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實詞:寸咫尺尋仞丈
寸咫尺尋仞丈
《大戴禮?王言》中說:“布指知寸,布手知尺,舒肘知尋?!边@段話道出了“寸”、“尺”、“尋”的長度是古人根據(jù)人的指、手和肘確定的。(長度隨時代變化有變化)


1.寸


??“寸”字的上面是“又”,即一只手,“又”下一小橫為指事符號,指出中醫(yī)學上診脈之處,也即為寸口處。
?
2.尺(十寸)


在甲骨文中,長彎豎表示整個手臂,中間的一點是指示符號,表示手臂的彎曲處,即曲肘部。整個字形,表示從手掌邊緣到曲肘部的長度,這個長度即一尺。在金文中,“尺”像一個彎著腰的人形,下邊的一點是指事符號,表示從腳踝到膝蓋的長度約為一尺。又有人認為,尺為一拃,即張開手大拇指與中指(或小指)之間的長度,亦肘至寸口即“手臂”的長度。
?
3.尋(八尺)

人的兩臂張開的長度,人兩臂張開時,看上去像有所期待,因此“尋”引申為探究、研究、追尋等意思。
?
*仞(八尺或七尺)
《說文解字?人部》:“仞,伸臂一尋?!辈贿^對于“仞”到底有多長,古書上說法不一,有說八尺者,也有說七尺者。也有的人認為“仞”字所以從“人”,就是由于“仞”所表示的是一人高,我看此說也不無道理。也有人認為一人加一把護身刀劍的長度就是“仞”。由于“仞”可以用來測量長度,因而引申為“測量”的意思,動詞。
?
4.丈(十尺)

《說文解字?十部》:“丈,十尺也,從又,持十?!逼渲械摹坝帧本褪恰笆帧保殖帧笆?,表示十尺就是一丈。段玉裁注:“周制八寸為尺,十尺為丈?!备鶕?jù)古代的尺碼,一個成年的男子約有一丈高(實際上不到一丈高,所取為約數(shù)),所以古人稱成年男子為“丈夫”,而稱那些偉男子,則為“大丈夫”。
?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