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馬拉雅招股書的秘密:下一步瞄準了物聯網/ V2X 月活2.5億
作者:夏天
來源:GPLP犀牛財經(ID:gplpcn)

耳朵經濟第一股終于來了。
2021年5月1日,喜馬拉雅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提交了IPO申請,計劃在紐約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股票代碼“XIMA”。
招股書顯示,截至今年第一季度,喜馬拉雅平均月活為2.503億,平均月活躍移動付費用戶為1390萬。2020年,喜馬拉雅營收40.50億元,凈虧損5.95億元。
如果從月活數量及營收來講,在音頻市場上,喜馬拉雅比其他玩家領先不少。。
作為名副其實的“耳朵經濟第一股”,喜馬拉雅及其背后的耳朵經濟到底成色如何?
耳朵經濟產業(yè)及耳朵經濟第一股喜馬拉雅值得關注嗎?
伴隨著移動互聯網的崛起,在線音頻也正在走進千家萬戶。
據艾媒統(tǒng)計數據顯示,2015-2020年中國在線音頻用戶規(guī)模不斷增長,2020年中國在線音頻用戶規(guī)模為5.7億人,預計未來繼續(xù)保持穩(wěn)定增長,2022年將達到6.9億人。
從用戶收聽的內容類型來看,2021年中國42.3%在線音頻用戶偏好收聽娛樂內容,35.1%用戶偏好收聽知識學習內容,同時生活內容、有聲閱讀、資訊內容也是在線音頻用戶偏好收聽的內容類型之一。
在5G技術即將來臨之際,在線音頻行業(yè)還將在技術發(fā)展帶來的機遇下迎來新發(fā)展。
對此,根據中投公司的數據,中國在線音頻市場的收入從2016年的16億元增長到2020年的131億元,復合年增長率為69.4%,預計到2025年將進一步增長至1201億元,在此期間的復合年增長率為55.8%。
因此,種種跡象表明,在線音頻行業(yè)還將迎來更加廣闊的投資空間和增值機會。
作為“耳朵經濟第一股”,喜馬拉雅則是在音頻產業(yè)崛起過程當中順勢崛起的一家企業(yè)。
招股書顯示,喜馬拉雅成立于2012年,旗下移動客戶端“喜馬拉雅 APP”于2013年3月上線,目前,喜馬拉雅的在線音頻服務已經涵蓋了用戶從-1歲到100歲不同年齡階段所需要的豐富內容,招股書顯示,截至2021年第一季度,喜馬拉雅全場景月活躍用戶已達到2.50億。
而從運營模式上來講,喜馬拉雅則從PGC、PUGC、UGC三種模式確保高質量內容持續(xù)供給,其中,頭部優(yōu)質IP內容為專業(yè)PGC內容,而專業(yè)用戶生產的內容則被稱之為PUGC內容;播客、配音、朗讀內容等則用戶生產的內容則被稱為UGC內容。
從內容角度來看,據其招股書顯示,截至2021年3月31日,平臺上已經累積了包含100個品類的2.8億條音頻內容,2020年移動端活躍用戶的日均收聽時長達到141分鐘;與此同時,在2020年,喜馬拉雅還向超過16.1萬內容創(chuàng)作者和IP合作伙伴分享了接近13億元的收入分成。
據荔枝2021年3月11日發(fā)布的年報顯示,截至2020年年底,荔枝平臺上累計音頻內容數為2.54億。
對比來看,喜馬拉雅依舊具有相當優(yōu)勢,在喜馬拉雅順利登陸IPO之后,這一趨勢還將延續(xù)且持續(xù)擴大。
從營收角度來看,喜馬拉雅招股書顯示,從2018年到2020年,喜馬拉雅的營收分別為人民幣14.8億元,人民幣26.8億元和人民幣40.5億元。
2021年一季度營收為人民幣11.6億元,同比增長超65%。
而據荔枝發(fā)布的財報顯示,其2020年全年營收為15億元人民幣,從營收角度來看的話,喜馬拉雅則是行業(yè)第二名的2.7倍。
伴隨著耳朵經濟的不斷發(fā)展,此次準備登陸美股的喜馬拉雅還將繼續(xù)鞏固其在線音頻龍頭的地位。
音頻行業(yè)三國殺 ?喜馬拉雅的勝算及發(fā)展空間有多少?
