不讓我知道。平時她兒子女兒的生日,還沒過呢,她早早就念叨一遍又一遍的,對于我的,她從來連提都不提。雖然我每年都很用心給她過生日,但我嫁她家這么多年了,她卻連我的生日問都沒問過一次。
這么說吧,結(jié)婚沒幾年我就認清了一個殘酷的現(xiàn)實:我就是一個婆家不疼,媽家不愛的邊緣人!
無論我有多希望改變這種狀況,用自己的實際行動期盼她們把我當成她們身邊重要的人,也沒用。
比如我寧可自己穿幾十塊錢打折過季的衣服,也要給婆婆老媽買千八百的,瞧著有檔次的。結(jié)果婆婆跟我說:“衣服樣式不好,料子一般穿著不舒服”而我媽則說:“大表姐給二姨買的衣服5000多呢,比這個瞧著高檔多了”末了,還會嘆一聲氣,再也不多說什么,衣服被放置在一邊,從此沒有見她穿過。
在婆家做家務(wù),婆婆就是查缺補漏,這塊油漬沒擦凈,那邊花的水澆多了,反正累得夠嗆,也沒落著好。回媽家做家務(wù),媽倒是挺信任我,也不挑剔,反正回去五天,五天時間都給你安排滿滿的。也不管你累不累,一種不用白不用的感覺。
我是真的服了她倆!
一個拿我當外人,整天防著,家里的地呀還有自己的存款還有一些別人欠她的錢,跟她的姑娘說,跟她兒子說從來不跟我說。另一個也拿我當外人,媽這些倒都和我說,不掖著不藏著,可原因卻是怕我哥馬虎,記不住這些,告訴我的目的是到時好提醒哥哥。
一個婆婆一個娘家媽,正常來說都是我生活中該拿我當回事兒的人,但卻都對我采取“防著”的戰(zhàn)略,我咋就這么不著人稀罕呢!我得有多差呀!頭些年啥也不明白的時候,動不動就會跟要好的同事或者朋友哭訴,覺得自己好倒霉呀,遇上這樣的婆婆和這樣的媽,都不拿我當自己人。這種家事她們也不好評判什么,只是默默陪伴在我的身邊,聽我傾訴。
這些年隨著自己的年齡越來越大,經(jīng)歷越來越多了,慢慢的自己就想開了。
既然婆家娘家都不拿我當自己人,我也改變不了她們,只能自己調(diào)節(jié)自己了。我得自己照顧好自己,自己疼自己。不指著她們疼了,對她們也不抱期待了,把她們就是放在是我長輩的位置上,除此之外,別無其他。
想通后,我覺得心情豁然開朗了。不再盲目地想著追求她們的認可了,除了年節(jié),還有雙方的生日及其他的一些特殊的日子之外,兩邊家我都不回,有事能電話說的絕不對面說,盡量少和她們往一起湊。
真要回家的話,也不傻乎乎地就想著去討好她們,做家務(wù)的時候都是告訴自己,是自己給自己做的,不是為了她們給好的評價和認可做的,這樣我就輕松了很多。
反正一年也回去不了雙方家庭幾次,作為晚輩做做家務(wù),陪陪她們是應(yīng)該的,這是在盡我自己的孝心,讓我自己心里舒服。至于她們喜不喜歡?感不感動?認不認可?那是她們的事兒,我只需要做好我這個角色上該做的事就可以了。我尊重她們真實感受的結(jié)果。自己問心無愧,舒坦就好,不對她們的反應(yīng)過度在意。
而對于她們平時不把我當自己人,可她們又會在其他兒女那受挫到我這尋求親情的溫暖這件事情,我也有了算是能自己讓自己心理平衡的方式來對待。
比如說媽媽再和我叨咕哥哥有多亂花錢,侄子有多不聽話,嫂子有多懶的時候,我就跟她這么說:“畢竟你是和他們在一起生活,以后指著他們養(yǎng)老的,凡事多忍耐些吧!哪有啥啥都好的,他們不也有很多地方對你來說感到開心的嘛。人知足才能長樂”。一般情況下,媽媽聽我這么一說,就不太好意思再說什么了。
而婆婆這邊家里人的事情,原來我都熱心參與的,可會招來他們不少的評判,自己是費力不討好。
現(xiàn)在除了我自己小家庭的事情,其他的有關(guān)她弟弟家孩子的事,或者幫她妹妹找客戶的事兒,我都直接拒絕?!拔椰F(xiàn)在能力有限,自己的事情都勉強忙完,根本沒有幫她們的資本,小姑子有人脈有時間有能力,這些事對她來說不難,還是讓小姑子幫幫她們吧?!逼牌怕犖疫@么一說,也無可奈何地閉嘴了,再不情感綁架我。因為平時她就是認為我啥啥都不如小姑子,那好了,我現(xiàn)在承認我是不如小姑子,我認慫了,這些事兒你還是找你那能干的姑娘去解決吧。
我把時間真正用在我自己和我孩子身上,至于用不用在老公身上,看老公的態(tài)度。他要是近階段表現(xiàn)得讓我滿意,讓我覺得心理舒服,那我就考慮考慮他。但如果不是,那不好意思,隨你了。我不會被你影響我的情緒,我自己會讓自己每天都過得開心,給孩子高質(zhì)量的陪伴。
這套策略實施下來,我發(fā)現(xiàn),我和兒子的親子關(guān)系好了很多,原來總把精力放在討好兩邊家人,讓她們對我有重新的認識上,忽略了兒子一些關(guān)鍵時期的成長?,F(xiàn)在想想太不值得了。
幸運的是我醒悟了!我開始研讀心理學(xué)書籍,還不斷的在外面參加一些身心靈的課程,去進一步的成長自己,情緒越來越平和,和兒子相處的質(zhì)量也越來越高。
不再因為老公說長發(fā)適合我,就留我不喜歡的長發(fā),而是直接剪了干凈利落,適合我的短發(fā)發(fā)型。也開始運動健身,體重從原來的150斤,保持在了120斤基本穿衣服能看出型來了,平時開始研究營養(yǎng)食譜,葷素搭配合理,定期體檢,身體有異常狀況及時調(diào)節(jié)。
當我把大部分時間放在自己身上,放在和兒子的相處上。對婆家和娘家的態(tài)度上實施躺平,能不管就不管,但該盡的孝道得盡,并不期待她們什么樣的反饋的這樣的策略以來,我的生活簡單了很多,我也快樂了很多。
由此,我悟出一個道理——女人,你當然可以期待你的婆家人娘家人都喜歡你,認可你,真正的心疼你,但你不要過度依賴。確實達不到這種程度的話,就像我這樣無論你怎么做都是婆婆不疼媽媽不愛的,就只能說明你點子挺背的,遇上婆婆和媽媽都是一個類型的人,那你就要多疼好你自己,自己愛自己,對于兩邊就不要太過期待了。
但畢竟她們是老人,是我們的長輩,我們該有的尊重是要有,可在心理上要和她們剝離,不要讓她們的言行左右我們的情緒。
只有這樣,我們的人生才會有快樂可言,否則整天就是感覺凄凄慘慘凄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