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是模因 Meme 的繁衍 | 讀《如何閱讀一本書》

要真正完全擁有一本書,必須把這本書變成你自己的一部分才行。
上次提到《人書合一》,突然想到,人書合一,是模因的繁衍??!
地球生物存在的意義,就是直接或者間接地讓自己的基因不斷復(fù)制、延續(xù)下去。
這是《自私的基因》中的觀點:所有的生物,包括人,都是基因的載體。
從基因的角度看,我們?nèi)祟惡拓i狗、病毒并無區(qū)別。
比基因還強大的,是模因 Meme。
類比的話,如果基因是 DNA 片段,那么模因就是思想片段。
流傳千年的經(jīng)典、信眾頗多的宗教、傳唱很廣的歌曲,都是強大的模因。
模因比基因強大的地方在于,它的載體可以是生物,也可以是非生物。
當(dāng)我們獲得一個思想(信仰、文化、語言……),比如男女平等,我們就成了這個思想的載體,并且會去傳播這個思想,也就是模因的復(fù)制。
這些思想也可以存在于書本上、硬盤中、網(wǎng)絡(luò)里,并且隨著這些載體傳播、復(fù)制、變化。
所以,模因和基因一樣,可以遺傳,可以變異,可以選擇。
從模因的角度看,我們?nèi)祟惡蜁疽矝]有區(qū)別,都是它的載體。
當(dāng)我們讀一本書,對其中的資訊進(jìn)行理解、得到啟發(fā),那么書中的思想——也就是模因——就進(jìn)入到了我們的腦海中,成為我們精神的一部分。
我們對思想的加工、處理,就是和這段思想交配的過程,這個過程中模因可能變異,變得和書中思想不同了,產(chǎn)生了帶有我們自己思想的模因。
我們再把思想輸出成文字,模因就從不可見的腦海中、精神里,復(fù)制到了可見的文字中。
于是這段文字有了我們精神的一部分,它是這世上獨一無二的模因。
是我們和書中思想的孩子。
所以,當(dāng)你在讀這段文字的時候,你就見到了我的這個孩子……h(huán)ello~
一段模因,從書中來,到腦中去,最后變成文字,就是一段復(fù)制、變異、延續(xù)的過程。
第一代模因:書中思想
第二代模因:我們寫下的思想
代際之間,就是閱讀和思考的過程。
所以,從模因的角度看,記筆記代表著我們真正擁有了一本書,至少是一部分。
否則的話,我們還是原來的自己,沒有所得,沒有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