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說不要欺負老實人?不欺負老實人欺負誰?
為什么說不要欺負老實人?
不欺負老實人欺負誰?
大多數(shù)人都聽說過一句話“不要欺負老實人,老實人一旦發(fā)怒你連跪地求饒的機會都沒有!”。
這句話到底只是老實人的一句嚇唬人的話,還是真的有一定的科學依據(jù)呢?不欺負老實人又該欺負什么樣的人呢?
這句話其實并非一句老實人嚇唬人話,這句話是形成于有著十四億人的中國社會生活里,這說明什么呢?這說明在十四億人的社會里形成的一種說法是具有極大科學性的,或者是具有極大社會科學屬性的。這種科學性對指導(dǎo)我們?yōu)槿颂幨率菢O其實用的。它的實用性遠比我們知道太陽比地球大對我們更加實用。
在心理學上上來說,老實人主要是指社交能力差,性格偏內(nèi)向,很少發(fā)泄情緒脾氣多表現(xiàn)出友好,且很少主動表達自己想法和訴求的人。
因為這種人往往比較隨和,因而給人一種沒情緒沒脾氣,很容易就聽話的錯覺。
在這種人面前,受到我們?nèi)诵匀觞c的作用,我們往往會下意識的認為這個人很好欺負,因而忍不住想要欺負他。我們潛意識里會認為,只要我們表現(xiàn)的足夠強硬,就可以讓這個老實人百依百順。甚至我們會認為不欺負這個老實人就感覺有點虧。
但這種想法無疑是錯誤的。在心理學上角度來說,老實人的心理體系是理性意識和感性意識極度分化的。也就是說他們一面很理性,一面又很感性。存在著理性的極端和感性的極端。
當我們?nèi)滩蛔∠胍圬撘粋€老實人時,他的心理活動狀態(tài)是要么是以極端的理性意識來承受和消化我們對他的欺負。要么是以極端的感性意識來爆裂式的反擊我們對他的欺負。
因而當我們在欺負一個老實人時,他要么表現(xiàn)出任由我們欺負。要么表現(xiàn)出對我們的欺負做法反饋出爆裂式失控式的回擊。
但欺負老實人的風險點并不在老實人可能出現(xiàn)的這兩個反饋結(jié)果上。而是在于我們不知道這個老實人當前所處的心理階段是怎樣的。
也就是說我們無法判斷出這個老實人面對我們的欺負,會在什么時候由理性意識突然轉(zhuǎn)變?yōu)楦行砸庾R狀態(tài)。也就是我們無法預(yù)料老實人會在什么時候會突然崩潰失控爆裂式回擊我們。這才是欺負老實人的最大風險所在。
當他突然開始爆裂時,我們往往毫無防范。老實人最令人害怕的地方也就在這里。他本來就很少表達他的情緒和脾氣,因而我們根本無法對他的內(nèi)心進行探底,無法知道我們欺負他欺負到了什么地步。無法知道再欺負一下他會不會爆裂。
而一旦一個人完全又感性意識掌控時,這個人就失控了,也就是精神失控,并且這種精神失控的人既有足夠的智商可以制定報復(fù)計劃,又有足夠的動力,所以這樣失控的人,是無所畏懼的。
倘若這樣的人想要反擊你報復(fù)你時,他是不會有任何后果衡量的,是不計后果的。當他進行反擊報復(fù)時,我們各種勸解警告威脅等防衛(wèi)方式,對他就都不起作用了。自然也就無從談起跪地求饒了。這也就是老實人一旦被激怒我們就無法跪地求饒的說法的邏輯來源。
因而當我們面對這樣的老實人,又忍不住想要欺負他時,要提醒自己,這種人咱們?nèi)遣黄?。你或許會認為你可以恰恰把握好一個度,認為我就欺負他那么多,強度不會越來越強。但這種想法是不符合人的心理學運行機制的。人會本能的以慣性思維來看待一個人,當我們有了欺負一個人的想法時,多半會在這種慣性思維驅(qū)使下,一點點加強欺負他的強烈程度。以至于最終突破這個人的底線,招來他爆裂失控式的報復(fù)反擊。因而欺負老實人,我們最好是要么不欺負,要么就告訴自己一點也不能欺負。
不能欺負老實人那欺負什么樣的人呢?欺負那些動不動就發(fā)泄情緒脾氣的人,因為我們欺負他時,他就會發(fā)泄情緒和脾氣,進而我們會及時知道我們探底了。不能再繼續(xù)欺負他了。欺負這種人圖的是安全,他的情緒和脾氣會時刻提醒我們欺負過頭了,使我們能及時制止自己的欺負做法。因此也就不用怕他內(nèi)心里對我們產(chǎn)生瘋狂報復(fù)的想法。況且,在心理學角度來說,動不動就發(fā)泄情緒脾氣的人其理性意識和感性意識比較和諧統(tǒng)一,一般不會具有極端人格。欺負這種人是具有安全性的。
最后:
有些人可能疑惑了,為什么非要欺負人呢?不欺負他人不更好嗎?確實如此,能做到自律不欺負他人是最好的。但無奈,人生而就有欺軟怕硬的本能,生下來就有欺負他人的本能需求。那些能做到不欺軟怕硬的人,都是自我理性意識等級比較好的人,也就是文化素養(yǎng)水平比較高的人。但不可否認的是,文化素養(yǎng)水平高的人,在社會里永遠都只是少數(shù)。所以講讓大家不要欺負人,不如講什么人可以欺負什么人不可以欺負,這樣更實用,更符合人性需求。

好了,我是秦秦哥,如果你對心理學知識感興趣可以關(guān)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