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九齡》:好看的小說,被男主的顏和過快的情節(jié)拖了后腿
關于重生復仇文,像《逢春》《韶光漫》都非常好看。而希行的《君九齡》是現在在追的一本,看了小說再看劇,就很難想像到底要選什么樣的演員才能演繹出小說里面的人設。
書中女主的設定是一位公主,作為一個重生而來的人,前世發(fā)現父皇的死與當今皇帝有關,為了報仇被亂刀砍死。之后在君蓁蓁身上復活,這時的她,前世既是公主,必定有一定的貴氣,再生為人,心中定是想著報仇。有勇有謀的她,又經歷大變的她,像劉詩詩這樣的面癱臉應該會更合適。
不過當看到彭小苒在劇里,來到方家的形象,對于她的顏值還是認可的。大大的眼睛,非常有神。人長得漂亮,演技也還行,這點上無論怎么看都尚可。
劇版為了能過審,進行了改編。

君蓁蓁父女的改變
本來是重生的公主,在君蓁蓁因上吊死了后借尸還魂,在劇里改成了君蓁蓁替她葬身火海。而君應文改變了公主的容貌和聲音,讓她成為了君蓁蓁。
原著師父和君應文分別是兩個人,君應文為國捐軀,君蓁蓁變成孤女,才來到外祖家。劇中師父和君應文是同一個人,他沒有早死,而是讓女兒犧牲后,為了摘紫英仙株掉下懸崖死了。臨死前是他讓公主到方家,所以,也就沒有了君蓁蓁為寧十公子魂不守舍,愚蠢到想要以自殺逼寧家同意親家的行為。
朱瓚提前出場
原著中關于成國公一直是處于公主的回憶中,朱瓚也是一直在后面回到汝南時才露面。但劇里為了早早定下他的名份,安排了朱瓚和公主在小時候就認識。所以,得知公主薨了,立馬就痛哭流淚。
甚至到方家去找君蓁蓁,想要知道君應文和公主的下落。為此,不惜演出英雄救美的把戲。
這的確很朱瓚,但卻并不符合原著中那令人討厭又可愛,毒舌頭的同時實際也什么看懂君小姐的朱瓚。

方家的設定
君蓁蓁與寧十的婚事,方老太太上門到寧家談婚事不成,反被氣到氣血攻氣,直接躺在床上。
這絕對是不符合原著的設定的,方老太太是什么人,哪能那么容易被氣倒?
而且方承宇的形象也讓人失望,要知道原著里,雖然他知道自己活不過15歲。人也是蠻陰郁的,和君蓁蓁的對話更像是刺猬一樣。
但是形象絕對不會像劇中披頭散發(fā)一樣,可能是演技不夠,無法用眼神表現出內心黑暗陰郁,又不得不強顏歡笑,一切只為了家人不要擔心的感覺出來。
無法表達豐富的內心戲,那就只能用外在來表示了。
另外,方家小姐,不是看著人特別顯老,就是眼白過多,怎么看怎么不符合書的人物。
方錦繡對君蓁蓁是最不爽的,她的不爽是針對君蓁蓁,不是九齡??墒蔷琵g并沒有做對不起方家的事,這里改了前面的設定,導致方錦繡對九齡的態(tài)度也跟著書中針對君蓁蓁的態(tài)度。
好的地方是后面會被九齡吸引,不好的地方過于突兀了,沒看過小說的人,初看到方錦繡和寧云燕對九齡的態(tài)度就讓人覺得這兩人針對九齡過于莫名其妙了。

劇情過快
劇情過快是看了前面3集的感覺,情節(jié)很快,不拖沓,但正是這樣,本該要細節(jié)說明白的地方太快了。
還沒讓人入戲,還沒看明白這是為什么就到下一個鏡頭了。
尤其是九齡聽到方承宇咳嗽,直接給他把脈,確認是中毒,
方老太太和方大太太讓她不要管這事,不要給病人希望又讓人絕望。她得知婆媳兩人知道這事,還是她們繼續(xù)讓方承宇吃的,直接就說了這是故意誤導。
在書里,這中間方家人的戲份也是很多的,甚至還講到了關于方老太爺和方老爺的死。可是這里婆媳兩人直接告訴了九齡原因。
沒有前因后果,也不知道方承宇只有一年可活的情況下,九齡就能直接說出這是故意有人誤導。
不出戲都不行

男主的顏
原著里朱瓚是挺痞的,與九齡每次相遇,都讓九齡不爽。還總是出言惡語,嘴里調戲她。
關于朱瓚,大多是關于他的行為的描寫。但能作為男主,以金瀚來說,真的不太適合。反而是其他男二的顏,更適合當男主。
當然,以朱瓚混不吝,又痞里痞氣的態(tài)度,按理說金瀚也還算行。畢竟他在《今夕何年》里飾演的馮塵就挺不錯的,但目前在劇里這個滿頭辮子的形象,讓人失望,他在劇里的設定也不符合書中設定。
不過,也可能是導演想要把重心放在京城這塊上,所以,方家這里的情節(jié)過得比較快。對于電視劇,還是非常期待的。
你呢,你喜歡劇版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