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對日企出手,一次就是五家,410億大單背后有什么深意?
巴菲特又一次出手了!
這次,它的目標不是美國的科技股,而是日本的貿(mào)易公司。
8月30日,在“股神”巴菲特90歲生日時,伯克希爾·哈撒韋宣布,在已經(jīng)過去的12個月里,伯克希爾收購了包括伊藤忠、丸紅?、三菱商事、三井物產(chǎn)、住友商事5家日本商社各略超5%的股份,且對外宣布將長期持有。
對于巴菲特的做法,外界很是不解。
以往大眾對巴菲特的印象中,他除了投資一些印度公司外,很少去投資其他外國企業(yè)。而最早我們聽說投資中國企業(yè)就當屬比亞迪以及中國石油,這還是多年前的事情。
最近十年里,巴菲特對外投資越來越少,持有美國公司的倉位也越來越重。一方面是美股的十幾年牛市支撐,另一方面則說明巴菲特越來越“謹慎”。
巴菲特曾經(jīng)說過,要賭國運。
他的投資行為很容易讓外界有一種錯覺——巴菲特的目光越來越短。
另外,隨著巴菲特年事已高,伯克希爾·哈撒韋繼任者一直是一個迷,誰將掌控這家萬億級別的投資航母,這將關系到這家公司未來的發(fā)展。
我認為此次巴菲特這樣做,就是給外界一種聲音,伯克希爾是一家全球性公司,并且它會從全球視野去尋找合適的投資機會。
對于繼任者,巴菲特的做法也是一種表率。他將繼任者的目光從美國拓展到了全球。
從目前的美股的走勢來看,已經(jīng)瘋長了十幾年的大牛市給美股埋下了很多隱患,由于過于保守,這幾年巴菲特跑輸指數(shù)變成了一種常態(tài),對于美股的擔心也使得巴菲特不得不尋求美國之外的投資渠道。
而且,在今年美國疫情非常嚴重時,市場砸出了“黃金坑”,但是巴菲特并沒有手動去增持,而是繼續(xù)提高了現(xiàn)金的持有比例,此舉無疑向外界表明美股此時已經(jīng)游走在了危險的邊緣。
此次對于日本企業(yè)的投資,已經(jīng)表明了巴菲特的態(tài)度。
值得一提的是,投資日本企業(yè)的60多億美元(約合410億人民幣)也基本上是從日本手里借的。有消息稱,從去年到今年巴菲特通過兩次發(fā)行日元債券一共借得了6250億日元(約合59億美元)。
這些債券的期限在五年到三十年之間,五年期的利息為0.17%,三十年的利息也僅為1.1%,從以往歷史的角度而言,巴菲特選的股票鮮有三十年不漲的,退市的也幾乎沒有。這五家日企也基本屬于明星企業(yè),且它們控制著日本大部分進口業(yè)務,包括能源、金屬、食品和各種紡織商品,對于資源匱乏的日本,這些企業(yè)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這五家商社還有著較高的股息率,平均基本上都在4%左右徘徊,這完全能覆蓋掉借款成本,在疫情期間這五家商社的股價也都跌到了巴菲特心目中的合理位置。
所以,不管從哪個維度而言這都是一筆穩(wěn)賺不賠的買賣。
綜合來看,巴菲特在90歲時選擇走這么一步棋意義重大,在目前國際環(huán)境日益復雜的情況下,伯克希爾·哈撒韋70%以上的倉位都集中在美股上無疑風險是很大的,一方面巴菲特選擇日本企業(yè)是對沖風險的一種表現(xiàn),另外一方面巴菲特要打破外界對其固有的看法,讓繼任者將不要帶著“鐐銬”跳舞。
跳出巴菲特投資的“怪圈”,是未來繼任者極力要去完成的事情,對于牽一發(fā)而動全身的伯克希爾·哈撒韋來說,一位穩(wěn)定的掌舵者至關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