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日記
我下午三點去一家土雞面店,那是我昨晚騎電瓶車來過的地方。當時夜色昏暗,寒風凌冽,我進入那家土雞面店,原本是想填飽肚子,不湊巧那家店里沒人,我只好再繞遠路去別的店里。寒風吹得我瑟瑟發(fā)抖,我不記得我騎行了多久了,路過一家門上掛著水餃二字的開在偏僻巷子里的店。店里只有一個老板娘坐在塑料凳上拿著手機一副拘謹?shù)臉幼涌粗摇N覇査溤趺促u,她說一塊錢一個,我于是說來二十個便坐在店里的座位上等待。過了大約十分鐘實際上我記不清大約幾分鐘,也懶得看手機,只見老板娘端上來一碗熱氣騰騰的水餃。她問我要不要水餃湯,我猶豫了一下還是說要。那碗水餃分量夠大,透明帶白的湯周圍漂著幾團紫菜和幾粒蝦米。我舀起一個和勺子一般大水餃咬了半口卻發(fā)現(xiàn)肉是半生的。也不能說是半生,熟透的豬肉塊里參雜著一粒紅色的肉粒。那是我用眼神的余光瞟到的,至于到底是不是生的我當時也沒太在意。大概過了一個多小時我到家的時候感受到口腔粘膜處涌上來一股嘔吐感才確認那水餃可能確實是生的。說回那家水餃店,我在吃水餃的時候可以明顯感受到老板娘在注視著我。是我打破了這樣讓我尷尬的氣氛,我開口說道老板娘你的水餃和我媽做的差不多。我內(nèi)心覺得那水餃無論從份量還是味道上和我媽包的大差不差,說不上來好吃,但也還行。老板娘說:哦,和你媽包的差不多??!我于是再問道:你這店開多久了。她說:剛開七天,這店房租四百五一個月。我說:那很便宜??!她接著說道:我從小時候就很喜歡做飯,六歲起就開始做飯了。那水餃我用鴨蛋、豬肉、蔥、姜等材料混合包成的。我目測她大概四十來歲,也不想打聽她的年齡,于是便說道:你現(xiàn)在開這店說明你是喜歡做這行的,房租不貴才四百五一個月,萬事開頭難,你堅持下去是會成的。她點了點頭似乎同意我的說法。門外透進來一絲涼風,碗里的水餃我吃的只剩下幾個了,說實話我有點撐,但還是難為情于老板娘的注視勉強吃完了。與她道別以后,我騎電瓶車穿行于瑟瑟寒風下的黑暗小巷回到了家中。
下午三點,我騎電瓶車在寒風吹拂下繞了四五公里以后停在那家土雞面店的門口,這回總算有人了。我在看了貼在玻璃上的菜單以后選擇點了大排面。這里的老板娘說:沒有大排只有小排。我說:那就小排面吧。她在走到廚房門口猶豫了一下還是說:你要不要土雞面。我看了看菜單,價格中檔的大排面和小排面要十六元。最高價格的面要四十元,土雞面我也沒仔細看,大概二十還是三十我不確定。我回過頭去說:還是小排面吧!她打開面前飯桌上的一個蓋著蓋子的像盆一樣的容器說道:前幾天有人從ZG來這邊吃土雞面。我若有所思,ZG是距離這邊二十公里的地方。我說道:還是小排面吧!點都點了。只見她無奈地走進廚房,過了十分鐘左右她端來一大碗面,上面覆蓋著一半的青菜以及一塊正方體形狀的小排。我從筷子盒里費力得搖出一根被卡了半截在里頭的筷子,我抽出這根然后不耐煩得打開筷子盒的蓋子,從中取出另一根筷子。我用筷子撩起一大些面,大口吸著面,面被汁水浸泡著帶有些許甜味,我看著面湯似乎從顏色上比我之前在別家吃過的大排面要淡一些。我用筷子掂量了一下小排從重量上和別的大排差不多,就是有點難嚼。我拿起勺子舀了一勺湯,味道確實偏甜,我猜測這是土雞熬的湯。為了放松我于外面被風吹得有些僵硬的臉龐以及戰(zhàn)栗的身子,我掏出手機隨意點開熱度排行第一的游戲直播間邊吃邊看,隨著主播的一聲怪叫,我滿意得吃完一整碗面準備離去了。臨行前那老板娘面色慌張得問我有沒有付錢,我思索著之前在點完面以后確實支付了面錢,并且傳來機械棒讀的支付到賬聲。出于禮貌我還是拿出了支付憑證給她看了,看樣子她不太懂智能設備,再三確認以后便讓我離開了。我臨走前聽到一句敷衍似的慢走便匆匆離去了。說實話她這個小排面在我這星期里吃過的面里頭只能排第二。我乘上電瓶車看了一眼土雞面的招牌,如果有機會下次嘗一下她這里的土雞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