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應《序曲》的《珠兒》

《珠兒》
第一層可能是故事的原意,有人逐句解讀過
第二層可能是指音樂,傳統與現代的,也有人從這個角度解讀
第三層可能就是呼應序曲了。
序曲四句:
九州山歌何寥哉——我們國家的山歌幾乎無人問津
一呼九野聲慷慨——向九州大地振臂一呼,慷慨激昂 ,
猶記世人多悲苦——還記得世人太多悲苦
清早出門暮不歸——終日辛勤勞作。
民歌顧名思義,老百姓的歌,老百姓的歌式微了,老百姓也式微了,縱觀整個歷史,普通百姓可能有過那么短暫的不式微的時光,甚至有一個人,將老百姓抬到“萬歲”的地位。
《詩經》也是民歌體,比如《詩經》國風 魏風中那首著名的 《碩鼠》,就放今天來唱也有強烈的現實意義。
一呼,指歌者振臂一呼,如果從這個角度出發(fā),這張專輯就不是普及聊齋故事了,也可能歌者是局限于音樂,也許還有意指,聯系第三句第四句。重點是悲苦。
那造成這樣的原因是什么呢?
是搞了羅剎國那一套以丑為美,顛覆了曾經的審美(也許不僅僅音樂上那點價值取向)
順著這個思路下來,到珠兒這一首,也不只是說聊齋,可能也不只是在說音樂。貼幾句歌詞:
我要問問他穿越了多少次劫難何時能回來
問問他山水相逢的命運誰在替她安排
我看見翻閱時光有人撕毀了序言
無法接受這失控的日子所以謊話連篇
積極的答案可能就是覺見的回復吧:
不必等我,不必問我何時才能回來。
你們就是那早晨八九點鐘的太陽,定能照亮這世界,滌蕩一切的人間丑惡和謊話連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