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士功勛名宿意難平?是實話實說還是“如果”的世界?


Rick Barry says players like himself, Jerry West, and Oscar Robertson would all be much better in the today’s NBA:
"If you really understood the game and you really knew what the difference was between when we played and the guys playing here, we had nothing to help us. I didn’t have an agility coach. I didn’t have a dietician. I didn’t travel on charter planes; we didn’t have whirlpools. We didn’t have saunas, and we didn’t have masseuses."



里克-巴里說,像他自己、杰里-韋斯特和奧斯卡-羅伯特森這樣的球員在今天的NBA會更好:“如果你真的了解比賽,你真的知道我們和這里的球員有什么不同,我們沒有什么可以幫助我們的(主要指科技、醫(yī)療、訓練、管理和出行)。我沒有敏捷教練。我沒有營養(yǎng)師。我沒有乘包機旅行;我們沒有漩渦理療。我們沒有桑拿,也沒有按摩師?!?/p>

的確,里克-巴里、杰里-韋斯特和奧斯卡-羅伯特森這些巨星前輩在醫(yī)療、營養(yǎng)、科技、出行等各種配套都簡單粗暴甚至沒有的情況依然能夠大殺四方,的確難得。
但是,不得不說的是,當時同時代的球員們和競爭對手們也都是在同樣的條件下打球的,他們當時所戰(zhàn)勝的對手也是在缺乏各種配套條件下打球的,也就是說,籃球變革者認為每個時代的球員所面對的配套條件是大體相似的,配套不好時,你戰(zhàn)勝的對手配套也不好,你晚出生30年的話,你的配套變好了,你的競爭對手的配套也變好了。

強大的人,或者說同時代的勝出者,固然尤其突出的能力、精神屬性或者品質(zhì),但是,假設(shè)究竟是假設(shè),況且不同的時代,偶然性因素也會增加,所以結(jié)果未必如愿,因為在科技、醫(yī)療等配套更好的年代,籃球規(guī)則也在發(fā)生變化,沒有罰球、沒有中遠投能力,且生涯真實命中率不到60%的奧尼爾真的能在快節(jié)奏的三分時代撐起一支球隊嗎?

籃球小科普:
里克-巴里,1944年3月28日出生,身高201厘米,體重93公斤,司職小前鋒。NBA50大巨星,唯一一位在NCAA、ABA、NBA都獲得過得分王的球員。招牌動作“短尿盆”式的罰球曾經(jīng)是NBA歷史上罰球命中率最高的球員,也是NBA歷史上首位生涯罰球命中率達到90%的球員。職業(yè)生涯有四個賽季場均得分超過30分。不過,由于NBA直到1979-1980賽季才引入三分球機制,也就是里克-巴里職業(yè)生涯的最后一年,所以,我們無法判斷里克-巴里的三分能力。不過,里克-巴里職業(yè)生涯的投籃命中率從來沒有超過46.5%,也從來沒有低于42.2%,在遠古時代已經(jīng)算是非常不錯的命中率了。

最后,大家覺得勇士名宿里克-巴里的“如果”論有道理嗎?他們一定能在現(xiàn)代籃球里大殺四方嗎?歡迎留言討論。
我是籃球變革者,感謝大家的關(guān)注與支持!