公開資料顯示,耳朵經濟產業(yè)主要有在線音頻、在線音樂和網絡K歌三個細分品類。
據Questmobile數據顯示,網絡音頻行業(yè)總使用時長份額目前相對較小,2021年2月為0.9%;在線音樂行業(yè)和網絡K歌總使用時長受疫情影響有明顯下滑,而網絡音頻行業(yè)總使用時長有所提升,其中平均人均月使用時長473分鐘,高于在線音樂和網絡K歌,用戶具有較高黏性。
?
也就是說,音頻同社交、短視頻等互聯網需求一樣,是互聯網原住民滿足泛娛樂、泛知識需求的主要形式。
在這種互聯網特性下,伴隨著網絡音頻行業(yè)的持續(xù)發(fā)展,除了行業(yè)第二名荔枝外,喜馬拉雅也開始迎來了最強競爭對手——騰訊音樂,公開資料顯示,作為在線音樂平臺,2020年Q4,騰訊音樂開始發(fā)力長音頻領域,目前其MAU已達9206萬人,與此同時,字節(jié)跳動也通過番茄暢聽開始殺入音頻行業(yè)。
對此,據業(yè)內專家表示,2021年音頻行業(yè)競爭格局或將更為膠著,背靠較強的資金實力、內容儲備、運營能力和流量優(yōu)勢,以頭部玩家為代表的平臺用戶份額或持續(xù)提升。
那么,在這場在線音頻的激烈競爭當中,喜馬拉雅將如何應對這場巨頭之戰(zhàn)?
喜馬拉雅招股書顯示生態(tài)內容體系是喜馬拉雅的核心競爭力,而上市之后,喜馬拉雅還將持續(xù)為用戶提供更好的產品體驗,為內容創(chuàng)造者賦能,繼續(xù)鞏固其生態(tài)內容體系。
與此同時,喜馬拉雅還將積極拓展音頻的邊界。
據喜馬拉雅招股書顯示,喜馬拉雅還積極進行全場景生態(tài)布局,簡單而言主要為IoT(物聯網)以及V2X兩個方向:
IoT(物聯網):2017年6月,喜馬拉雅成功推出國內全內容智能AI音箱——小雅,借助小雅音箱積極布局人工智能領域,在智能家居領域,通過智能音箱、智能硬件等成功通過IOT方式進入家居生活場景,這使喜馬拉雅開啟語音交互的新傳播時代。
V2X:V2X全稱為vehicle to everything,即車對外界的信息交換主要是車載場景,這是音頻平臺下一步發(fā)展的主戰(zhàn)場。
招股書顯示,在車載智能終端,喜馬拉雅與特斯拉中國、通用、上汽、吉利、比亞迪、蔚來汽車、理想汽車等車廠進行戰(zhàn)略合作,截止2021年3月,已經有60多家車企植入了喜馬拉雅的車載內容。
伴隨著新能源汽車的不斷崛起,在車載音頻市場還將有巨大的市場空間——在美國,在線音頻與在線音樂的MAU用戶比例為1:1.4,然而在中國,這一比例僅為1:3.5。
據灼識咨詢預測,到2025年國內在線音頻滲透率有望達到39%,如果參照微信的12億互聯網用戶,該滲透率則意味著在線音頻市場未來將擁有4.7億用戶,這將使音頻對廣告主的吸引力直線提升。
而從喜馬拉雅來講,這個數字也在迅速增長當中。
數據還顯示,在喜馬拉雅瞄準的物聯網/ V2X方向上,其在線音頻市場收入從2018年的58.6百萬元正在增加到2020年的4.57億元,復合年增長率高達179.2%,預計到2025年將進一步增長至173億元。
在與巨頭的PK當中,喜馬拉雅能夠成功IoT(物聯網)以及V2X兩個方向實現崛起嗎?
GPLP犀牛財經將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